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十年中,平定县乡镇企业从小到大,迅猛发展,到1988年底,全县各类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4408个,固定资产总值达1.9亿元,年总产值33519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5%;总收入2.9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9%;当年向国家交纳税金1850万元,年纯利润1500万元。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层次、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结构也都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榆社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到1988年末,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033个,从业人员9283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6.5%;完成总产值2640万元,按可比口径衡量,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多,比1978年增长4.3倍;实现利润332万元,比1978年增长4.5倍;上缴税金98万元,比1978年增长4.8倍;全县农民人均从事乡镇企业纯收入76.9元,  相似文献   

3.
陈昭锋 《经济师》1992,(11):34-35
<正>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农村农民达到小康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工业化得以全面推进和完善的捷径。加快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已逐渐成为全国上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走上新台阶的共识。乡镇企业对南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是卓有成效的。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115.0亿元。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4.7%,占全市工业  相似文献   

4.
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占人口80%的农村现代化。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初步启动了农村内部经济潜力,提供了一条农村现代化的可能道路。发展乡镇企业,对振兴农村经济、建设农业和促进农业的发展,富裕农民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承担地方的部分财政支出,改善城乡关系,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对唐山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印象是深刻的。 1986年唐山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了21.4亿元,比1985年增长21.6%,占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46.5%,从业人员达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纯利润达到4.02亿元,比  相似文献   

5.
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不少地方采取了小城镇建立工业园区,限制新增企业在乡村落户,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措施。其中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减免土地使用费;地方税收减免;免费为在区内乡镇企业工作的进镇农民办理城镇户口;完善基础设施,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执行中困难很多,因而各地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很不平衡,总的来看,仍缺乏得力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分散布局的状况并没有多大改观。据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小城镇统计高查数据报告:在农村改革试验区,建制镇城区集中的乡镇企业占全镇乡镇企业总数的比重,仅由1990年的39.8%提高到1997年的40.4%,提高幅度不足1个百分点,目前还有60%的乡镇企业建在行政村或自然村;乡镇企业投资也没有向小城镇集中的趋势,1990年建制镇城区的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8%,到1997年,尽管城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不少,但占人镇总投资的比重却降为42.4%,在趋势上反而更加分散,农村改革试验区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先行者,其状况尚且如此,在其他更为广阔的农村区域,乡镇企业的集中状况就更不乐观。据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县城、乡镇所在地(包括工矿区)、村的比重分别为1.6%、3.4%、20.5%、74.5%。可见,绝大部分乡镇企业仍散布在村一级,即使现已集中在小城镇的企业,基本上也是就办在小城镇或是新办的企业,而分散的老企业中只有些小规模的私营企业愿意迁往小城镇,真真的乡村集体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极少。  相似文献   

6.
从发展中看我国乡镇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第二个奇迹几年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我国农村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崛起之势。目前,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扩大,不仅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庞大系统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84年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1985年可以达到20%;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7.
改革十年来,晋城市乡镇企业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积极依靠广大群众,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坚持从实际出发,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到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数已达32133个,总产值达到14.12亿元,比1978年增长7.24倍,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61.2%;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11.86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6.1%。从业劳动力为25.5万个,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十年来,全市乡镇企业上缴国家税利3.1亿元,提供支农建农和集镇建设资金2.18亿元。改革使乡镇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蠡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93年,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1668家,固定资产总值5.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5·5亿元,占全县社会总产值的77.7%。乡镇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 目前,蠡县乡镇企业已经突破过去“拾遗补缺”、“夹缝经济”等旧的发展格局,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中坚力量,而且发展趋势良好,前景十分广阔。主要标志一是由“小打小闹”向干大事业,求大发展转变。二是由单纯依靠贷款投入向多渠道筹措资金转变。三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  相似文献   

9.
东水妹 《发展研究》1996,(5):33-34,3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高速发展,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了近100倍。现在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省出口总额的四成左右,乡镇企业总产值约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全省涌现出200多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乡镇企业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0.
乡镇企业空间集聚优越区位的选择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镇企业空间集聚优越区位的选择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钱伯增,陈晓平,程进(杭州大学区域与城市科学系310028)1993年浙江省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了全省工业产值的60%,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发展和前进中,却存在一些弊病,如:布局过于分散,...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年,福建乡镇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54.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8%,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2.30%;乡镇工业增加值达627.82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7.5%?出口交货值达655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9.43%,占福建全省出口交货值的67.23%;上交税金达87亿元,增长21.61%,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34.5%;实现工资总额280亿元,增长14.23%,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786元中,来…  相似文献   

