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货币电子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支付工具,而银行卡作为电子支付的载体,必须有所突破。同时,随着银行卡应用越来越广泛,银行卡的欺诈风险逐年上升,这给银行、商户和持卡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在一定  相似文献   

2.
蒋则沈 《中国金融》2013,(10):24-26
从我国情况看,电子货币已有了一定试探性发展,虽然总体尚处萌芽状态,但其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和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电子渠道进行支付交易和购买活动日益频繁,传统上使用物理形式货币进行支付的方式正在向多元化的支付方式转变。银行卡、电子银行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子化货币支付渠道。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渠道仍处于银行体系之中,按照银行业务进行规范监管。  相似文献   

3.
《金卡工程》2000,(4):9-14
当今国际金融变革的最大特征之一是银行业务电子化的迅速发展,即金融与科技的高度结合。突出表现为传统货币逐步向以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银行卡为主要载体的电子货币转化,银行业务也迅速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高科技的电子作业。电子货币以其高效率的运转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减少劳动与物化劳动耗费、降低货币流通成本的同时,也为银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电子货币的主要运行载体是银行卡和电子资金传输系统。作为主要载体之一的银行卡,以其方便、快捷、灵活,集存款、贷款、转帐、汇兑于一身而备受人们青睐,短短50年时间便风靡全球,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人们已普遍持有银行卡。目前,全球发卡银行已超过4万家;在美国,信用卡发行量超过10亿张,而在日本,每百人拥有信用卡高达150张;全球特约商户已超过1500万家,信用卡交易额每年高达5000多亿美元。银行卡在我国虽然仅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已形成了较大的业务规模,对推动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和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发挥丁重要作用。一、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推动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 1.我国支付体系的构成及银行卡的定位 支付体系由支付工具和清算系统两部分构成。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支付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银行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银行卡的产生是支付工具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建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银行所用的支付工具主要有现金、现金支票、取款凭条、委托付款书、委托收款凭证、托收承付凭证、汇票、汇兑凭证等手工纸制工具。198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结算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银行支付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现金支票、转帐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六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加快,在上述六种工具逐步实现电子化支付操作的同时,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银行卡进入我国并得到了飞速发展。到1998年底,我国银行卡的总发行量已超过1亿张,相当于每3个城镇人口中拥有一张银行卡。在银行卡应用以前,我国个人支付工具除现金以外基本是空白。银行卡的出现,有效丰富了我国个人支付工具的种类,标志着我国传统货币开始向电子货币转化。 (2)银行卡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支付体系的完善。按照国际通行的支付体系划分方法,我国支付体系可划分为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包括跨行清算、行内清算、证券清算、企业大额支付等,由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的支付清算系统来完成。该系统由金融数据专用卫星通信骨干网络、全国电子联行系统、金融清算总中心和同城清算所系统组成,其中与卫星通信骨干网络相配套的中国金融数据通信地面骨干网也已基本建成,“天地对接”己成现实。小额支付系统是满足企业和个人日常支付要求的系统,主要涉及贸易、商品、劳务、服务等方面的价值支付,该系统的组成比较庞杂,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的系统内电子资金汇兑系统、银行卡授权系统以及由邮电部门组成的邮政储汇系统等。从1996年底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用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手工联行,大约四分之三的异地支付业务经过这些系统办理。 银行卡作为一种功能多样、使用灵活、快捷方便的支付工具.能够广泛应用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业务范围渗透到商贸、旅游、交通、电信、医疗、保险、证券、税务、教育等诸多领域.因而也奠定了其在小额支付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有效促进了我国支付体系的完善。 2.银行卡在推进货币电子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电子货币、货币电子化、支付系统是三个相互关联而又严格区别的概念。1电子货币最基本的涵义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储存、处理和流通的货币。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现金、传统的存款货币)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货币以纸张或金属为载体,其流通是通过手工操作(给予、凭证填制与转移)来完成的;而电子货币以数字电路或记录数字信号的材料为载体,主要包括电脑数字存款和银行卡,其流通必须借助于银行专用设备(ATM、POS等)和计算机网络才能进行。2货币电子化包括两个方面,即货币形式(存在形态)电子化与货币流通电子化。货币形式电子化就是将现金或传统的存款货币转化为电脑数字存款或卡基支付工具。3支付系统由支付工具、支付手段、支付网络等组成。因此,广义的货币电子化应当是支付系统的电子化。 (2)我国货币电子化的总体目标就是建立中国现代支付系统(CNAPS)。根据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构想报告,我国将建立处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帐的支付系统(HVPS)、处理大量同城纸票据支付业务的同城清算所系统、银行卡授权系统和证券簿记系统等五个支付应用系统。