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兆东 《财会月刊》2019,(5):106-113
我国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丰富的实务经验,同时产生了十个影响审计业务开展的关键问题,对此从审计主体、信息鉴证、审计目标、审计范围、技术方法、胜任能力、审计依据、审计路径、问责对象、问题定性等审计要素方面予以解答: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应是审计机关;资源禀赋信息和环境保护信息需要进行独立鉴证,且由具有权限和资质的专业机构完成;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是评价资源环境质量是否得到改善;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应按资源环境领域的特点划分;资源环境审计并非一定需要特殊的审计技术方法,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仍然是资源环境审计的主流方法;从事资源环境审计业务的人员并非一定需要具备资源环境专业背景,而只需了解基本的资源环境概念,并辅以外部专家系统;资源环境审计的依据是充分的;资源环境审计的实施应围绕财政资金展开;资源环境审计应问责党政领导;资源环境审计定性规则悖反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2.
雾霾等资源环境危机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风险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存在着应对雾霾等资源环境问题风险的需求,文章借鉴政府审计提出的"资源环境审计多元化",认为企业内部审计也可以构建以企业增值为核心的多元环境审计框架,通过现有审计资源的再利用,实现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目标——增加企业的价值并且改善企业的经营。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 20世纪 80年代起开始研究环境审计,并努力将其推向实施。但就我国目前的审计状况来看,全面、有效地开展环境审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寻求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当前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存在的困难   1.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宣传不够,影响环境审计的开展   环境审计产生至今不过三、四十年的历史,对于我国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而言都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国对环境审计的研究正刚刚起步,广大审计人员自身对环境审计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还不够理解,致使环境审计实践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在审计人员自身对环境审…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华 《财会通讯》2011,(4):121-124
人类社会不应以破坏污染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追求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实施环境审计。审计人员通过环境审计,可以对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本文阐述了我国政府开展环境审计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强化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不应以破坏污染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追求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实施环境审计。审计人员通过环境审计,可以对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本文阐述了我国政府开展环境审计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强化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多管齐下,着力构建资源环境审计新格局审计机关要围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重点,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行业审计相结合的整体工作格局。除了每年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资源环境专项审计外,在开展财政、投资、金融、企业、外资、经济责任等项目审计时,应该将资源环境审计内容纳入审计方案并组织实施,并实现在不同行业的全覆盖。一是在财政审计中,监督政府制定、执行资源环境政策制度和资源环境财政资金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的情况;二是在投资审计中,关注重点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7.
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及时发现、揭示和抵御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和历史责任。因此,提高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效率,更好的履行环境审计职责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以审计署2004—2015年间发布的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分析环境审计实施现状,结果发现: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严重不足,环境审计实践显著滞后于生态文明战略部署;环境审计类型以财务审计为主,环境合规、环境绩效和环境责任审计相对较少;环境审计对象以自然资源和水资源为重点,大气环境审计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环境审计发现违规领域涉及环保资金、项目管理与资源利用,环境审计整改反馈情况存在缺失,影响审计治理功能发挥。基于此,围绕扩大绩效审计范围,规范环境绩效评估;加强责任审计力度,构建环境问责机制;强化环境审计治理功能,落实审计整改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府环境审计改进建议,以促进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28):84-86
资源环境审计是促进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政策落实,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审计机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存在资源环境审计方式较单一:无评价标准和具体的实施办法、缺乏具备资源环境专业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以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结合国内外资源环境审计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对当前资源环境审计所涉及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提出了尽快制定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规划;总结审计工作经验,建立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指南、技术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以专项审计为重点,积累经验,逐步扩大审计面;重视培养及引进资源环境专业审计人员;大力推广计算机审计,实现与环境监测系统联网审计;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宣传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岩 《审计文汇》2009,(7):F0002-F0002
近日,省审计厅在沈阳召开了全省环境与资源审计培训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全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高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树立资源环境审计理念,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为进一步做好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打好基础。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司长黄道国亲临会议并就深化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为与会人员授课,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悦到会并讲话,会议由省审计厅副厅长付忠伟主持。会议还邀请了省直部门有关专家授课,并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市审计局分管领导、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科)长、部分县区审计局负责同志、市县审计机关从事资源环境审计的人员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议。  相似文献   

11.
岳池县审计局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至2011年.全县共开展资源环境审计项目29个,其中:资源环境资金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3个,在常规审计中主要关注资源环境审计的项目1个.在水利、土地整理、污水处理、绿化等方面开展的基建审计25个。审计共查出违规资金185.49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3220.16万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所涉及单位或加快工程实施进度.或调整账务追回资金.或接受处罚规范行为.均采取了积极的整改措施.促进了全县资源环境专项资金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各级审计部门进行访谈,并借助于调查问卷中各选项的统计数据结果,分析了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借鉴国内外有价值的资源环境审计经验,并结合云南省自身资源环境的特点,提出完善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一)对资源环境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表现在资源环境审计的社会认同度还远远不够。由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并列存在。都很重要.但矛盾不可避免将长期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就先发展后治理.环保工作让道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世界审计组织成立了环境审计委员会,标志着资源环境问题正式进入大多数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业务范畴。我国对环境审计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主要从环境审计的定义开始,逐步对我国环境审计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做出介绍并相应提出在该领域发展环境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省审计厅召开全省环境与资源审计培训会议,目的是提高全省审计机关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认识,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探索资源环境审计如何开展、如何提高、如何发挥建设性作用。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黄道国司长在百忙之中亲临会议并授课,体现了黄司长对辽宁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现在,世界各国对资源环境审计都很重视,而且非常关注。对于资源环境审计,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雁 《会计之友》2012,(2):87-89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环境审计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现在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从环境审计的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和总结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环境审计的策略,希望有助于我国国家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有利于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之路。  相似文献   

17.
张爱民  郭坤 《财会通讯》2010,(4):135-137
环境审计主体是环境审计的实施者。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都是环境审计主体。但理论和国内外实践表明,审计机关是主要的环境审计主体。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环境审计主体的现状,总结出我国环境审计主体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审计主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审计主体是环境审计的实施者。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都是环境审计主体。但理论和国内外实践表明,审计机关是主要的环境审计主体。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环境审计主体的现状,总结出我国环境审计主体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审计在保护和治理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推进环境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审计署日前提出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希望通过审计手段应对当前人均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审计署提出,从明年起,各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每年应至少开展一项资源审计和一项环境审计,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地区的市、县级审计机关每年也至少要开展一项资源或环境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