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在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政策方面具有标杆意义。欧盟对华采用反倾销措施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面对的现实威胁,因此如何认识反倾销WTO规则、欧盟内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如何应对反倾销成为我国政府、学者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究发展趋势,论述反倾销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可行性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产品大量进入欧盟市场,中欧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欧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盟频繁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诉讼,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欧盟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和最大受害国。本文就我国应诉欧盟冷冻草莓反倾销一案,详细分析我国企业遭受欧盟反倾销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会 《现代商业》2008,(17):190
随着我国与欧盟经贸来往的日益密切,而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是世界对华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地区,我国大多数被调查产品或因征收反倾销税而减少出口或被完全逐出欧盟市场.反倾销已成为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欧盟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原因入手,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郝晓鹤 《商》2012,(11):44-44
随着中欧贸易的深入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欧盟反倾销的首选目标。因此本文就欧盟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从欧盟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产品及行业分布和结案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出欧盟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数量增加;反倾销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并出现一些的新现象;结案类型大多都征收反倾销税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出口产品应对欧盟反倾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出口产品在欧美等国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急剧增多。现今,欧盟对我国的反倾销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企业、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如何应对欧盟频繁对我国反倾销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5-2007年欧盟对华反倾销实践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反倾销指控、行业分布、中国企业的待遇、损害和因果关系的判定、结案方式等方面,对多角度欧盟对华反倾销实践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在欧盟对外反倾销活动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其首要目标;在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下,反倾销已经成为了欧盟相关产业长期战略的工具;我国企业在欧盟反倾销中的待遇有所改善;反倾销结案方式正向有利于申诉企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欧盟对华反倾销问题是当前中欧经贸关系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ARDL模型和边界检验技术,实证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对欧出口之间的长、短期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对欧出口与欧盟GDP、出口商品价格、反倾销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根据协整分析,长期内欧盟对华反倾销并未抑制我国对欧出口贸易,相反,反倾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欧出口规模;欧盟成员国收入水平对出口贸易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出口价格变动对出口抑制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近期,由于我国康佳集团拒绝了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欧盟决定对我国出口的彩电征收44.6%的反倾销关税,但这一举动并未对我国的彩电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这一案例,从中得出对我国其他行业有效应对反倾销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近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问题探析□缑毛生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我国出口商品在西方国家遭受反倾销的案件不断增多,并已成为欧盟、美国等国家反倾销的主要对象。据统计,从1979年欧盟首次对我国糖精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至1997年底,对我国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10.
欧盟反倾销法与我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三、欧盟对我国出口的反倾销案件 欧盟是最早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制裁的国家。从1979年提出第一个反倾销诉讼到1996年,欧盟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达60多项。其中除糠醛和锤子等少数几项因证实共同体相关产业的损害与我国产品的低价销售没有因果关系而撤诉外,大多数案件都以我方败诉而结束。涉及我国出口的反倾销诉讼有以下特点:1.与我国出口商  相似文献   

11.
针对特定出口国的反倾销保护会带来两种贸易转移效应:进口国的进口转移效应和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本文通过简单竞争模型以及统计分析和描绘性分析着重考察了反倾销保护对出口国的市场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保护导致了中国对其彩电出口量的大幅度下降,并进而引起了中国的彩电出口向未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其他国家(地区)转移,即反倾销保护导致了出口国的市场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2.
张永 《江苏商论》2012,(3):79-82
本文利用1988年至2008年期间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的年度数据,构造以欧盟主要成员为横截面单元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二阶段广义最小二国乘法分析了欧盟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对欧盟总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反倾销调查促使了中国对欧盟出口在第二年增加,反倾销措施导致中国对欧盟出口在第二年下降,而总体来说,反倾销并没影响到中国对欧盟的总出口。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申诉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本文对中国、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中国与美欧反倾销法的分歧和冲突,以及中国反倾销法的若干不足之处,为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自WTO成立以来的1995~2008年,阿根廷对来自国外的进口产品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实施反倾销措施,成为世界上使用反倾销手段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则成为阿根廷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同时,贱金属及其制品是阿根廷反倾销的第一大目标产品。WTO成立以来阿根廷反倾销的频发,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因。阿根廷的反倾销实践为中国应对未来阿根廷乃至全球对华反倾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美反倾销程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美国是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国家。美国反倾销法与实践备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其对华反倾销做法往往为其他国家所效仿。中关两国反倾销程序的比较研究,能详细了解美国的反倾销过程,增加应诉成功的可能性以及有选择性地改进我国的反倾销。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及全球反倾销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匹配,使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总体上抑制了中国企业创新,其抑制效应存在1年左右的滞后期,同时这种影响主要发生在反倾销初裁定阶段和终裁定阶段,且终裁定阶段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初裁定阶段。拓展性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对涉案多产品企业、涉案金额在中位数以上企业及统一反倾销关税企业的创新抑制效应更显著。进一步对其内在影响机制的检验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通过内源融资约束和商业信贷融资约束的中介渠道抑制了我国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态势愈发严峻,文章探讨报复威胁对反倾销的抑制作用,采用1980~2008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及相关数据,运用泊松回归模型,验证了两种报复威胁渠道的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界的报复性反倾销威胁降低了美国对华反倾销发起频度;而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报复威胁没有阻止美国政府在对华反倾销案中作出肯定性裁决。  相似文献   

18.
印度反倾销政策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宋利芳 《国际贸易问题》2007,289(1):116-120
印度是世界上出台反倾销政策较晚的国家之一,但印度反倾销政策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在反倾销实践中,印度已成为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而我国更成为印度实施反倾销政策的首要目标国。文章从印度的反倾销管理体制出发,分析了印度反倾销政策的主要内容,考察了印度反倾销政策及其实践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