其具体作用是:1大额支付系统(HVPS),主要办理银行间大额资金转帐,对于社会经济、支付体系和金融体系本身的平稳运作关系重大。2电子批量支付系统(BEPS),主要办理大量的中、小金额支付。3同城清算所系统,主要办理同城跨行支付业务。4银行卡授权系统,重点是要建立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本着“跨行通用、联合经营、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真正实现各种银行卡在ATM和POS上的通用。5证券簿记系统,主要是实现证券结算(过户)的电子运作。 (3)银行卡对推进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卡作为现代支付系统中重要的支付介质或支付工具,其本身的经济功能和物理功能决定了它能够在相应的支付系统中提供各种支付服务,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银行卡的普及应用使与人们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小额支付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使用银行卡进行购物或消费,减少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而且可以不受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易支付,电子化的业务处理手段使银行卡支付变得更为轻松,满足了人们享用安全、方便、快捷的交易支付需要,从而促使人们的支付偏好由现金向银行卡转移。2相对于接受现金而言,商户受理银行卡可以有效减轻收银及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保管、运送现金的成本,避免误收假钞及现金被盗、被抢的风险,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银行信用卡使消费者能够灵活地使用信用消费功能,适度提前消费,改善生活质量。银行卡因其所特有的这些优势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付工具。 二是银行卡从分散发展到规范发展的转变,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我国银行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发卡行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分散经营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设备、人力等经营资源的浪费,制约了业务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实践表明,银行卡的发展绝不是几家银行、几个部门或地区能够承担和完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统一规划,联合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减少现金流通、构建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为目标的金卡工程于1993年开始实施。作为金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卡工程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几年来,在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身银行卡业务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12个城市进行了银行卡工程的试点,初步建立了区域性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由人民银行总行联合各商业银行组织建设的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也开始试运行。随着银行卡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覆盖全国的银行卡网络将为实现货币电子化提供重要保障。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对我国银行卡业务的指导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运作,也有力地推动了货币电子化进程。 三是智能化技术在银行卡领域的普遍应用促进了货币电子化进程。从广义上讲,电子货币包括网络型货币与集成电路芯片类型的货币。目前,以集成电路芯片为载体材料的智能型电子货币一共用三种:一种是用完即弃的电子货币卡,例如电话卡等;第二种是可重复使用的电子货币卡,卡内资金用尽时,持卡人可通过IC卡圈存机等有关设备,存入一定金额,以便重复使用;第三种是银行(IC)信用卡、借记卡。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各类IC卡发行总量已超过6000万张,到1998年底已接近1亿张,其中银行IC卡已突破400万张。1997年12月,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1998年下半年又推出了《金融IC卡终端规范》并成立了检测中心,1998年3月,国家金卡王程协调领导小组发布了《集成电路卡注册管理办法》。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智能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进而促进了我国的货币电子化进程。 四是银行卡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了现金流通,推动了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的转化。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丰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银行卡逐渐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支付需要,消费者使用银行卡支付B趋频繁和普遍,不仅促进了银行卡业务自身的发展,也有效减少了现金流通,推动了传统货币向电子货币的转化。截止到1999年6月,全国银行卡发行量已接近1.4亿张,特约商户30多万家,发卡银行超过20家。1998年全国银行卡交易额高达1.74万亿元,其中持卡消费占10%,也就是说,当年通过银行卡的应用减少了1700多亿元的现金流通量。一些大型商户的银行卡消费额在其销售总额中的比例已接近20%。 五是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使作为网络支付工具的银行卡在推进货币支付网络化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网络化,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经济迫切需要网络金融服务,网上银行和网络货币因此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我国网上银行和网络货币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在INTERNET上设立的网上银行已达180多家,在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都已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站点,并将网上银行服务作为争取新一轮业务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二是银行卡支付网络日趋完善。银行卡是网上购物与消费的主要支付手段之一,银行卡授权与清算系统及“国家金融认证中心”的建设将为网络货币支付提供通用快捷的服务。三是银行卡业务的国际化运作。