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杨淼  雷家骕 《经济纵横》2019,(8):88-105
基于"空间维度—风险防范—细分指标"步骤筛选指标构建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基于同比增长率循环构造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将九个分指数运用熵值法赋权合成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对监测期内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顺周期"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总指数呈下行态势,近两年缓慢回升,安全程度有所提高;中国宏观金融安全分指数走势各不相同,长期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三个分指数呈下行发展态势;从近一年短期走势看,宏观经济运行、债务安全、外汇安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五个分指数呈波动下行走势。对中国宏观金融安全指数的测算和分析有助于客观判定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安全态势,构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间的"防火墙"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2014年8月《预算法》修正案通过以来,国务院、财政部陆续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全面部署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在分清责任、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稳步推进的原则下,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金融市场、宏观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合理安排过渡期,以避免资金链骤然断裂引发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以及在建续建项目半途而废而影响投资拉动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十分必要。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系统地研究,提出防范措施,有助于降低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有创业基金、政府性产业基金和PPP基金等模式,并以有限合伙制为主导组织模式。经过萌芽发展、平稳发展和高速发展三个阶段,产业投资基金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为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培育、经济结构转型等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并形成一种产融结合的新范式。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表现为政府主导性强、民营资本参与少、政策引导功能较弱、项目融资属性较强等特征,基金运作中存在资产荒、融资难、收益率低、债务压力大及功能异化等问题,并引发地方政府性资产膨胀、隐性债务增加及与金融体系关联复杂化等风险。未来需要厘清边界、强化引导、重在市场、依托产业、把控底线,以实现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长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社科院披露的我国247座城市地方政府性债务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价指数,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对上市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性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理。研究发现,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好地区相比,处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较差地区的地方政府控股国企,其杠杆率均显著较高,但企业资本性投资效率却显著较低,企业产能过剩的财务特征十分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会显著影响微观企业的投融资,并且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越差,透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或干预,通过预算外举债,政府“杠杆”有转化为企业“杠杆”的风险。本文明确了“去杠杆”究竟应去谁的“杠杆”问题,对理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转变为“内涵型”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风险分析(一)历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分析。从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量情况来看,2004年年底全区政府性债务总量为725.6亿元,2009年底债务总量达到了2672.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9.8%。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  相似文献   

7.
数字     
《商周刊》2011,(19):14-14
2.8万亿 继审计署公布2010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后,有10个省份陆续公布当地政府性债务账单。到2010年底,上述地方政府性债务共计2.8万亿元,占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近三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概念的由来、基本内涵及其现实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且评价了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展开的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诸多措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相关机制建设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审计地方债     
本刊编辑 《商周刊》2013,(16):16-18
距上届政府跟踪审计不到半年时间,审计署再次启动了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工作。7月28日,国家审计署公布,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进行彻底摸底和测评。这个信息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地方政府债务"黑洞"已经引发中央高度警觉。有评论认为,此次全面审计将得到一个正式的官方数据统计,不仅有利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把握,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依据,而且为中央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地方行政管理改革提供有效的支撑。美国CNBC财经网站援引法国兴业银行专家的分析称,中国政府宣布如此急迫和规模的审计,这似乎表明一种政策平衡的考量,即既要稳增长,又不能增加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赵卉寒 《经济》2014,(3):26-28
正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是建设智慧城市不可回避的话题。据资料显示,目前各类地方融资平台所产生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已达20万亿元,加上中央政府债务,我国各级政府债务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如若再不加以控制,我国政府性债务势必会引发日益严峻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然而,如果资金不到位,那么有关智慧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而目前我国实际城镇化水平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拟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作用机制,找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现有的金融体系、结构、产品及服务水平与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存在明显的错位。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相关业态链条的协作配合和大力支持。金融支持首当其冲,金融的作用就是高效有序地实现资金融通,没有金融支持的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研究此进程中金融的支持问题,对稳步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从政策扶持、金融体系、服务范围、金融产品、机构协同发展等角度构建健康有序的金融服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支持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铁路建设所需的投资巨大,财务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债务性负担.为了实现我国铁路行业的财务可持续,首先要对影响国家铁路集团财务可持续的原因进行充分了解.以治理理论为核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分析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可持续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搜集数据,使用解释结构方程模型理清铁路负债的形成路径.结果表明:国家铁路集团的财务可持续是一个市场治理、社会治理、政府治理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政府治理因素处于主导地位.建议化解铁路产业存量债务,构建铁路产业的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推进灵活票制票价实施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近期目标与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只是其现阶段的形式体现,深层次的原因应从地方财政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寻。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先"治"后"理"是基本逻辑主线,近期目标是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及其债务,但从长计议则应构建加强地方政府财力建设、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我国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文章结合当前环境和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进一步加快我国大企业发展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对策建议。