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网络信息的广泛影响,这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高校应从更新教育管理理念、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制、将柔性教育融入高校管理、完善与健全教育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优化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路径,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和发展“完整的人”为核心概念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越来越冲击着传统的高校教育实践以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在大学语文教学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之时,引进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或许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突破大学语文“无人问津”的教学瓶颈。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他的学说创立和发展中,始终都重视人的问题。他扬弃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人本主义传统,提出了丰富而独特的人本思想。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他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对人类解放的追求和对人权发展的向往,都寄予着深刻的人本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红色资源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将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导致我国社会宏观环境发生变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应对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挑战的实际需求。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它承载着大量的、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如何有效地将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也成为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人文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域。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化人格,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抵御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冲击的基本要求;是应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陈旧、针对性不强,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为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程中,高校毕业年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日益重要,其中显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给高校基层党务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毕业年级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构建“一线两地”毕业年级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为抓手,从建立组织机构、完善保障机制、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强化毕业年级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引领青年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各级政府、高校以及社会所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而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如何将这支队伍打造成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的优秀队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的社会整合思想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特殊性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挑战,以儒、道、法家思想为代表,吸取先贤的社会整合思想并将它们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实践存在着一些偏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现象。本文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教学观、教师观等方面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希望引发对我国教育的反思从而对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周婵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6):128-130
该文认为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必须重视它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要发挥它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注重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出现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活力.依据"教育应把生活作为一切教育认识及其活动的根源和终极意义"的理论,拟对大学外语教师角色定位为知识和文化的客观传授者;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懈培养者;学生价值观的崇高引领者和个性绽放的人文实践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外语教师应充满人文关怀地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习方法有所引导和铺垫"和"让学生有胜任感"等关照学生内心和生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出现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新的视角与活力。依据“教育应把生活作为一切教育认识及其活动的根源和终极意义”的理论,拟对大学外语教师角色定位为知识和文化的客观传授者;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懈培养者;学生价值观的崇高引领者和个性绽放的人文实践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外语教师应充满人文关怀地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对学习方法有所引导和铺垫”和“让学生有胜任感”等关照学生内心和生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成人高教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产业”的提出,意味着成人教育将更多地走向市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提出,凸现了成人高校的问题和不足;振兴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提出,增大了成人教育的竞争力度。面对挑战和根据我院院情, 进行我院定位的战略性思考: 教育市场定位———普通高校; 教学层次和学科方向定位———本科为主要办学层次,管理学为主要学科方向;教学管理定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讲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开展人文教育对构筑精神家园、净化人的心灵世界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要转变教育理念,彰显人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挖掘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意义内涵,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人文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分析得出: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存在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和人本的发展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框架应包括全新的评价目的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发展性的评价内容与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多样性的评价方式与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美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其他学科一样,传统的美学原理教学也日益受到冲击和挑战.突破美学原理原有的比较单一、陈旧的教材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讨和运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新时代对当今美学教学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为更好地推行审美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比较健全、完整的现代人格,实现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是关于人、人类、人性的思想,是对人类命运与归宿、苦难与解脱、理想与信念等生存行为及意义的思考与判断。而语文教育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有着其重要的作用,若教育得当,是有可能在学生心中埋下人文精神的种子的。那么,就有必要探讨在语文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仔细研究如何结合语文课程改革,从抓好语文教学过程出发,在课堂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和审美教育,进而继承民族优秀道德精神文化,张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课程改革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新课题。本文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从学校层面,提出在课程目标、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学校德育、考评体系六方面与"工"融通,以构建开放式的高职课程体系,促进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20.
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性问题,西方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由于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混淆,导致了我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误解,影响了管理效果.当前应厘清人性问题的本原,重新审视管理中的人性假设,通过实行人本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