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校外兼职若干法律问题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校外兼职的法律性质决定了大学生兼职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从法律上分析,在校大学生有资格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大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了劳动关系,兼职大学生就应该享有劳动法律法规对一般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2.
丁胜如 《乡镇经济》2010,1(2):125-12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下文简称WTO)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我国劳动关系越来越趋向市场化。法律所宣言的劳动者权益及其在实现程度上存在的差距,引发了大量的劳动争议,劳动者权益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我们需加强对WTO背景下劳动者权益问题的研究,使法律宣言的劳动者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工会作为经济关系特别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代表、维护和表达好劳动者权益,既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也是工会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群 《辽宁经济》2007,(2):23-23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劳动关系不协调、不稳定,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在劳动关系双方地位与权益处于失衡状态的情况下,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重心应当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倾斜,注重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杜乐 《发展》2010,(3):73-74
一、怎样理解和谐劳动关系 无论什么单位,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和谐的劳动关系。简单地说,所谓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基于劳动的效果而言的(也可以有其它划分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劳动者之间相互感觉比较满意。比如.工作效率很高,配合默契,感情比较融洽,相互有很高的认同。二是劳动者群体与整个单位相互之间感觉比较满意。比如,单位领导比较认可自己的劳动者,劳动者也比较认可自己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杨雪芹 《中国经贸》2010,(10):86-86
随着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增长,职工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有所增加。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李静 《新西部(上)》2010,(2):91-91,87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劳动雇佣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所以,完善我国劳动雇佣关系的法律制度十分重要,其原则是: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性质的用工主体、劳动者采取不同的办法;在稳定就业的同时要保证企业的生存;要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取所值;全面协调发展劳动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于处于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仍应承担法定的义务《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有关法定义务,尤其是社会保险义务,与劳动者事实上建立了劳动关系,却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劳动关系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对于处于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仍应承担法定的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劳动关系发生八大变化①劳动关系企业化,即劳动关系由职工与国家的关系,变成了职工与企业的关系。②劳动关系合同化,劳动者与企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关系。③劳动关系法律化,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依法调解劳动争议,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  相似文献   

10.
李娜 《中国经贸》2013,(8):68-68
劳动合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义务和权利以及其他属于劳动合同关系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给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当中的安全与健康给与了法律保证。本文在明确人力资源概念以及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法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告诫了企业只有充分重视和理解劳动合同的重要性,才能为企业建立稳定和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区真是我们劳动者的娘家!”在长春打工多年的姜涛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成为吉林省推行协调劳动关系进社区行动的第一个受益人。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发布的12号文件《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公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规定,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14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14种情形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劳动者以欺诈、  相似文献   

14.
张艳芬 《中国经贸》2012,(24):115-115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的使用者之间建立相互沟通、全面协调、依法治理、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本着互惠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公平、平等的建立劳动关系,并解决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一个单位是社会的一份子,也可以说整个社会的缩影,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能否稳定发展、职工能否安心工作。因此,构建事业单位的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劳动法的理念已经实现劳资关系从“斗争”向“合作”的转变。《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追求社会公正,达成劳资双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政策的推进、落实过程是渐进、复杂的,社会劳动者受到保护的同时,广大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利益也不容忽视,唯有政府搭好了台,平衡好两者关系,《劳动合同法》才能唱出企业和劳动者双赢的一场好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劳动关系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具体的社会现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背景之下,本文对劳动合同法怎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分析,希望使我国劳动者的活动得到法律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关注弱势群体,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劳动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决策依据,全面了解掌握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情况则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管理效能?本文拟就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激励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动因是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是在劳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劳动者自觉进行每一劳动之前,就意识到进行这一劳动的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一劳动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任何劳动者既具  相似文献   

19.
正人社部等八部门7月22日发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平台企业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应承担相应责任。(7月22日新华社)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权益保障问题却一直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新业态重新定义了工作和就业,劳动用工去雇主化、劳动关系灵活化的特征愈发明显,从业者与企业、网络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更加复杂,使得平台从业者的权益保护面临更多挑战。  相似文献   

20.
李金梅 《天津经济》2007,(11):43-46
我国近些年来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递增,而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难以满足合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法》的实施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探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目标模式,已成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劳动法制,尤其是制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重要课题。目前,劳动争议处理模式主要有先裁后审模式、或裁或审模式和单一机构处理模式等,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