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营养、外形上下功夫五彩豆腐俏销李丽经过漫长的孕期,终于幸福地当上了妈妈。小宝宝健康可爱,李丽精心地哺育着宝宝。转眼宝宝五个月该添加辅食了,这样才能保证宝宝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有一次她在给宝宝做辅食豆腐泥时想,能不能有一种豆腐,含有多种营养,什么蛋白质啦、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啦,达到让宝宝吃一种食物就能摄取多种营养的目的,也不用蒸呀煮呀的做那么多样辅食了。丽丽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市场上没有这种豆腐,她便下决心一定要自己做出这种豆腐来。在家苦苦琢磨了几天,终于想出好办法了!丽丽抱着宝宝到市场精心  相似文献   

2.
苏坤树 《销售与管理》2006,(4):I0002-I0003
豆腐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家常食品。说到豆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一口大锅、一座石磨、两三个人操作的家庭作坊。如果说到有人把豆腐也做成了产值上亿,出口欧美的大产业,可能除了说的人谁也不会相信。但浙江女农民王茶英硬是做出了颠覆传统思维的不凡业绩。毕二十年功力,倾力只做一件事。  相似文献   

3.
豆腐老太     
92岁高龄的老阿婆还能天天坚持卖豆腐,这不只是在福建省,恐怕在全国都是奇闻,这位还在营业的长寿老婆婆,就是家住厦门市开禾路25号的个体户蔡荫老人。蔡荫老人的摊位在营平市场237号。多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每天从清晨5点到下午5点,人们都可以看到她在摊位上忙碌的身影。蔡荫老人似乎一生与豆腐结缘,她从193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就开始卖豆腐,60多年的风风雨雨,使她饱尝了做小生意的辛酸苦辣。三十年代的国民党兵蛮横不讲理,拿去百来块豆腐,不仅分文不付,还揍了她一巴掌。日本兵更是穷凶极恶,抢了几十块豆干还用…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1月,在西宁冒出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吃摊位,这是一个脚蹬三轮车加装了架子后改成的小吃售卖车,顶棚的广告语醒目诱人,三轮车上摆放着两个大号保温桶。"豆腐极品、极品豆腐,傻婆婆香豆腐,很香很好吃,健康美食,绝无添加剂,免费品尝、先尝后买",这是在一个扩音机里传出来的叫卖声,虽然声音算不上动听,但广告语仍然吸引人们购买品尝,凭借着广告的吸引,这个摊位从第一天开始就有不错的生意,凭着香豆腐好口味,回头客越来越多,12月底的时候,脚蹬三轮车没有了,变成了电动三轮,扩音  相似文献   

5.
<正>豆腐是人们很爱的豆制品,口味独特、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豆腐还可以做出很多花样,虽说豆腐营养高,深受许多人们的喜爱,但是如何把豆腐做得更美味却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了。斗腐倌香豆腐闻着香吃着更香香豆腐是湖南人刘向阳创新的地方特色小吃,也是代表湖南地方特色的新名片,都知道湖南的臭豆腐很名,是源于毛主席的一句名言——"臭豆腐闻起  相似文献   

6.
豆腐,源自中国,后传到日本。可中国人的豆腐,几千年一个样,无任何进展;而日本人却将其革新换代,成功地打入了美国市场。据报道,其销量由1986年的每周200万盒已发展到今天的100万盒以上。其实,日本豆腐进入美国市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986年,当日...  相似文献   

7.
七彩豆腐     
五代(公元907年~979年)时人们就称豆腐“小宰羊”,意为豆腐的细嫩与营养价值可与嫩羊肉媲美。传统的豆腐只有白色一种,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维生素含量却略逊一筹。现在,市场上推出了七彩豆腐,弥补了上述不足。  相似文献   

8.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刘安被后人称为豆腐始祖,而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是刘安最早做豆腐的地方,这里自然也成了豆腐的发祥地。照此推算,淮南做豆腐的历史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在淮南市,豆腐质量最好的当数八公山区,固有“八公山豆腐“之美誉。  相似文献   

9.
<正> 初春,长春市的大街小巷里,可常常见到一辆辆小货车上的卖主正一捆一捆地向行人出售像干豆腐样的东西,人们你一包,我一捆,买卖还挺火。走到近前仔细一看,原来是卖卫生纸的。这是一家以废旧纸为原料,专门生产中档卫生纸的小工厂,其产品各项标准马马虎虎也都能达到有关要求,但他们在销售时,却采取了一无品牌、商标,二无正规包装的办法,就是把生产出来的卫生纸,简单地裁成大块,捆成二三公斤重的捆,装到车上到居民区里论斤出售。由于其质量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价格却只有商店里同类商品的1/3,因此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财气预报     
《光彩》1998,(4)
财气预报开发营养豆腐极具市场潜力豆腐一直是我国各族人民喜爱的食品。然而,千百年来一直未变的老面孔,与当今风靡世界的营养豆腐相比,似乎显得太落后了。其实,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开发各种营养豆腐是可能的,也是极具市场潜力的。芝麻豆腐:这种豆腐采用了芝麻和...  相似文献   

