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文章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货币供求(Ms-Md)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总供求(AS-AD)关联运行的作用机理,结合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在资本管制货币扩张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突出指示器变量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动态提供经验支持。通过建立指示器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货币需求方程的协整分析基础上,反解出货币供求均衡条件下所形成与宏观经济总供求相合意的名义汇率,即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求运行的均衡货币因素代入指示器指标之间OLS关系中,反解出均衡水平下的合意名义汇率,结果表明从自身而言,人民币不具备升值诉求。  相似文献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调节和干预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正常,或经济运行出现了问题能否顺利而有效地得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或实施以及这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本文运用IS—LM模型在理论基础分析财政货币政策与社会总供需之间的关系,并回顾与评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运用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发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经过费尔普斯修正后,开始不断拓展并对西方国家宏观经济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AD-AS模型角度对1999年以来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由于宏观经济运行还不完全具备菲利普斯曲线的前提条件,即使我国经历了2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该理论仍不适用于中国;故不能简单套用主流菲利普斯曲线的结论来权衡政策目标和制定经济政策,而只能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和发展适合自己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英 《新西部(上)》2010,(2):46-46,45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展开了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本文以宏观经济经典模型IS—LM模型为分析基础,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一般性分析,试图表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危机下中国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否具有刺激作用,以此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借助于结构型宏观经济季度模型就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型给出的模拟结果与经济理论相吻合 ,人民币升值将会产生的 J曲线效应清晰可见 ,升值将带来的通货收缩压力也得到体现。政策模拟结果表明 ,为减小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渐进式升值优于瞬间大幅调整。不过 ,即使人民币升值 1 5 %,从长期看也不会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危害 ,因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定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大的负面影响仅发生在最初一两年内  相似文献   

6.
外部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生产网络效应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将生产网络纳入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部门扭曲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然后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生产网络对金融冲击的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部门扭曲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总效率楔子和总劳动楔子,生产网络中关键部门对总劳动楔子影响较大,而对总效率楔子影响较小;生产网络在金融危机期间产生了大约5倍的放大效应。本文强调生产网络和关键部门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产业和金融两方面为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供了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7.
宏观经济失衡中的经济发展节奏和经济发展程度是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往在研究宏观经济失衡时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节奏上,而不是从制度的内在需求入手分析宏观经济失衡的原因。制度变迁具有模仿性,只有制度达到相对均衡才会使宏观经济实现均衡。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的原理为框架,以天津、北京、上海、成渝四个“新特区”为案例,来分析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均衡发展的制度内生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7,(24):47-48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近日在京召开“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07—2008)”,并发布了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财富结构快速调整中的中国宏观经济》。该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来自产出缺口的通胀压力依然可控,国家经济仍在总供需基本平衡的健康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展开了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本文以宏观经济经典模型IS-LM模型为分析基础,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一般性分析,试图表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危机下中国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否具有刺激作用,以此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沙涌"经济与以效益为导向的新疆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涌”经济是指经济推动的力度越大、经济漏出(损失)就越多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因经济效率的缺失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我们对新疆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新疆宏观经济运行的症结在于政府的公共投资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带来的是负产出,而在相对发达城市以外的地区带来的却是高产出。它表明在新疆整体经济中局部已出现了“沙涌”,导致了新疆经济增长乏力、后劲不足。要加快新疆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应治理“沙涌”并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理论分析入手,研究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现实问题分析了现阶段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几个因素。通过分析提出,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关系才能实现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并进一步提出,当前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虚拟经济泡沫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制度与增长:理论解释及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制度的内涵进行了经济学的诠释,重点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中以North为代表的外生模式和以Schotter、Aoki和Greif为代表的内生博弈模式,同时也对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制度观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在以上的基础上对制度与增长关系的理论文献和经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基于中国经验的几个代表性理论进行了回顾,继而为后续理论的提出提供思想启迪;最后,文章在基于已有的理论文献和中国经济转型期事实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外生模式的原理,提出了一个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制度经济学的新分析框架,并为解决制度与增长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基于中国转型期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赵成  唐杰 《开放导报》2006,(2):74-79
本文采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讨论现代宏观经济学及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70年的时间里,宏观经济学通过对信息、预期与市场均衡之间关系的把握,逐步形成了深刻揭示宏观经济特性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各种流派的理论均可以归结为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宏观经济如何实现动态一般均衡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业已成为关于宏观经济长期动态均衡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扭转了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有效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形成了“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格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加入WTO以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农产品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阶段性变化,农产品供求总体趋向偏紧,部分农产品供求明显失衡,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对数似然方法估计商业银行贷款供求因素的非均衡模型,试图检验在商业银行贷款能力不下降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的信贷决定因素,并由此确认我国流动性过剩是贷款需求约束还是供给约束.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的手段仍然是政府对信贷的控制,通过控制银行信贷总量而引起的总供求状况的改变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变化,因此,银行信贷供给约束造成我国经济中信贷收缩从而发生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外包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1981~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本文在专用要素模型分析框架下将国际外包的经济效应分解为产出技术效应和成本技术效应,对外包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收入差距与中间品贸易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中间品贸易进口和贸易结构的升级则是导致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缩小城乡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应该成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长期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李成  李一帆  张炜 《改革》2020,(1):100-110
基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从IS-LM曲线和供求理论的双重视角解析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内在机理,揭示两类政策搭配组合的理论逻辑,分析制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现实因素。研究发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组合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动态供给,以满足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如此方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现阶段,我国应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适度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组合。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对利率的弱敏感性使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受到制约,因而两类政策不仅要在总量层面“对冲”经济增速减缓的压力,而且要在结构层面增强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在线众包健康社区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社区的众包主体和运行模式,进一步阐释了其运行机理,基于TOE三因素框架和TAM模型理论,探究影响在线众包健康社区采纳的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剖析其影响机制,最后建立在线众包健康社区采纳影响因素的TOE框架模型。基于这一框架,以国内的壹点灵和壹心理心理健康平台和美国的BetterHelp心理健康平台为代表,进行了国内外案例比较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万光彩 《南方经济》2006,(10):69-80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20.
吴义能  贾舒 《特区经济》2004,(12):135-136
自从1996年底中国宏观经济出现需求不足的现象以来,从需求人手来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文献层出不穷。于是相对而言需求不足(或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该理论认为,中国的主要经济矛盾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刺激需求好像并没有解决中国经济中的这个最基本的矛盾。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相对需求不足的理论以及按这个理论开出的“药方”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