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7,(31):31-31
711是什么?不是恐怖事件,不是便利店,不是谁的生日,亦不是股票市场的波动日,但让大家奇怪的是,人们在这一天奔走相告。拉住一个满脸兴奋的小孩询问下才知道,2007年7月11日。中国电影市场所有院线都人潮涌动,这一天是电影《变形金刚》的中国首映式。在这里,这厮不想把电影拿出来说事,因为电影本身只是变形金刚现象的衍生品。很可惜,这一文化的缔造者是美国和日本,我们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个角度是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能力;其二是工业时代的思维对于农业社会思维的冲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未来数年内,内容的类型化和院线扩张毫无疑问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平行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越来越多的资金也将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个产业。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断言中国电影产业的故事一定会是一出喜剧,这取决于它的脚本编写是否真正符合商业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阳 《新财富》2013,(2):18-21
网络院线成为电影发行的又一渠道,但中国用户尚未养成的付费习惯和不菲的版权费拉长了通往盈利之路。中国的网络院线应该思考的,或许在“争夺版权”之外。  相似文献   

4.
杨航 《致富时代》2010,(3):42-44
我国电影放映事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遭遇了一定的困难,主要的症结在于电影产业体制与时代发生了脱节。随着2001年《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的颁布,院线制被提上了日程。在随后的几年中,院线不断地扩展,成为文化娱乐产业的一个火热的领域。近几年,这种新制度的活力被一部又一部亿元大片所证明,院线制激活了整个电影产业链条。该文旨在对这一转变进行阐释,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联竞争力》2009,84(3):66-66
前不久,由葛优、舒淇主演的电影《非诚勿扰》在全国各地影院纷纷上映。而在这些传统院线热映的同时,一条特殊的“院线”也获得了正版授权的播映——那就是遍布全国的网吧。别疑惑,这些网吧老板都是掏了钱的。而要是在前两年,你要是敢走进网吧跟老板说,我要卖给你正版电影、  相似文献   

6.
78.2亿元,1.6亿人次.今年春节档7天总票房和观影人次,创下了我国电影春节档新纪录. 整个春节,各路院线电影的热搜轮番上马,尽管票房成绩各异,但确实都刷了回“存在感”.相比院线电影的“神仙打架”,网络电影这边显得有些“静悄悄”. 事实上,今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牵头,联合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家平正式提...  相似文献   

7.
电影广告的中国式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月13日结束的首届"中国电影营销价值及院线投资论坛"上,笔者看到这样的数据: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长42%,仅2010年上半年,电影票房就达48亿,同比增长86%。时下正在热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想要突破6亿票房更如探囊取物一般。会上,业内人士都对2010年电影票房跨越100亿关口显得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8.
刘阳 《市场周刊》2008,(2):60-63
电影院线简称“院线”,是电影放映行业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经营体制。 “院线”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简单的说。院线制可以有效地规范电影发行市场,解决放映走私影片、瞒报票房、盗版光碟泛滥等现象:更重要的是,院线制将促使各院线公司投巨资对影院进行改造。活跃了市场,观众看电影将真正成为一种感、观享受。 中国最早出现的电影院线是本世纪初至20年代中期,西班牙电影商人雷玛斯在上海建立的,由虹口、夏令配克、维多利亚等七家电影院组成的电影院线;其后中国影戏院公司在京、津、沪等地也建成相当规模的电影院线;30年代,天一影片公司企业家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组建南洋电影院线。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成立了36条跨区域的院线。将近千家影院收入麾下,控制全国90%左右的票房。  相似文献   

9.
《广告大观》2007,(10S):80-81
在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针对中国电影产业最大软肋的“电影增值”话题引起了每个人的特别关注。有专家谈到,在当代美国电影市场,电影业超过收入的2/3是来自于电影的增值部分,而在中国市场,大部分的电影还是指望着电影票房收入和一些少量的DVD版权收入。每年中国出产300多部电影,上院线的只有100多部,而在这100多部里面,只有少数的几部电影能收回成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回顾2007年4月10日,美国在一天之内向WTO提出两起诉讼,其中一起是中国市场的盗版电影、音乐光盘泛滥;第二起则声称中国对外文图书和电影的销售设置过多限制。这两起诉讼都是关于同一主  相似文献   

