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2013—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灵活就业人员阶层认同的变化趋势,探讨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不同户籍和年龄的灵活就业人员阶层认同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与传统正规就业相比,灵活就业人员阶层认同相对较低,且普遍存在纵向“向下偏移”的表征,即平均阶层认同水平较低且呈现出随时间不断下降的趋势。(2)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当前阶层认同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当前和预期阶层认同也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3)在异质性分析中,参与基本养老保险能够显著增强中老年灵活就业人员的当前阶层认同;参与基本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当前和预期阶层认同。基于此,提出消除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制度壁垒,建立和完善缴费激励和转移接续机制,增强低收入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能力以及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流动动因及特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既是农民工存在形式上的一大特点,也是当前解决农民工就业、教育等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农民工的“乡一城”流动对认识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以及预测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势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34个地级城市匹配数据,系统考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表明:(1)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会降低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时间并提高劳动效率,呈现出收入效应和积极的劳动供给效应。(2)职工医保存在较明显的劳动供给效应分化。对“单位+个人”参保的农民工主要呈现出收入效应,对灵活就业身份参保的农民工则产生缴费约束;职工医保对缓解老一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效应更强。(3)机制分析发现,健康水平在职工医保影响农民工劳动供给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消费水平在职工医保影响农民工劳动供给水平中发挥了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灵活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劳动关系的短期化使得灵活就业群体在现行制度下遭遇劳动保护、劳动标准水平偏低、劳动保险参保率低且转移困难等障碍。保护灵活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应逐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建立适应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实现灵活多样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5.
即将出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充分考虑到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流动性和低收入特点。在过渡时期的个人账户制背景下,本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利率风险的影响,并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金的缴费与计发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特色、新兴群体,他们为国家发展、城镇化建设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由于其工作强度大、环境恶劣等原因要求得打高水准的社会保障,而流动性强、工资水平低下等原因则妨碍他们享受高水平的医疗保险。本文通过研究农民工参与医疗保险的现状,分析农民工在参保医保时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探索农民工医保的新兴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必须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户籍区别强化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则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进而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然而,农业转移人口户籍变更的就业提升效应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实现了“农村人—城里人”的身份转变,有利于提高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进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但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原有户籍对其就业的不利影响。因此,经历了户籍变更(在城市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本文称为“农转非”群体)的就业质量显著高于未进行户籍变更的农业转移人口(本文称为“农民工”群体),但与城市本地居民(“本地市民”群体)仍有一定差距。同时,“农转非”群体与“农民工”群体就业质量差异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户籍变更,还是劳动能力禀赋存在显著差异的结果;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因而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选择性农转非”群体比“政策性农转非”群体有更高的就业质量。采用2013、2015、2017年的 CGSS数据,比较不同群体的就业分布,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户籍变更和人力资本的就业质量效应,结果显示:“农转非”群体从事白领工作、进入公有制单位、获得无期限劳动合同的概率以及各类工作的时薪均明显高于“农民工”群体,这种就业质量的改善是“农转非”群体具有较高的劳动能力禀赋和户籍变更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变更和人力资本积累均具有显著的就业质量提升效应,因此,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选择性农转非”群体的就业质量显著高于“政策性农转非”群体。相比已有文献,本文将“农转非”“农民工”“本地市民”3类群体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并将“农转非”群体划分为“选择性农转非”群体和“政策性农转非”群体,比较分析各类群体的就业质量;同时,通过“农转非”群体与“农民工”群体的显著差异考察户籍变更和人力资本的就业质量效应,并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会提高其就业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研究表明,落户城市的户籍变更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进一步改善就业还必须持续提高劳动能力禀赋。因此,应积极推动和激励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并不断提高“农民工”和“政策性农转非”群体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分析了东中西部六个城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参保范围、缴费标准与水平、保障范围与补偿程度、费用控制等四个方面的异同点,认为当前城居医保的覆盖范围应向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农民工子女和在校大学生等开放,应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补偿程度,扩大受益面,探索按病种付费和总额约束等方法着重从供方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同时,要立足长远逐步实现城居医保与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的衔接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已成为目前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重要瓶颈,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利益冲突与阻碍因素;第三,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完善政策。从关注点上,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就业群体成为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就业和社会保障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随着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已成为维护灵活就业人员自身权益和扩大社会就业的迫切需要。但在目前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已相继出台并完善的背景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仍难以实施。其根本原因在于失业保险相对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言有其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与否界定难;失业保险金的享受概率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同且无个人账户影响了参保意愿。因此,应针对失业保险制度自身特点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差距较大;影响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GDP、人口数量及分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理位置等。经济发达的省份,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水平也普遍较高;但在整体保险业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的情况下,部分中西部三线城市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却并不低,而且有的已超过了一些省会城市,三线城市所蕴含的商机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2.
