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转变农业增产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工作、统筹发展城乡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当前各界关注的"三农"焦点问题之一。2006年后,随着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实施多项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农村土地流转在流转主体、流转规模及流转方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安徽省两市、五县七个乡镇的实地调查,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新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就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创立以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逐步承认再到正式确立流转制度的发展过程。但是与各个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发展现状相比,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为了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我国需要修改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文件,打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限制,科学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论述,为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是顺利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想武器。本文仅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农村改革中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学者们从各个层面论证该制度的利弊。土地流转的规模化离不开本地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推动,虽然在发达地区土地流转规模日益扩大,但应注意土地流转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该制度的实施对农业和农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完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规范化与否,对广大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尤其是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进而尝试性地提出了完善现有的土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等四点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建言。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和党在农村的政策基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新型农村土地经营形式。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如何依法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保护好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试图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的分析,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建议,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提供理论和实务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墨 《经济改革》2009,(1):26-29
对9亿中国农民来说,眼下让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个词语,就是“土地流转”。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课题组对广东省粤北山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西南进行了系统调研,对其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以及广东省土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了解。报告对广东省土地流转的成效进行了分析,详细说明了广东土地流转的几种典型做法,在此基础上对其土地流转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本调研还针对广东省的具体情况提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动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须充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以稳定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多策并举、因地制宜地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在综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驱动力、现状,并就分析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总结得出,应该重视并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变迁带来的新问题,加强立法、培养市场、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砖窑沟流域为例,采用航片解译、实地调查和基于GIS的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基于像元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坡度、坡向和海拔关系的分析是从数量上准确剖析土地利用地形分布特征的有效方法,对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水土流失为基本特征的生态退化严重制约着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发展,重建及恢复生态系统是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本文在分析以往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学角度解读黄土高原生态退化的社会经济原因.分析生态一经济相互作用的机理,并探讨了该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及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可以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安顺市西秀区的农地流转还处于自发阶段,农户和业主受到信息传导不畅、流转价格混乱等问题的影响。通过对西秀区农地流转中影响农户和业主的相关因素的调研,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黔中农地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物流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改革中,农业物流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以安徽亳州市为例通过亳州市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结合当地农业物流现状,分析"土地流转"政策下农业物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大工程,它类型多样,涉及面广,投资额大,要达到的目标众多。本文对其治理成效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不仅对各试区治理成果是一个客观的鉴定,也是为国家治理黄土高原提供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同时,该地区还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总结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发展历史,探讨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今后10-15年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基本和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提出我国区域发展的总方针应是: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推进沿海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综合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合分析了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的发展空间,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对策,以林牧为主,建成林牧业基地是方向,并对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实现目标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为国家、地区及森林经营单位制定林业方针政策,编制林业区划、规划、计划,指导林业生产而提供基础资源数据,为实现森林资源合理经营、科学管理、永续利用、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服务。森林资源调查的任务是全面查清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变化及其消长变化状况、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准确提供所需有关森林资源调查成果资料。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重要性和今后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调查之后的总结与反思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