研究指出,当前条件下,应当站在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高度来谋划进一步做强做优大企业。应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来创造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应深化金融改革,发挥金融造血输血功能,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和谐发展;面对宏观经济中速增长的新常态,我国大企业应主动实施战略转型,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要素投入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变;应适时抓住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高度重视品牌与企业文化建设,做好信息披露,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此外,我国大企业还应积极稳妥推进"走出去"战略,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同时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small states into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has constrained their ability to enact the traditional macroeconomic tools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As systems of mortgage credit are tightly integrated into global capital markets and influence flows of capital between states, this paper uses Denmark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whether domestic mortgage sector reforms have been used to build financial capacity to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economic policy autonomy.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suggest that the Danish government has actively used mortgage credit to meet three specific macroeconomic objectives since the 1980s: (1) mortgage credit was restricted in the 1980s to resolve Denmark's persistent balance of payments problem; (2) liberalisations of mortgage credit in the 1990s and 2000s allowed the Danish government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via privatised/house-price Keynesianism and reduce their sovereign debt burden; and (3) mortgage credit has been used as a form of privatised monetary policy, allowing Denmark to break-free from the ‘iron-cage’ of the Mundell-Fleming trilemma. It is in these specific ways that the Danish government has used mortgage reforms to achieve macroeconomic policy autonomy and navigate economic challenges whilst adhering to the constrai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将金融风险的预警范围分为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体系、经济泡沫、外部冲击以及债务影响等五个方面,具体选择了22项先行指标,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AHP赋权法对我国金融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文章运用新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从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不同的期限对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中长期还是短期,我国的金融体系都没有发出明显的金融风险预警,但是,也有不少指标处于不安全区域,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了适当控制GDP的增长速度;防止经济从危机走向过热的另一个极端;努力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适当降低M2以及信贷发放规模这两项指标的增长率;适当控制国债规模等建议,从而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7.
We study the macr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debt overhang distortion on firms׳ investment and labor decisions. We show that the distortion arises when the levels of investment and labor are non-contractible and chosen after the signing of the debt contract. The financial friction manifests itself as investment and labor wedges that move counter-cyclically, increasing during recessions when the risk of default is high. Their dynamics amplify and propagate the effects of shocks to productivity, government spending, volatility, and funding costs. Both the siz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hese effects are quantitatively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presents an agent-based model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s in a macroeconomic framework characterized by consumer debt.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come inequality is detrimental to both macro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as it leads to higher credit demands,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s, economic volatility,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Besid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umers' leveraging, deleveraging externalities are found to be equally important for the emergence of crises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because of the liquidity risk they entail. Minsky moments are also observed; they are related to consumers' prudential behavior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Concerning the policy relevance of our investigation, simulations allow us to highlight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prudential regulation depends on the phase of the business cycle and that there is not a “one-size-fits-all” regulation.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at regulatory constraint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features of the economic agents, 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borrow, in addition to the features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月的新股询价机制改革以后,新股发行正式取消了询价的"窗口指导"。文章以2009年政府对新股发行的"窗口指导"改革为背景,选取改革前后在我国A股中小企业板上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边界模型,对"窗口指导"淡化前后新股发行定价中的折价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改革以前新股折价行为显著存在,且折价程度不容小视,新股故意折价是IPO高抑价的来源之一;而2009年改革后新股折价行为消失,IPO抑价几乎完全来源于二级市场对其估值过高。  相似文献   

20.
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存在吗?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从金融加速器理论出发,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信贷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展开实证研究。通过非线性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结果我们发现:在1990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中国存在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表现为对于相同特征的各种外生冲击,经济波动在信贷市场处于"紧缩"状态下的反应均明显强于信贷市场处于"放松"状态下的反应。另外,信贷冲击对于信贷市场状态变化的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货币冲击和价格冲击,最后是实际冲击。进一步的检验还表明:信贷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既是重要的波动源,同时也是波动的有力传导媒介,运用金融加速器理论有助于合理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轨迹特征。最后本文阐述了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和未来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