网上银行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为我国银行卡业务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国际化创造条件。 二、银行卡业务在推动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作用 1.强化了商业银行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金融服务等职能 首先,银行卡业务强化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且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的职能,它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闲置资金集中到银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部门。银行卡业务一方面通过借记卡和准贷记卡的推广发行,吸收大量的低成本存款,扩大了信贷资金来源,为开展贷款业务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贷记卡或准贷记卡的信用借款功能,丰富了信贷业务内容,从而在传统的存贷款基础上,发展了新的信用中介作用。随着商业银行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普及,银行卡业务所发挥的信用中介职能将越来越明显。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末,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卡吸收的存款余额己超过1000亿元,信用卡透支余额20多亿元;1999年2月,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利用银行卡作为载体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要求,体现了银行卡业务对于强化商业银行信用中介职能的重要性。 其次,银行卡业务发挥着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职能。转帐结算和存取现金是银行卡的基本功能,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卡帐户资金的转移,为持卡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从而使银行卡成为代持卡人进行货币保管、出纳和支付的主要载体之一。1998年,我国银行卡直接消费交易额高达1700多亿元,占同期货币流通量的12%。银行卡支付职能的发挥,有效地减少了现金使用,加速了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降低和竞争力的提高。 再次,银行卡业务在提升商业银行服务职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银行卡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银行服务,使定时服务延伸为全天候服务,定点服务拓展为全方位服务,定向服务发展为多元化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客户拥有了银行卡就如同拥有了“随身银行”;另一方面,银行卡可以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充分满足持卡人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支付、融资以及理财等服务需求,从而方便了人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银行卡业务运作可以有效拓展银行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促使银行加强内部协作,充分利用现有业务资源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2.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商业银行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业务创新能力的高低,而业务创新主要表现在金融工具及业务种类的创新上。银行卡业务作为发展最快、涉及面最广、潜力巨大的新兴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新业务竞争的焦点和对外竞争的重要手段,其业务开拓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综合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银行卡是在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较高阶段后产生的新型金融产品,银行卡品种的不断丰富、功能的不断完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也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业务创新的具体表现。以银行卡为纽带,推动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商业银行不断提高发掘、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的能力,有效地将客户的潜在需求转化现实需求,多方位抢占市场,把握竞争主动权。 如工商银行从原来单一的牡丹信用卡发展到现在的包括国际卡、灵通卡、专用卡、智能卡等在内的牡丹卡产品系列,使工商银行的服务领域得到拓展,企业信誉得到提升,极大地提高了该行的竞争力;招商银行的“一卡通”以及其它银行发行的各类银行卡,无不使这些银行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得到扩展,增强了这些银行的竞争能力。 3.提高经济效益,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发育成熟,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存贷利差难以长期作为获取收益的主要渠道,加之当前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不高,“收息难”成为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普遍现象,贷款利息收入增长随之放慢,收入渠道的单一和盈利水平的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开拓新兴业务市场、拓宽创慢渠道、培植新的效益增长点已是商业银行实现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从国外商业银行发展实践来看,银行卡业务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收益的银行新兴业务,它主要是通过为客户提供支付、代理、小额融资等服务来获取业务收益。银行卡业务开拓为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拓宽了收入渠道,拓展了盈利空间。发展银行卡业务,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低成本存款,而且可以创造年费、消费回佣等各种手续费收入和透支利息收入。我国银行卡业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业务自身的创利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较为显著的规模效益,正逐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为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有利于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促进传统业务发展 银行卡业务的推广和普及。