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鄂西南清江流域是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之“富矿”,无论自然景观,人积淀,都不亚于邻近各省,且富有地区特色,随着清江水电建设的发展和“清江模式”的成功,清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2.
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发展民族地区经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蒙古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开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建立严格的审批机制、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完善民俗旅游区的管理制度、社区参与和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是蒙古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根据三门峡市陕州地坑院,探讨民俗文化园景区开发。总结陕州地坑院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明确全域旅游重要意义。结合现如今民俗文化园景区开发现状,提出了创新开发与管理模式、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价值、树立民俗旅游观念、拓宽民俗技艺弘扬渠道、加强全域旅游宣传五点建议,促使全域旅游、民俗文化深入结合,旨在开发独具地域特色的全域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4.
海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就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十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投资者的关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要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统一,传统保持与旅游服务相协调,整体规划与各自建设相结合,文化资源发掘与生态资源建设相统一,重在发掘与保护。  相似文献   

6.
湘西州旅游资源丰度大 ,品位高 ,特色明显 ,应该抓住“入世”和西部开发的良好时机 ,加强区域合作 ,整合旅游资源 ,实施精品战略 ,重点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湘西民俗旅游经济的系统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西民俗旅游经济在全省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利用中拥有相当大的资源优势,民俗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极待关注和开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湘西民俗旅游经济体系,使民俗旅游源得到系统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湘西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广西民俗旅游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旅游发展中,民俗文化资源已成为重要战略性资源,开发并注意保护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广西旅游业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文章就广西民俗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战略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评价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是合理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文化开发品位、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分析了伏牛山东段低山丘陵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现实条件,并运用AHP法对其开发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伏牛山东段低山丘陵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集中于Ⅱ、Ⅲ等级,具有资源品位较为突出、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其中民俗文化开发潜力最大,可作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并予以优先开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旅游迅猛发展,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它进入第二次生命周期,必须要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优化创新.刘三姐品牌的开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从影视作品到实景山水演出,是一个不断优化创新的过程.刘三姐文化的开发到优化创新透视着桂林这一个传统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产品生命周期的转变,实景主题是民俗资源优化整合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邳州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名胜古迹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等。从凸显地域文化主题、开发特色地方旅游商品、规划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增强旅游业专业人才的培训、注重宣传促销、加强区域合作、坚持可持续发展、倡导生态旅游等可促进邳州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刘三姐”透视传统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资源优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旅游迅猛发展,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它进入第二次生命周期,必须要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优化创新。刘三姐品牌的开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从影视作品到实景山水演出,是一个不断优化创新的过程。刘三姐文化的开发到优化创新透视着桂林这一个传统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产品生命周期的转变,实景主题是民俗资源优化整合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及鄂西生态旅游圈重要一极,以其特有的地区垄断性旅游资源,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由此更显紧迫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学在在民俗资源调查、优势资源的比较、体验资源的挖掘及文化交融等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湖南隆回花瑶民族村寨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适宜发展花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可通过重点民族村寨发展方向导引、石瀑花瑶文化风情体验、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开展民俗体验旅游项目,赢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庆阳作为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有特色。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从庆阳当地的实际出发,构建以红色资源为主体,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绿色文化,现代文明为支撑的庆阳旅游格局,发挥庆阳旅游资源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民族旅游节庆是集中展现地区特色旅游产品及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办好民族旅游节庆可以促进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旅游节庆开发为实例,用SWOT分析法对三江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对三江民族旅游节庆的开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为深度发展三江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吴天 《大众商务》2003,(4):30-32
一般来说,特色旅游是借助于现有的旅游资源来进行开发、延伸或拓广,再就是创造性地引入旅游产品,从文化层面来说,延伸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从经济层面来说,就是使之增值。近年来,各地推出的特色旅游包括: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探险旅游等六大特色旅游产品;比较新颖、惊奇一点的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民俗民风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注重乡村旅游中的文化担当与品质、品牌构建,带动社会经济跨越发展,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之路。全力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实施环境优化工程,加强民俗文化研究,启动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加大营销推介力度,完善民族文化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归纳亳州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探讨民俗文化传承价值及发展策略,说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乃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应充分把握民俗发展现状,做好整理与抢救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新发展民俗文化品牌,开发民俗旅游项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文化传播,创设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促进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西建设旅游大省,必须充分发挥民族风情、民俗文化优势,做好少数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