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管理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帮助员工形成和实现较为现实的职业目标。西部企业应该吸收“员工个人需要和组织需要相结合”的思想,建立以员工的内在需求为动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吸收“机会平等”的思想,创造一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局面;吸收“自我管理”的思想,将人力资源开发变为员工的自主行为;吸收“终生学习”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能力素质模型是将能力素质(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按内容、按角色或是按岗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些素质都会有相关的行为描述,通过这些可观察、可衡量的行为描述来体现员工对于该项职业素养、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素质模型可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中,如员工招聘、员工发展、工作调配,绩效评估以及员工晋升等.文章以一家深圳房地产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为例,按照流程构建了能力素质模型.  相似文献   

3.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时代,对于劳动密集型的酒店业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重中之重。然而作为员工职业能力提升重要环节的酒店培训现状却不容乐观。基于此,本课题组在金华世贸大饭店开展了实地调查,旨在了解其人力资源培训现状,找出影响其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构建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酒店培训体系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介绍帮助员工合理规划职业人生,利用先进的招聘策略吸引合适的人才,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等3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应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改善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职业管理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研究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员工的不同特长,结合工作要求,提供最合适的工作,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职业管理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科学管理时代的人事管理。那时的人事经理们相信,只要能根据工作的性质找到最...  相似文献   

6.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建立企业培训体系,是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加快培养各种人才的有效手段,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增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一、企业建立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1.时代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的不断更新,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致使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 2.企业的需要。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是企业应尽的责任,有效的培训可以减少事故、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员工的需要。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人力资源潜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个人素质和竞争能力,提高工作满意度,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兴趣与职业匹配实证研究:员工的感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自全国五个省市区的524份样本显示:(1)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员工的个人兴趣与职业匹配程度很低,反映出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2)不同所有制、不同学历员工对兴趣与职业匹配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员工对此感知差异亦有一定显著性,不同性别员工感知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书架     
《人力资源管理》(美)约翰M·伊万切维奇著 本书从人力资源对管理者、员工和公司的影响及人力资源的保障、报酬、发展、保护等方面着手,系统地讲述了人力资源的计量、人力资源信息的取得及职业计划等内容。技术变革、新经济、全球化、员工队伍多元化管理、在法律和道德约束下的管理及绩效质量的最优化等始终是贯穿全书的共同主线。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杂志精彩文章摘录、练习和案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之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价值,是指人运用其具有的能力所创造的价值。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就是将员工的能力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通过对员工特定期间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来确定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存在对企业的盈利乃至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汪芳 《魅力中国》2010,(35):20-20
近期《经济学家》情报部对600多位跨国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调查显示,人才短缺,人员离职名列中国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之首。在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中小型企业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尤其重要。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完善,造成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人事任用不当,绩效考核体系、员工报偿制度、激励机制有缺陷不公正,培训缺乏效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滞后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严重流失。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调查分析,对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发掘员工的潜力以及如何识别和留住最有价值的管理人员和一线的员工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企业培训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从而提高员工绩效以及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贡献,企业所作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工作过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跃东 《魅力中国》2013,(19):253-253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一部分,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要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获胜,一定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员工培训与开发是提高素质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是否重视员工培训与开发可以预见其未来的竞争潜力。本文着重讨论任职资格管理在员工培训中的作用.通过阐述任职资格管理的理论基础,了解其目的与意义。员工结舍所选职业通道的不同,对照任职资格标准,有目的、有方向的为自己的事业奋斗,同时为企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单位内部员工管理水平,促进其工作业绩的提升,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利润,而采用绩效考核是保障绩效管理效果的关键。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员工工作表现、整体职业素质、工作业绩等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判断出其价值贡献,同时,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给予一定的奖惩。对此,本文首先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女性员工在外资企业中一直充当重要的人力资源,文章以在华外资企业中的女性员工为研究对象,以史料追溯为角度,回顾自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后,外资在华企业中的女性员工日常工作状况,描述近现代外资在华企业中女性员工的职业地位.  相似文献   

15.
王卫 《北方经济》2007,(2):55-56
员工的绩效考评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一项重要但难度很大的工作。在绩效考评中,人力资源部门、部门主管以及员工之间存在着各种合作上的问题。本文尝试将其三者引入到博奕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中,借其模型能解决在绩效考评中部门主管,员工和人力资源部门间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而在人力资源的众多内容中,激励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运用以及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建立系统科学的员工激励机制,对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是企业组织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及重要驱动力.加强对人力资源量化管理对于企业组织而言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企业应着眼于加强员工工作时间利用状况的量化管理、加强员工数量、素质和构成状况的量化管理以及加强员工薪酬的量化管理三个方面实现人力资源量化管理,为企业组织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赵威 《中国经贸》2011,(12):88-88
现在企业灼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源于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获得高素质员工有两种主要渠道,一个是从外部招聘企业所需人才,一个就是挖掘内部职工潜力,通过对员工培训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表明,员工培训是企业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因此,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员工培训是最经济的一种渠道。  相似文献   

19.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进行绩效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评估力,人力资源管理就失去了科学性质。所谓绩效考核就是根据每位员工的不同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等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进行考察,然后得出对员工的整体评估,便于企业更全面的了解员工的信息。绩效考核可以激励员工去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员工的最大价值,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地域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具体到企业,就是指企业内所有与员工有关的资源,包括员工的能力、知识、技术、态度和激励。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内所有人力资源的取得、运用和维护等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