12.
一、现状乡镇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格局中的新生事物,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充满着勃勃生机。据统计,“六五”期间,乡镇工业产品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是:煤炭28%,造纸30%,纺织20%,服装33.3%,建材53.4%,皮革70%。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500亿元,就业劳动力达8千多万人、乡镇企业已在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就业问题,开拓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乡镇企业自1987年总产值首次超过全国农业总产值以来,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7500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5%,相当于1979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出口创汇突破10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的19%。全国乡镇企业10年中累计向国家交纳税金1480多亿元,占同期国家财政净增总额的50%以上。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治理整顿和实施“双紧”方针以来,乡镇企业面临了空前的困难。主要表现为:资金紧张,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下降,企业大面积亏损。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停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比如,宁波市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近10年平均每年以16%发展速度增长。1999年全市乡镇工业产值达2121亿元,企业达7.9万家,做作业人数达119万人,资产总额达1050亿元,在农村经济结构中比重占了第一位,并出现了大量工业产值“50亿镇”、“10亿村”、“亿元厂”和10亿元以上的大型集团公司。然而,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不重视厂址选择,市、县、镇缺乏统一的工业布局规划,使乡镇企业出现遍地开花、重复建设、占地过多、环境恶化等诸多弊端。乡镇企业布局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一定区域内工业的投资方向和经济效果,而且对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城镇体系的完善、城镇建设、农业的全面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发生城镇总体结构的形态的变迁,因此有必要对乡镇企业布局进行规划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林正泰 《经济师》1993,(11):29-30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历了十五个年头,在明确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发展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发展,到1992年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国有企业所占比率已下降到50%以下。集体经济的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发展迅猛;而国有企业尽管采取了种种改革,却难以搞活,日趋萎缩。根据统计,国有企业约有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潜亏;国有资产闲置的10%左右,每年废品损失约200多亿元;富余人员约占17%;有效工时利用率约为50~60%;国家投资项目有效率仅为40%能投入正常运转;目前国家年补  相似文献   

16.
介休县位于晋中盆地南端,31万人口,43万亩耕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生产力为宗旨,紧紧牵住乡镇企业这个致富全县的“牛鼻子”。去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4496个,从业人员发展到3.15万人,占到农村总劳力的40%;实现总产值1.87亿元,占到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9%,完成税利3953万元,相当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祥地”,迄今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总体水平仍居全国之冠.江苏乡镇工业素有“半壁江山”之称,而今则几近工业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农村经济中,更是地地道道成了主体,1994年,江苏乡镇工业总产值达5666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7%,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90%左右,在江苏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功不可没.在我们今天集中精力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应当保持乡镇企业有一个适度的发展,那么,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呢?从总体上来说,江苏乡镇企业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有望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同时,要继续更快更好地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新的发展态势之主要有三:一、组建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形成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8.
潘招科 《当代经济》1999,(12):48-48
去年,浙江省仙居县乡镇工业产值达22.8亿元,但乡镇企业中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企业仅一家,且部份农副产品还是从外地调入的,其年产值也不过二、三百万元,在全县乡镇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 乡镇企业姓农,与农村、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离开农村,乡镇企业没有发展空间;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下大力气做好农副产品加工销售这篇文章,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战略举措。 一、要创优势.创特色 所谓创优势,就是要创产品的优势。应当说仙居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当年生产的虾片产品,是最具仙居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近二十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1997年,乡镇企业完成的GDP已占到全国GDP的近1/3,工业增加值接近全国工业增加值的一半,外贸出口净增量占全国的40%。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海县是云南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县份之一.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 2637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9503万元,占74%,农业产值6867万元,占26%,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其依据是①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7%,农村劳动力占全县社会总劳力的86.7%;②农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8%,而工业提供的仅占23.3%;③全县国民收入的53%来自农业,工业仅占28.1%;④以广大农村为主要市场的县以下商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6.2%;⑤粮食、烤烟、蔬菜、水果、生猪等农林牧产品和工业原料均靠农村供给.农业兴衰关系全局,是全县衣食之本,经济之源,在本世纪末乃至下世纪初期相当时间内,都必须依托农业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