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岩  一丁 《中国拍卖》2008,(4):49-51
在北京古玩城里,有一位钟表世家的传人,他和钟表打了一辈子交道,谈起多年来收藏钟表和做钟表生意的话题,就像有讲不完的故事。那份从心底里流露出来的对古董钟表的喜爱还有在多年修表生涯里得到的乐趣,很容易把你感染,让你一同体会在永不疲倦的"嘀哒"背后蕴含的酸甜苦辣。他叫赵成元,如今已经是一位72岁的老者,堪称——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三月里,人口不足800万的瑞士敞开胸怀迎接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近10万的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博览会(Baselworld)参观者。一时"洛阳纸贵",没经验者甚至只能订到德国的酒店。尤其在瑞士钟表出口额继2010年反弹过22%、2011年保持增长19.2%(打破2008年历史最高纪录达到近193亿瑞士法郎出口额)的今时今日,2012Baselworld又呈现出逆经济低迷而行的蓬勃气息:来自41个国家的1815个参展公司绞尽脑汁在方寸空间里以日历、月相、万年历、陀飞轮、珐琅等各种方式表达时间与机械之美。  相似文献   

3.
王廷静 《光彩》2013,(3):52-53
青岛流传着一个故事:2010年6月,德国商人亨利安80岁的父亲来到青岛,当父子两人走到江苏路基督教堂时,看到教堂钟表正常运转,80岁的德国老人非常激动.原来,这座钟是100多年前德国著名钟表制造商J.F.WEULE生产的,而J.F.WEULE所用的齿轮全部由亨利安的家族企业供应.亨利安说:"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是我的曾孙一代了." 的确,"德国制造"已经成为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德国制造的产品像老字号品牌一样,经过百年锤炼,成色始终不变.  相似文献   

4.
德国印象     
德国人不像英国人那样矜持和内敛。不似法国人那样浪漫和狂放,也不同于美国人那样自由和不羁。德国人更多些敦实、持重、坦直与古板。参加中住联的考察团,我来到向往许久的欧洲。以往对德国的印象实在肤浅,差不多只是从旧事和新闻中或者从小说与巨著里,知道有柏林、汉堡、科隆、幕尼黑、法兰克福、莱比锡、波茨坦这些德国著名的城市,知道有莱茵河、易北河、奥得河、多瑙  相似文献   

5.
张冰妮 《浙商》2005,(5):122-125
自1917年起,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专业领域参观者都会赶到巴塞尔,发掘钟表行业最新的流行趋势和最新的创意设计在令人着迷的BASELWORLD大厅里,钟表和珠宝行业领域里的主流品牌和最新产品琳琅满目、BASELWORLD每年向参观者展示大量独一无二的奢华产品许多钟表和珠宝行业的著名制造商甚至仅在BASELWORLD参展。  相似文献   

6.
1905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的一座小城里,没有人不知道一位叫菲尔德的钟表匠,因为他的手表做得非常好,不但防水而且自动.这个消息被同城的一位叫汉斯·威尔斯多夫的钟表商知道了,于是他急忙找到了菲尔德,并看了他那些纯手工制造的手表.  相似文献   

7.
大学时有个同学非常喜欢数码产品,欣赏各种名牌名品,却唯独讨厌戴尔的笔记本电脑。他说,戴尔把工人当机器使用,工人对工作毫无兴趣,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没有灵魂的。从没想过产品有无灵魂的问题,倒是想到了一个故事:瑞士的钟表匠能制造出全世界最精确的钟表,二战期间德国人觊觎这个产业,虏了一批钟表匠为他们生产钟表,结果心情压抑的  相似文献   

8.
《新财富》2012,(2):52-55
随着老哈耶克在2010年中的仙逝,哈耶克姐弟二人正式登上台前,共同执掌起这个全球最大的钟表集团,从而成为奢侈品行业中为数不多率先完成权力交接的企业。适逢钟表行业从2009年的衰退中大幅回暖,  相似文献   

9.
找回朗格     
丁之方 《中国品牌》2013,(3):108-109
在几乎完全为瑞士品牌垄断的制表业顶端,朗格(LANGE)以自己明显有异于别家的风格,捍卫着曾经是现代制表业开山鼻祖之一的德国钟表业的荣誉,让人们能够直接地体会到德式钟表的严谨与高品质。19世纪的欧洲,著名作曲家瓦格纳、舒曼、肖邦,诗人海涅,画家弗里德里希等共同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华丽与创新、积极向上的浪漫时代。1815年2月18日,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FerdinandA.Lange)出生于有着“北方佛罗伦萨”的德国文化重镇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15岁那年他成为了皇家萨克森宫廷钟表师古特凯斯(Gutkaes)的学徒,并且以出色的技巧获得了制表大师的资格,也赢得了师傅女儿安东妮娅的芳心,成为了Gutkaes&ILang表公司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10.
BASEL WORLD(巴塞尔世界)是钟表珠宝工业最重要的聚集地。约有来自钟表、首饰、宝石和相关行业的2109个参展商向专业观众们展示他们的新产品。在超过160000平方米的包括部分多层展台的展厅里,作为BASEL  相似文献   