能有效地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良贷款占比偏大,负债结构不合理,中长期存款比例过高,而发展银行卡业务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银行卡业务吸收的存款大多是低息或无息的备用金存款,负债成本低,吸存费用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定期存款占比过高的问题,如工商银行1998年来仅信用卡和专用卡存款余额就达193亿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鼓励持卡人合理运用银行卡的信用借款功能,由于拥有资信审查、授权管理、透支监控等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相对于一般贷款而言,银行卡透支的安全度和回收率较高,信贷资产质量有一定保障,同时其资产收益率也相对较高。此外,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卡透支余额与其存款余额的比例为10%,不仅可以保证业务自身资产与负债期量结构的对应,而且可以为商业银行的其他资产业务提供资金来源。 再者,银行卡业务的开拓促进了存、贷、汇等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储蓄业务为例,通过各类银行卡的推广发行及其在储蓄柜面、ATM上的广泛使用,拓展了储蓄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提高了储蓄业务的自动化程度,延伸了储蓄服务领域;转帐卡产品的出现,使银行卡业务与储蓄业务进一步融合发展,银行卡不仅可以包容定期、活期、本币、外币存款等储蓄业务的主要品种,一卡多户、一卡多用的趋势将日益显著,而且也为开展代理收付款业务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灵活的手段,在储蓄业务与对公业务之间找到了良好的结合点。此外,银行卡信用借款功能的充分发挥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范围,特别是对个人贷款业务进行了有效补充,简化了贷款申请手续,增强了贷款使用的灵活性。不仅如此,银行卡的推广应用还扩大了转帐结算的业务范围;借助其电子化的业务处理手段,结算速度得以提高;银行卡的异地通存通兑,拓展了传统结算业务的空间。 5.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推进了银行电子化进程 作为商业银行业务与科技结合最紧密的金融产品之一,银行卡业务发展必须依托于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银行卡也是商业银行拓展新兴业务市场的重要领域。积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化科技应用,是银行卡业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由此也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的电子化建设。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计算机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卡业务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了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国际卡、智能卡、转帐卡等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出,促进了高新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提高了业务开发和技术保障能力;银行卡异地授权、通存通兑系统的建立以及银行卡、储蓄等相关业务处理系统的联网,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网络覆盖面,促进了系统维护和网络运行水平的提高;ATM、POS、TBS和其它自助银行设备广泛应用于银行卡业务领域,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银行卡跨行交易网络的建立推动了商业银行业务处理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银行卡处理系统与商业、证券、税务等相关行业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联网运作,延伸了银行计算机网络,丰富了业务处理功能。 6.有利于商业银行与客户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 客户是决定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密切与客户的合作,通过提供使客户满意的服务来获取利润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客观要求。银行卡业务从一开办起就面临市场竞争的挑战,银行卡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经营运作;其业务实践对于商业银行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密切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通过银行卡的普及应用,消费者支付、融资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是,商业银行因此有效地密切了与广大个人客户的业务联系,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发掘和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发行商务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发卡、开展代收代付业务、推动商户受理银行卡等,商业银行开辟了与单位客户合作的新途径,满足了他们在加强财务管理、共享客户资源、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需要,以银行卡为纽带,巩固和发展了彼此间全方位的业务联系,强化了银行与重点客户的合作,把银行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货币电子化和电子货币的普及应用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银行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主要载体和现代金融支付产品,在我国货币电子化进程和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捞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随着银行卡在全社会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它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银行卡作为金融电子化进程中一种新兴的支付工具,日益融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随着发卡数量的急剧增多,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银行卡的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中国每年的银行卡涉案金额大约为1亿元,严重危害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如何对不法活动设置更高的门槛来防范银行卡犯罪的发生,以确保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全球最负盛名的支付品牌之一VISA亚太区风险管理业务部总经理迈克·史密斯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5.
