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呼吸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小变化会直接影响碳循环过程。目前,土壤呼吸对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初步总结了模拟土壤呼吸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进展,尤其关注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呼吸组分的影响差异和微生物调控机制等。深入认识CO2浓度升高-微生物-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未来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提高土壤碳汇功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土壤呼吸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每谈到持续农业,人们便自然联想到食品安全(foodsecurity)问题,食品安全是保证全球人口食品需求的大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粮食生产虽然取得惊人的成就,但为什么仍然没有解决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世界上仍有8亿多人口不能得到足够的食品,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及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综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调控措施的进展,展望中国有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全球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土壤类型法、模型法、GIS估算法、生命带类型法等,但受资料来源、区域土壤的空间异质性等的限制,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差异较大;土壤固碳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主要有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政策措施等。研究结论:正确评价土壤碳储量与合理的土地利用,对减缓可能的温室效应、减少全球碳循环通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探索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经济活动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阐述碳足迹概念和构建碳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2000~2009年广西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并在分析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适当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积极发展服务业等广西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湿地仅占全球陆地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却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排水后,地表水位下降,湿地土壤有氧层增加,CO2排放速率增加,CH4排放速率减少,进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有关湿地排水对土壤CO2和CH4温室气体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森林湿地选择适当择伐可能有利于减缓大气温室气体(CO2和CH4)的排放。这将为我国基层林业局湿地恢复和碳管理,以及湿地经营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提出减少碳排放、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资源管理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变化会增加碳排放,如土地利用非农化、土地开发、农地利用集约化等;二是土地利用变化会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农地利用粗放化等;(2)土地利用行为与碳循环的作用机制可从土地利用的个体行为和社会群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中寻求解释。研究结论:为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应限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展,着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应落实和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并加强农田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7.
低丘缓坡垦造耕地的碳损失估算——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盖(LUCC)是导致全球碳循环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是一个低丘缓坡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紧张的今天,低丘缓坡作为后备资源也成为了开发利用对象。然而,现实中对低丘缓坡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问题,同时,低丘缓坡垦造耕地还会对当地的碳循环产生影响。本文在对低丘缓坡垦造耕地造成碳损失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文献结果元分析法,结合义乌市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宜义乌市低丘缓坡垦造耕地的碳密度体系,通过计算发现,低丘缓坡垦造耕地是一个碳损失过程,义乌市6122.64公顷的面积上碳损失达49568.37吨,但低丘缓坡垦造耕地所带来的碳库损失可以通过人类活动得到部分弥补。  相似文献   

8.
《六十亿人口的警示》是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于 2 0 0 2年初出版的一本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论著 ,它既从人口视角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 ,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人口问题。作者为长期从事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三位美国专家 :K .雷辛格 (KlausLeisinger)、K .施密特 (KarinSchmit)和R .潘狄亚罗奇 (RaulPandya-Lorch)。该书很快由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翻译成中文 ,于 2 0 0 2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考察和分析了持续的人口增长对人类资源系统及本国和全球的食物安全造…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促使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对传统的国家权力中心论、国家利益至上论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国家利益之外,还存在关乎全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全球公共利益。众多学者对“公共利益”、“全球化”、“全球问题”、“全球公共物品”、“全球治理”等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然而对全球公共利益却很少进行系统化研究,更别说对如何维护和增进全球公共利益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大批候鸟迁徙至宁夏沙湖地区繁衍栖息,其中包括苍鹭、白鹭、黑天鹅、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保护动物。在这片80平方公里的湿地内,候鸟数量目前已超过100万只。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试论如何正确规范地判断地质报告中化验分析的系统误差吕文广系统误差是一项影响报告质量的问题,笔者针对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一、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errors),又称可测误差(Determinateerro...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自给自足还是自由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自给自足还是自由贸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郜若素(RossGarnaut)一、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改革以来,在农业领域,中国逐步采用市场机制来调配资源与分配商品,并由此获益匪浅。由于地区分工合作,农业总产值有大幅上升(林毅夫,1996)...  相似文献   

13.
深山区平贝母栽培技术的研究吴德成,张国君,闵伟平贝母FrilrillariausnnsisMaxim.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鳞茎供药用,为常用中药材,是我省地道药材之一。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能,其主要成分是多种贝母生物碱。平贝母主产干黑龙江...  相似文献   

14.
湿地特殊的水热效应和温室气体代谢过程决定湿地是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湿地生态系统成为人类活动破坏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而农业排水和开垦是湿地丧失的主要原因。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碳储存库,其储碳量占地球陆地碳总量的15%。土地利用的变化改变了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大量温室气体被排放,对全球变化产生深远影响。湿地的恢复与重建能促进碳积累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刺五加经济量的调查哈永年,孟庆升,傅克治,高奎滨,张大宏,于宪会,史绍田药材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药物是否安全有效和生产有否经济效益,前者是临床的使用价值,后者指实际的可行性。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  相似文献   

16.
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决策行为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决策行为及作用*胡瑞法程家安董守珍孙音音有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作用的国际研究很多(El-lis,1988;Epstein,1971;Evenson,1985;Kada,Watson,White,1985等),但有关中国农村妇女在农业生...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林业碳汇项目最新进展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述了林业碳汇项目的国际背景、清洁发展机制和林业碳汇项目的产生过程。阐述了林业碳汇项目的主要共识。分析了林业碳汇项目在非持久性、基准线和额外性、项目边界和泄漏、不确定性等方面存在的分歧。概述了中国开展与林业碳汇项目相关的工作,包括启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实施国内林业碳汇试点项目、营造“碳汇问题”研究学术氛围等。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采取妥善的应对策略,确保我国生态安全;重视林业碳汇项目及碳交易的政策研究;加强林业碳汇项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由于大量进口木材,引致众多非议,许多论调认为中国间接破坏了世界的大量热带雨林。在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研究热带雨林问题形成原因、导致后果以及应对措施等一系列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碳循环的角度出发,说明碳排放与大气升温之间的关系、热带雨林在气候升温过程(碳排放)中所起到的作用,指出发达国家在大气升温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指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与《京都议定书》中碳交易机制是保护热带雨林的有效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行费用法在游憩效益评价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行费用法在游憩效益评价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艾运盛,张鸿雁1、前言众所周知,口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两种游愁效益评价方法是旅行费用法(Travelcostmethod简称Tcm)和调查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简称evm)...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日益严峻,研究运用本地参数化后的CENTURY模型和1989—2018年甘肃省77个站点的气象观测数据,选用生产指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和生态指标土壤有机碳(SOC)为主要研究对象,检验模型适用性、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Arc GIS软件分析30年气候数据时空分布格局和气候变化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机制。同时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的预测设计了3种气候情境,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NEP和SOC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与实际情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0年年际NEP和SOC整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NEP以每年14.23 g C·m-2·a-1的速度减小,1989—2018年的NEP均大于零,表现为碳汇;SOC以每年55.41 g C·m-2的速度减小,正在逐年流失。温度、降水是影响NEP和SOC的主要因素,NEP与温度显著正相关,与降水有较弱的正相关,SOC与温度显著负相关,与降水有较弱的负相关。在未来气候情景中,气温升高和降水波动增大是导致NEP和SOC变化的主要原因,且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