11.
建构既尊重股东价值,又兼顾社会责任的“新莱茵模式”: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开掘传统商业智慧中的现代性因素。对一切管理环节进行创新,德国的大型公司找回了自信,也进一步深化了“德国制造”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钟表业在中国是一个小众产业。中国虽然是世界钟表大国而非钟表强国。但2010年以来,中国钟表业却较早地从金融危机阴影中走出,实现了全面的恢复和快速的增长,转型升级的发展特征也越发显著。  相似文献   

13.
马晶 《商界》2010,(10):81-83
我丈夫在一家瑞士公司担任工艺工程师,曾被派驻上海分公司两年。上海分公司里有不少瑞士和德国的职员,不长不短的两年时间里,这些连中文都不会说两句的瑞士和德国人,总结出了和中国人合作的秘诀。  相似文献   

14.
张琳 《光彩》2010,(3):64-65
名表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使其散发出经典隽永的魅力在古老的年代里,沙漏滴尽时间。在工业文明中,钟表迎送着岁月。如今,人们大多用手机、MP3等一系列更有现代气息的工具解读时间的秘密,钟表已不再是日常生活必须品,但名表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精湛的内部机械工艺使其散发出经典隽永的魅力,在收藏的国界里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Swatch诞生的19世纪70年代,瑞士制表工业正陷人严重的危机。日系的精工、西铁城、卡西欧等电子表和石英表以其走时准确、造型新颖、物美价廉等优势迅速占领了世界钟表市场,对瑞士传统的机械钟表业形成强烈冲击和严重威胁。随着出口额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幅减少,瑞士从钟表界之首被挤到第三名。当时的瑞士表只能踞守在高价珠宝手表市场,以劳力士、浪琴等名表作为最后的骄傲。  相似文献   

16.
胡俊翔 《浙商》2020,(7):49-50
无所谓向往或是懂憬,年轻的时候,他们就来到了德国. 来得早的或来得晚的,都走过了一条差不多的发展道路.多数人在餐馆打工,然后开一家餐馆、安一个家、立一份事业,勾连着祖国的人脉,拓展着德国的人情,尔后,思考着将事业做得更好. 来得更早的,他们的孩子慢慢成为德国的主流人群,走入大公司、进入管理层,当律师、当医生,或是从事其他在德国人眼里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也是很多去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的选择.在一个高度发达、成熟的社会里,他们成为了德国人庞杂而又严谨、规则社会里的满天星.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6,(3):148-149
严寒退去,空气里逐渐散发出阳光和青草的味道,伴随着都市里人们的步伐,春天也悄悄地降临。每年春天都是世界钟表业聚会瑞士之时,“日内瓦高档钟表展”与在瑞士另一端的世界最大的钟表国际博览会——“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遥相呼应,共同引领着潮流的发展方向。你将怎么迎接这个春天呢?阳光,空气和水,工作、郊游和全新的体悟。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装备,更需要不同的心情。一款合适的奢华手表除了能体现主人的身份与趣味,也总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主人的心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在2000名游客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由中青旅包船的一艘游轮从天津港鸣笛起航,驶往日本、韩国。在此后八天七晚的海上旅程里,这艘游轮所到之处,济州、福冈和鹿儿岛等地免税店里,从奶粉、化妆品、皮具服饰,到钟表、珠宝,都被乘客们蜂拥争购。2012年9月27日,中青旅一位人士向记者如此描述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9.
BASEL WORLD(巴塞尔世界)是钟表珠宝工业最重要的聚集地.约有来自钟表、首饰、宝石和相关行业的2109个参展商向专业观众们展示他们的新产品.在超过160000平方米的包括部分多层展台的展厅里,作为BASELWORLD的参观者您将在这个奢华的环境中见到各式各样的精品.许多钟表和珠宝行业的著名制造商甚至仅在BASEL WORLD参展.这使您有机会在巴塞尔世界看到最新的独有的创意和设计.  相似文献   

20.
《大经贸》2010,(4)
1992年,在全球著名的瑞士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览会上,一位名叫矫大羽的中国人在国际独立钟表制造者学会展位上,首次演绎了中国式钟表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以特有的"神奇陀飞轮"结构与传统的篆刻、金雕等极富中国特色的设计为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手表制造技艺,引起了国际钟表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