日前,携程旅行网被曝因管理漏洞导致部分用户银行卡信息外泄,使得银行卡在线支付安全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显然,这只是银行卡安全隐患的冰山一角。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以及支付模式的日益多元化,信用卡欺诈、非法套现等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出现,并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卡产业面临的艰巨任务。对此,各发卡行和银行卡组织纷纷创新风险管理手段,着力提升风控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形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银行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卡风险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银行卡的外部欺诈风险,如利用伪卡、假卡、冒用卡、盗用卡交易及持卡人本人的欺诈案件时有发生,影响了我国银行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制约发卡行、收单行、特约商户良性运转的瓶颈。我国银行卡业务要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强对银行卡争议案件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尤其是因银行卡签名引起的争议纠纷。本根据一起冒用借记卡的民事诉讼案件,结合工作实践,立足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对这一问题及银行卡签名争议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现金使用占GDP之比以及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之比的基础上,从支付创新产品的相互关联规律、不同支付创新产品单次支付金额的分布特点以及银行卡网络数及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支付创新产品在美国等金融发达国家的发展特点及规律,从而为我国的货币电子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金融业务的开放,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国的金融市场,行业竞争加剧。到本世纪末,广东金融界面临的任务是,以全国卫星通信网络为基础,完成同城自动清算、大额实时、小额批量支付系统,银行卡统一授权系统,证券交易清算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这就对银行的金融电子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业务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规划我行的金融电子化的建设。一、金融电子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广东发展银行建行近九年来,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广发金融网络,分主干网和辅助网。广发主干网以…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支付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现代化支付工具银行卡作为银行业电子化时代新的支付和信用工具,因其发行规模之大,使用频率之高,在各大中城市得到广泛普及,并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的推广由于受到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服务功能较弱、持卡人用卡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江泽民主席亲自倡导下的"金卡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就此拉开了银行卡发展的序幕。作为现代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产品之一,在发达国家,银行卡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支付手段,货币电子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银行卡在网络化金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国家领导对银行卡在中国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副总理对银行卡的工作多次作了重要指示,并责成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支持、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卡作为金融电子化进程中一种新兴的支付工具,日益融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随着发卡数量的急剧增多,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银行卡的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银行卡作为现代金融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型支付工具,带动了银行经营理念、策略和运营机制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的变革。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改善可直接推动银行卡业务的联营和发展。目前,福建省福安市金融机构除农信社外共有发卡行7家,全市受理银行卡的电子化业务网点已发展到30多个,ATM机达二十多台,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银行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有关银行卡的投诉、纠纷等案件频发。银行卡业务风险处于多发、高发期,因此,加强银行卡业务风险防范迫在眉睫。一、银行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原因随着银行卡发卡量的突增,贷记卡的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不断加大,特别是客户利用银行卡套现造成的风险更为严重。近两年,银行卡欺诈风险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金融电脑》2005,(10):62-64
随着现代银行卡电子支付的发展,顾客持卡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加油站等领域的应用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使用银行卡支付对加快石油公司的资金回笼和周转有很大好处,并且可以避免现金、油票和记账等现行传统支付方式的弊端和不便;此外还可以为加油客户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交易环境,这也是各加油站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5.
货币电子化,支付过程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极大的刺激网上支付与网络会计的发展,开发出更方便、更安全、更多样化的支付方式。目前在因特网上提供在线交易服务的公司很多,有金融业,信用卡公司,批发零售公司,这些公司率先实现网上交易,制定了完整的电子支付方式及标准化,安全无误的投入运营,这将给正在发展的电子商务打开了上升空间。网上支付方式很多。  相似文献   

16.
刘阳 《金融电子化》2007,(12):75-75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网络虚拟货币、银行卡、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电子支付工具得到了长足发展。这对于促进居民消费、减少现金流通及降低交易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犯罪分子利用电子支付交易的特点,将其作为洗钱工具,逐渐成为洗钱犯罪的新动向,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银行卡作为现代电子支付工具,因其携带方便、使用快捷高效,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金融货币工具。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卡业务风  相似文献   

18.
近三年来,电子支付市场每年都以高于30%的速度成长。作为电子商务核心的支付环节正在加速电子化,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支付形式应运而生。随着每年银行卡发卡量的持续增长,持卡人的刷卡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目前刷卡环境主要集中在大型超市、商场、酒店,中小商户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子支付。信雅达电话支付产品正是针对这一市场空缺,为普通小商户提供的费用低廉、安全度高的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19.
一、电话支付产品的背景 近几年,作为电子商务核心的支付环节正在加速电子化,电子支付市场每年都以高于30%的速度成长,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支付形式应运而生。随着每年银行卡发卡量的持续增加,持卡人的刷卡意识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变化,银行卡数量和与之相关的交易量也在不断扩张,这一趋势无形中也引发了银行卡欺诈案件的增长。银行卡欺诈不仅会导致受侵害者遭受损失,还会给发卡部门的品牌以及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进而降低客户的忠诚度。因此,如何加强防范银行卡欺诈行为,逐步成为金融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