11.
项目坐标     
《光彩》1999,(8)
豆腐新宠:日本鸡蛋豆腐日本鸡蛋豆腐又名玉子豆腐、蛋玉晶等,兼有豆腐之爽滑鲜嫩,鸡蛋之美味清香,因其色、香、味俱佳颇受消费者青睐。因而市场前景广阔。在过去,由于日本鸡蛋豆腐生产设备昂贵,工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还不是大众消费品,人们只是在餐馆、大饭店偶...  相似文献   

12.
<正>豆腐是中国独有的传统食品,其营养健康、好吃便宜,历经千年而不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在食材丰富的今天,豆腐的销售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提高。然而,传统豆腐吃法不少人已经有了厌烦的感觉。我们今天推荐的这个产品叫做极品香豆腐,之所以叫香豆腐,就是因为它特别香、特别好吃。臭豆腐火了多年,现在轮到香豆腐统领市场了。臭豆腐有臭的特点,香豆腐有香的特色,臭豆腐会遭到很多人反感,市场有局限性,而香豆腐无论大人小孩都爱吃,臭豆腐靠细菌发酵伤身体,香豆腐自然新鲜更健康,臭豆腐追求臭的刺  相似文献   

13.
<正>自《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连续报道了我发明的新型食品黄金酥豆腐以来,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每天收到很多朋友的咨询电话,现把大家关心的问题详细地进行解答。做这种食品的原料是干豆腐,也叫千张。干豆皮成品色泽金黄、口感劲道,吃起来跟熏肉的味道一样,我们这里也叫肉豆腐,口味有熏  相似文献   

14.
在部队服役20年后,张伟告别了军旅生活。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一天,张伟从市场买菜回家,做菜时发现买来的豆腐居然是次品,轻轻一碰就成了碎块,一点也没有卤水豆腐的韧劲。他还发现,  相似文献   

15.
广告断想     
一广告,无时不刻地在侵蚀着人们,从地产广告到汽车租赁;从彩电降价到夫妻离婚,广告无一例外地纷纷插足。从"中国人喝自己的可乐"到"口服治痔疮",连"更干、更爽、更安心"都上了中央台了,更别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了,甚至报纸的黄金广告位都刊出了"处女膜修复"广告,引得众多读者大跌眼镜。难怪有位社会学家感慨万分:时代不同了,广告,每天在带给人们大量的资讯和选择外,也在传播着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信息传播领域也不断再创新、研发新的技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各国之间的消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传播范围非常广。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从纸质到电子,从固定时间到随时随地。这种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与此同时,也给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变革是相关从业者必须要思考实行的。  相似文献   

17.
说起臭豆腐可谓"吃者开心,闻者流泪",其虽"臭名远扬"却为很多人所喜爱,成为诸多小店的主打产品,尤以北京、湖南、绍兴的臭豆腐最为有名。各地的臭豆腐都有一段历史,其中以北京王致和的流传最广。传说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赴京考试落第,又无盘缠返乡。王家原以做豆腐为生,王致和为了生存留京卖豆腐。有一天豆腐卖不掉,积存不少,王致和怕豆腐变坏,尝试将豆腐加工成腐乳,谁知腐乳没做出来,豆腐却变得臭气熏天。王致和壮着胆子尝了尝,发现臭豆腐味道鲜美,由此新创一种豆腐食用方法并深受人们喜爱。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王致和的臭豆腐更是作为历代皇家的贡品。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是加工后食用,而湖南臭豆腐是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后直接拌佐料吃,或是以肉汤  相似文献   

18.
“洋豆腐”,是一种采用从日本引进的流水线生产,以葡萄糖酸内酯作凝固剂的盒装嫩(南)豆腐。它一度受到批评,而今已经在上海市场上站住了脚,报端出现了全新的评价。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出于变革传统的豆腐制作方式,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的思考,上海市闸北区豆制筋粉厂从日本引进了一条盒装内酯豆腐生产流水线。谁料想,流水  相似文献   

19.
大悟 《饭店世界》2001,(2):55-56
说起豆腐,中国是老祖宗,麻婆豆腐、锅塌豆腐、家常豆腐等早已有千百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虾豆腐(虾仁、虾子、虾脑)、蟹粉白玉、纸包豆腐等高档或是别具特色的豆腐菜肴也开始走近民众。不久前笔在日本进行餐饮讲学考察期间,有着一种隐隐约约的直觉,我们的菜肴创新似乎总缺少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20.
<正> 我春节回老家探亲时吃到一种豆腐:色泽金黄,比平常吃的豆腐富有弹性且口感软化而细嫩。一问才知,其原料竟是玉米。玉米也能做豆腐?经店主贺晓军(地址:030024太原南内环西街温州小商品批发市场西区31号电话:0351-4083307)详细介绍,原来这是他们农村的一种传统吃法,其做法也极其简单,不需任何化学添加剂。只需在浸泡玉米时加一种家庭都有的原料用于分散沉淀,经磨浆、煮浆,出锅后自然凝固即成。是一种低脂低糖的绿色保健型食品。随着人们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