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顾客价值创新的基本途径及动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价值创新是近年来顾客价值研究的热点之一。从顾客价值及顾客价值创新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顾客价值创新的原理,提出了进行顾客价值创新的战略途径,并指出顾客价值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需要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市场营销过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远勇 《价值工程》2006,25(10):31-33
本文在对比两种市场导向的顾客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营销思维,以及在分析市场营销过程的基础上,把顾客价值创新“四步动作框架”与“价值链”相结合,探讨了动态的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市场营销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华录集团商业模式创新及其在创新过程中形成的顾客价值主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构建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的顾客价值主张测度模型.研究表明,由于商业模式创新独有的特征,反映在其顾客价值主张上主要表现为颠覆性、共振性、多边性和专业性这四个方面,并据此对商业模式创新中的顾客价值主张的各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张叶 《价值工程》2009,28(12):75-78
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趋于减缓,企业进行价值创新显得更加紧迫。企业突破现有市场份额的争夺,发现并满足顾客需求,寻找新市场,从顾客视角下设立价值创新路径。但是,仅仅找到价值创新的路径是不够的,企业内部的配套管理策略的建立和完善,对企业价值创新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在企业内部,从战略规划到生产经营过程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都围绕顾客,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策略,通过满足顾客价值来实现企业价值增长。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新经济和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创造更多顾客价值来走出经营和营销困境。企业顾客价值创造需要以基于顾客价值的产品创新为先导,通过价值网创新进行增值的顾客价值传递,提高顾客满意度,赢得市场和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6.
当前顾客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顾客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逐渐参与到与顾客进行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互动导向作为全新的战略导向,反映了企业与个体顾客互动的能力,对企业基于顾客的创新绩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互动导向与企业基于顾客的创新绩效的关系,同时考虑了企业内外部因素对这一过程的调节性影响,得出结论:顾...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知识网络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创新和开放式价值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构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顾客价值创新模型,结合小米的价值创新分析了知识网络内部的顾客价值创新活动和流程,最后从知识网络协同效应、网络规模效应和知识共享效应三个方面对企业基于知识网络的顾客价值创新机理进行了阐释,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活动和实施顾客价值创新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商业模式演进是公司的价值创造的必经过程。该文从顾客价值创造角度分析了商业模式演进的过程,指出商业模式的焦点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关注"用新模式代替旧模式"是商业模式演进的目标;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影响商业模式演进的因素得到三点结论:顾客的消费观念是前提,把握顾客价值的细分、创新、重定位及价值体验是动力,最适合顾客的模式是目标。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酒店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带给顾客真正的体验价值,这就决定了其服务知识创新必须从顾客体验的视角来进行,才能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基于这一视角,酒店企业可以在对顾客服务中遵循知识创新的SRO-ECI过程,包括暗默知识的共同化(S)、关联化(R)、吸收化(O)、表出化(E)以及形式知识的连接化(C)和内化(I)过程。因此,以不断提升顾客体验价值为目标,遵循SRO-ECI知识创新过程来进行酒店服务知识创新,最终会促使酒店企业取得较高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0.
管理新热点     
中国企业通过价值创新实现超越中国企业如何在中国市场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 ,如何在发展中突破环境与挑战?一、竞争技能的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提升。二、要实现单项优势的迅速突破。三、通过价值创新实现超越。价值创新的核心在于以顾客为中心。无论在哪一方面创新 ,创新的核心都是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价值创新 ,价值创新是企业实现飞跃的一个核心点。在价值创新过程中有两个紧密连接的环节 ,第一必须强调消费者价值的巨大提升 ;第二把顾客认为不重要的这些因素进行消除或减少 ,…  相似文献   

11.
周文婷  谭清美 《价值工程》2009,28(12):78-82
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的企业价值创新,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战略指导。运用动态规划中的资源分配思想,综合考虑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和价值等要素的共同作用,构建了技术创新价值模型,更好地描述了技术创新过程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沈玉燕  钱言 《价值工程》2010,29(18):174-175
本文首先通过对杭州动漫产业消费者和动漫企业两方面的状况调研,分析了杭州发展创意产业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然后通过对杭州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如何影响对企业商业模式竞争力,找到影响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从而推动杭州创意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顺和 《价值工程》2007,26(12):84-86
通过对价值工程和文化创新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在企业文化创新中应用价值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结合企业组织文化创新过程,利用价值工程研究原理,探讨了价值工程的具体应用,为文化创新决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美国标准普耳(S&P 500)健康医疗公司2001年至2004年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建立企业智力资本价值模型。根据相关理论,将影响智力资本价值的因素分成创新资本、客户资本、人力资本和运营流程资本。研究发现,创新资本、客户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价值提高的正相关趋动力;运营流程资本则具有调节影响作用;具有高额运营流程资本的企业必须提升客户资本,增加智力资本,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Nanotechnology is frequently heralded as the next wave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 poised to enable radical innovation across many industries. But as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firms will ultimately create that value. We do know that nanotechnology is based on process innovation, a category of innovation less well understood tha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we know that new ventures are an important vehicle for commercializing radical technology. As new ventures seek to commercialize nanotechnology, they evolve value creation strategies to better link fundamental scientific advance with the creation of value for users and investors. This paper asks “How do the successful value creatio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ventures differ in process vs. product-based innovation?”An investigation of 12 ventures representing the extremes of value creation through process-based (nanotech) and product-based (fuel cell) innovation revea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value creation challenges, in the mechanisms of technology–market matching and alliance building, and in their levels of experimentation. Ventures exploiting process innovation faced greater uncertainty in their value chain positioning, market breadth, customization, and the changes required of their customers in contrast to product-based ventures. Our evidence shows that nanotechnology ventures benefit from prioritizing technology–market matching, alliance building and experimenting with technologies in new value network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价值分配结构中员工的分享比例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价值分配结构中员工分享的比例(包括全部员工分享比例和剔除高管后的普通员工分享比例)越高,越有助于企业的创新产出,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均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分配比例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相对于低内控质量的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分配比例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在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价值分配比例的提高不仅对企业创新产出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企业创新效率也有促进作用。本文揭示了价值分配过程中对于员工的薪酬激励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为上市公司要素分配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Innovation has been identified as the single most relevant element in fuelling corporation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ultimate value creation. Corporations no longer rely on a single, linear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the new paradigm of open innovation opens up new possibilities of organizing innovation within the ecosystem, thus giving rise to new drivers for value creation. These value drivers have an impact on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the firm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create superior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n innovation and value creation and propose a framework to analyze this process as well as the most critical elements invol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