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在管理上遇到了许多障碍,采用职业化管理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管理能力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能力是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由经理人对家族企业的社会和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和驾驭,从而在企业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等环节中,高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如正规能力),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化管理能力与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研究假设存在差异,职业化管理的正规能力对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职业化管理的文化能力与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家庭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信任缺失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信任》一书提到: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简言之,信任就是建立在对诚实守信、互不欺诈的价值观念认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彼此坦诚相待、相互放心的关系。因此信任的双方是互为信任的关系,诚实守信、互不欺诈是互信的根本。家族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信任,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信任关系,而应该是家族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如果作为信任基础的价值观念得不到家族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一致认同,双方不能坦诚相待、互不诚实、互相欺诈,那么信任缺失现象就会出现,信任危机也就产生了。广东中山华帝创业者的集体退位与回位、广西喷施宝老板王祥林与职业经理人王惟尊的两败俱伤、兰州黄河集团老板杨纪强与职业经理人的控制权之争及创维集团以陆强华为首的职业经理人“集体兵变”等等,均是这种信任缺失现象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随着职业经理人的出现,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显突出.本文着重从中国家族企业的特殊主义的倾向入手,以企业与经理人之间的互信与忠诚为切入点,提出了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面临的主要困难,力图寻求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矛盾与冲突根源.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许多生机。但是,伴随着第一代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家族企业也出现了一系列资金及人力资源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人力资源的问题。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在企业内部引入职业经理人。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家族信任观念,职业经理人得不到应有的信任,因此解决该信任危机已成为时下家族企业能否渡过此瓶颈期的关键问题。本文从信任的角度提出促进家族企业成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困境与信任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森森 《商场现代化》2007,(31):178-179
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遭遇"职业经理人"困境,其实质是家族企业自身双系统间的角色冲突,表现为家族企业的信任问题,对于家族企业不可一味谴责其信任机制落后。  相似文献   

6.
裴森森 《商场现代化》2007,(11S):178-179
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遭遇“职业经理人”困境,其实质是家族企业自身双系统间的角色冲突,表现为家族企业的信任问题,对于家族企业不可一味谴责其信任机制落后。  相似文献   

7.
对家族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激励问题探讨,对于家族企业建立起激励兼容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委托方与代理职业经理人利益风险的配置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企业中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利益不一致,甚至不信任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认为,要促进家族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家族企业的激励机制设计不仅要包含物质和精神双层优化激励,更需要将物质激励合理划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进而形成激励兼容的家族企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家族和家族企业的特点建立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以提高家族企业的控制能力和执行能力,协调企业主和企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此文重点研究了公司治理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特别是研究了职业经理人对家族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2个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部分家族企业在过去的7年里经历了使用家族协议的这个发展过程。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一些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和非家族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9.
基于博弈分析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在做强做大后,引入职业经理人是迈向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建立家族企业雇主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探讨家族企业雇主与职业经理人的策略选择,并进而提出家族企业雇主引进职业经理人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企业特质性与职业经理人的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以来关于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争论中似乎遗忘了一个重要概念———家族企业的特质性 ,家族企业特质性是由家族企业中特异性知识与人力资本相结合而存在的 ,职业经理人对特异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了其代理能力。企业的特质性也影响了家族企业领导对待职业经理人以及管理变革的态度。本文阐明了家族企业特质性与职业经理人的困境之间的联系 ,并就此提出了解决职业经理人困境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家族企业在做强做大后,引入职业经理人是迈向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建立家族企业雇主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探讨家族企业雇主与职业经理人的策略选择,并进而提出家族企业雇主引进职业经理人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职业经理人在我国家族企业发展进程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家族企业内部对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不合理,导致我国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常以失败告终。通过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中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并重的激励机制,从而为家族企业永续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代颖 《市场论坛》2008,(2):60-61
文章通过对家族企业和家族企业发展过程问题的阐述,来说明职业经理人的必要性,以及经理人进入家族企业后,出现的问题和化解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陈贵 《商场现代化》2007,(1):190-191
家族企业是中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类型,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时普遍存在职业经理人跳槽“、败德”现象和重学习轻能力等问题,在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企业家的远见与经理人的务实相结合、把握好信任与监控的尺度、建立家族成员退出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多种获取人力资本信息的途径等一系列的措施,从而构建起一套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地区)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族企业易于创业,但在企业做大之后守业困难,要求家族企业克服家长作风、任人惟亲、个人主义和分家等积习,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人力资源是必要之一。因此当前中国家族企业要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但是目前职业经理人现状不尽人如意。家族企业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改变现状,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招聘合适的经理人,建立有效管理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16.
蔡锐  周珊珊 《现代商业》2014,(23):221-223
企业内剥夺前提下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非合作关系是家族企业发展的桎梏。本文以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家族权威和企业主个人能力对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与企业主非合作关系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改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在做强做大后,引入职业经理人是迈向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建立家族企业雇主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探讨宰族企业雇主与职业经理人的策略选择,并进而提出家族企业雇主引进职业经理人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严红  严峻 《商业研究》2005,(23):90-91
广东家族企业主要为单一经营公司,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在用人方面体现了“差序格局”,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度不高。现阶段广东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发展思路应是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共同享有企业的剩余所有权和剩余控制权,从优化外部环境和强化内部管理两方面着手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促进家族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信任问题在工业化后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不复存在,但在我国仍然困扰家族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企业主"家文化"观念根深蒂固,不相信外人;二是企业主受经理人败德行为打击,心有余悸。为了突破管理瓶颈,提升企业竞争力,引进职业经理人成为家族企业必然的抉择。事实上,规范的企业主与经理人关系是正和博弈,互信是前提,互补是条件,互托是基础,互惠是目的。  相似文献   

20.
桑慧 《商业科技》2010,(29):24-24
家族企业的继承模式多种多样,如何把企业的控制权通过血缘关系传递下去,形成根深蒂固的家族支配,则成为家族企业继承的核心。这种传承模式尽管存在着种种弊端,但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很难在短期内确立,因而从企业内部选拔和培养继承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培育家族企业接班人的同时,要克服家族企业的局限性,学会从企业外部选拔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