11.
石海娥 《光彩》2015,(3):68
文化快餐式的电影不会对影视艺术创作和产业整体发展产生过多影响,但在不成熟的电影市场下,短期、快速盈利的模式特别容易引发一哄而上的现象,值得警惕1月30日登陆全国院线,改编自电视综艺节目的同名电影《奔跑吧!兄弟》可谓2015年"前春节档"一匹不折不扣的"票房黑马",上映五天蝉联票房榜冠军,累计票房已达2.7亿元,强大吸金力令人震惊不已,这无疑是同类型电影中的又一成功案例。电视综艺节目爆红后,制作团队趁热打铁将其改编为电影的做法近两年备受青睐,这种电影被统称为"综艺电影"。而近两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     
航美携手国航打造空中院线 8月27日消息,吴宇森目前正式受邀成为国航飞机上影视节目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将对由国航与航美传媒联合开辟的航空影视新院线内的电影进行甄选。“更重要的是优秀的电影将弥补单纯广告播放的不足。”航美传媒CEO郭曼表示。航美采取“影视节目+广告”的运营模式,针对航空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市场》2002,(12):50-51
“积极推行院线制,促进跨地区经营”,是广电总局和文化部近两年来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在电影业向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中,30多院线的陆续启动宣告中国电影战国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揭丽维 《广告导报》2007,(9):104-105
2007年暑期最热门话题的是什么?无疑,我们要把目光投向《变形金刚》!《变形金刚》上映5天票房过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过亿速度最快的进口大片。截止到8月11日《哈里波特》上映,《变形金刚》的中国票房已经达到2.75亿元。变形金刚这么火.也不是没有它的道理的.基于对影片的分析.该片受欢迎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康迪 《三联竞争力》2006,56(10):36-37
试水《七剑》的美林传媒得到了甜头,更大的目标和想法逐渐确立。合拍片——电影——院线,不但要用中国大片打外国市场,他们还想把电影产业的命脉抓在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电影产业档期的界定,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基于发行方、院线和电影院视角:档期是由发行方、院线以及放映方根据影片的上映日到下档日的时间间隔;第二种,基于观众的视角:档期是市场上某类潜在观众有暇时间并且愿意集中看到某种类型影片的时间段(观众有时间看电影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17.
6月17日,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风尘仆仆从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赶回北京后,还没顾上休息就在空间蒙太奇的总部筹划时代今典数字院线开张事宜。实际上,自从5月份时代今典数字院线在国家广电总局正式立项,基于EVD技术的蒙太奇数字电影播放机送往电影质检所检验时,时代今典数字院线的开张工作就已经进入最后的审核阶段。“速度很快,6月初蒙太奇数字电影播放机被审查通过的同时,时代今典数字院线就进入自主推广阶段。”张宝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因为从6月开始数字院线实际上已经可以正式在全国筹备运营了。“但是,我们并不急于推出,因为时代今典数字院线推出后,势必对整个产业形成冲击,之前必须做好内部工作,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保证数字影院推出后做到统一、协调。”张宝全现在最关心的是他的时代今典数字院线商业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武文斌 《电子商务》2005,(11):74-77
<正>在EVD利益较量与标准争斗中,张宝全终于暗中使出撒手锏,EVD院线“猛虎出笼”。2005年10月24日,张宝全宣称,EVD院线已经拿到发片权。这就意味着,等待已久的EVD院线经营已经可以迅速铺开,一旦在短时间内达到成千上万的“影院”规模,张宝全就可以扣住整个“电影产业命门”,震慑EVD家用碟机以及碟片市场。  相似文献   

19.
赵东兴 《商场现代化》2012,(20):304-305
"2006年12月14日,《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三峡好人》同天上映引发PK大战"的噱头是本文试图解析它们所代表的两股电影潮流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向的切入点。一味重视数字技术的包装,金钱的无限堆砌以及眩目耀眼的明星阵容所构成的商业电影和只注重个人感情的宣泄,低成本再配以群众演员的生活化表演的文艺电影都不是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通途,"黄金"or"好人"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只能是两难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李前 《进出口经理人》2013,(11):I0014-I0014
10月15日,北京一扫往日的阴霾.碧空如洗。这一天.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BICES2013)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在4天的展览期间.2013中国北京国际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展和2013中国北京国际商用车博览会也同期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不管是室内展馆还是室外展场.都是人流如织.一派繁荣.似乎预示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回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