超市通道费是近年来我国“零供”矛盾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中对涉及超市(零售商)收取通道费是否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等问题存在不同看法。相对优势地位不是市场支配地位。应注意其他国家规制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背景、使用条件以及各国的差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措施。对照依赖性、相对性、社会性等构成滥用优势地位的要件,电信格式合同规定过期电话卡余额不退还条款有滥用相对优势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之嫌疑,而大部分超市通道费案件显然是企业之间利益分配而不属于滥用优势地位之情形。应尽快建立大型零售商选址等相关配套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供应商与零售商谈判磋商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艳照门事件中,明星们私生活的不检点影响了他们自己的公众形象,但艳照门被传媒的放大,却更让人有必要探究媒体传播的价值取向。在强调新闻自由的时候更不能忘记媒体的社会责任。传媒的自由和责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两者不能统一,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新闻自由是否已经超出了应负社会责任的范围及界限。大众传播机构同样也是一种教育工具,它产生的力量或许是最大的,因此它们更必须在陈述和阐明本共同体为之奋斗的理想中,承担起教育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9.11”之后的国际国内保险市场变化入手,详细剖析了国内保险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改造中制度安排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改造涉及政府、村民和开发商三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这三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求得的均衡结果表明,"城中村"改造共有三种改造模式可供选择,即政府主导型、村民自治型和政府、村民、开发商共同改造型,这些模式的成功实施要遵循相应的前提条件,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6.
翻译"化境"论具有言语表述之朦胧美、丰富的意蕴美及"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翻译实践之美。在"化境"翻译思想实践中,钱钟书力图避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逍遥而游于诸多矛盾如"言"、"意"、"讹"、"化"中,妥善协调译作与原作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译作达到"化境"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身份盗窃"成为美国最为严重的犯罪之一,引起了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社会安全号码"的滥用、新技术带来的危险、商业部门转嫁的损失和政府的碌碌无为是导致"身份盗窃"的四大主要原因。尽管美国出台多部法律以规范"身份盗窃"问题,但是这些法律存在不少的缺陷与不足。"身份盗窃"在我国发展很快,危害性越演越烈,尤其在金融领域中表现突出。为此,我国应当在参考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身份盗窃"的规范力度,健全金融法律体系,促进金融立法改革。  相似文献   

18.
This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the attitudes of salespersons, especially on how they perceive their self-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e analysis of attitudes—after the employees were segmented into four age groups—indicates that the salespersons between the ages of 26–35 display lower levels of enthusiasm than the norm. Seeds of anxiety, excess mobility, new career demands and other reasons are examplified in related literature of the last decade. Some marketing practices and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业主对工程索赔的防范与反索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索赔正成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利益冲突与交锋的焦点。项目业主只有不断提高索赔防范与反索赔能力,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行政伦理问题由来已久,行政伦理建设也是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行政伦理问题随着政府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政府的发展而发展。行政伦理的核心是行政责任,由于政府行政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其在履行行政责任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责任冲突,包括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和利益冲突等。行政伦理的建设与加强体现于冲突的应对过程中,组织、个人与法制三个方面则是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