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各国对“归零法”在反倾销调查中的使用存在很大争议.WTO争端解决机构对于归零法则在具体个案中适用的合法性和归零法则本身合法性都作出了否定的裁决.不少WTO成员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主张改革《反倾销协定》,使之明确和全面禁止“归零法”,但以美国为首的部分成员却表示坚决反对.我国应该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采取积极措施,争取减少美国归零法则适用对我国出口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WTO案例看“归零法”的违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零法"是WTO成员在反倾销程序中使用的倾销幅度计算方法。在认定倾销是否存在以及倾销幅度的过程中,这种方法将某些出口价格高于正常价值的比较结果归零,而不与其他正的倾销幅度相抵消,最终人为地扩大了倾销幅度。关贸总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已经多次就在反倾销程序中使用归零法的问题做出裁决。从裁决的结果看,归零法的使用经历了一个从合法到非法的逐步发展过程。归零法在WTO体制下的生存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
评美国反补贴法修改及对我国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规则下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在国际贸易领域,WTO成员也通常采取此三种形式进行贸易制裁。随着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升温,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已远远不能满足美国生产商所希望达到的效果。所以美国寻求其反补贴法适用我国之道,实属必然。所以我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归零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实践中禁止了GATT时期允许反倾销"归零"的做法,但由于国际反倾销协议缺乏对"归零"问题的明文规定,再加之以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报告仅对个案有效,反倾销"归零"事实上处于屡禁不止的状况,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救济权被滥用的背景下,作为遭受反倾销之害甚为严重的中国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以最大化保护我国的外贸利益.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美国在反倾销中将中国视为“国家统制经济”国家,美国商务部在商品出口美国的“美国价格”与商品在出口国内销的“外国市场价格”之间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低于公平价格(即外国市场价格)”的倾销裁决中,对中国实行替代国价格方法。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缺乏必要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倾向于人为增大倾销裁定幅度,对中国出口贸易具有很大的歧视性和损害性,成为中美贸易顺利发展的一大障碍。1988年美国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规定,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首先适用生产要素法计算外国市场价格,并改用新的“非市场经济”定义取代“国家统制经济”,这两点潜在地影响了美国对华反倾销趋势。1988年、1989年美国只对华各提起一次反倾销调查,裁决中  相似文献   

6.
秦丽 《经济师》1997,(3):36-37
我国对外贸易中如何适用“反倾销原则”●秦丽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频频遭到反倾销投诉,针对我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从七十年代的两起,到八十年代增至平均每年六起,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年平均达二十五起,成为国际反倾销的重点打击对象。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较低,能够发...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情况看,国外对华适用贸易保护措施有五个动向:一是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出口的“双反”问题;二是对同一种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与保障措施或特别保障措施;三是反倾销行政复审导致原反倾销措施的继续适用;四是使用“组合拳”——多种贸易救济手段连环使用;五是有规则的反倾销与无规则的社会壁垒或民间壁垒的“双重打击”。针对进口国频繁适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偏执做法,我国有关利益方应积极应诉。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的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娟  唐静芳 《时代经贸》2006,4(10):12-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有了迅猛发展然而,中国已成为美国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本文主要对有关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的国内研究进行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有关倾销的概念及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概况,然后对近两年的文献资料从美国、中国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林萍波 《时代经贸》2012,(24):110-110
随着关税降低及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减少,反倾销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普遍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和有效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国外对我国企业反倾销和我国对外国企业的反倾销中,化工产品都首当其冲。本文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反倾销的相关协议,通过分析我国化工行业反倾销面临的形势、取得的成效、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为何屡遭“反倾销”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我国遭受反倾销指控的数量与金额不断增加、涉案领域扩大、国家增多。而其中,作为世界经济龙头的美国为保护国内生产商利益则继续充当着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急先锋和主力军。据估计,近年美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中有一半左右是针对中国产品的,范围涉及纺织品、彩电、虾以及木制卧室家具等,而这些又均是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很多中国产品出口受阻、市场萎缩,对我国经贸发展造成了实质性障碍。  相似文献   

11.
李静毅 《时代经贸》2007,5(7Z):49-49
当前,国外对我国出口反倾销指控日趋增多,我国出口商品是国外反倾销的“众矢之的”,成为近年来国际反倾销案件最大的受害者,出口产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反倾销指控高居全球之首,而且投诉的国家也由美国、欧共体等发达国家扩展到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出口反倾销应诉率得到明显提高,应诉结果好转。  相似文献   

12.
《时代经贸》2008,6(4):88-88
近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环状不锈钢焊接管产品进行反补贴及反倾销调查,此案为美对我国输美产品发起的第9起反补贴反倾销合并调查案件,也是今年美国对我国发起的首起“双反”案件。  相似文献   

13.
《时代经贸》2008,6(12)
12月22日,中国要求世贸组织设立专家组,就美国对中国标准钢管、矩形钢管、复合编织袋和非公路用轮胎采取的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的合法性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4.
余绍山 《时代经贸》2007,5(12Z):86-88
“337条款”是美国对外国进口产品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一项救济制度。近几年,美国频繁挥舞“337条款”大棒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限制,给我国企业的出口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相比,同为美国反进口激增的限制措施,我国商界和法律界对“337条款”的研究则要薄弱得多。因此,对美国“337条款”予以详细的解析并寻求相应的法律对策,对我国企业的出口实务无不裨益。  相似文献   

15.
反倾销应诉和诉讼中被忽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的反倾销应诉和诉讼中,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中的“承诺”条款、地区产业化为国内产业条款、公共利益条款,以及实质阻碍损害等,未引起我国企业的足够重视,使我们在反倾销调查中经常陷入被动。本文将对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应诉和诉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欧美反倾销诉讼对策周琳(一)反倾销预防措施就我国政府而言,积极研究有关反倾销公约,争取早日加入国际反倾销组织势在必行。一旦我国成为反倾销公约成员,有关争议可以提交多边组织,以抵制外国对我国的岐视。同时也要积极宣传我国的市场机制,改变欧美将我国视为非市...  相似文献   

17.
小议我国反倾销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销和反倾销是国际贸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国际经济纠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商品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发生所谓“倾销”与“反倾销”诉讼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当企业在遭遇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诉讼时,要想取得反倾销应诉胜利的关键是能否向法庭提供详细的、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要求的相关会计资料。如何应对反倾销,特别是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已成为我国企业界和会计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应诉和诉讼中应引起重视的几项条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以往的反倾销应诉和诉讼中,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承诺”条款、地区产业作为国内产业条款、公共利益条款、市场经济待遇的个案处理以及实质阻碍损害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使我们在反倾销调查中经常陷入被动。通过对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应诉和诉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美贸易发展迅速,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美国已成为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的概述,从全球贸易环境、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三个层面分析总结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探究了美国对华反倾销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指出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经济管理》2001,(15):57-60
自1996年底美国开始对我国出口的中厚板进行反倾销以来,我国钢材在国外已遭到13起反倾销调查,对我国进行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欧盟、印尼、泰国和印度等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到的品种有中厚板、冷板、无缝钢管、螺纹钢、镀锌板、热轧品和特钢产品等7个品种或类别,涉及到14家主要生产企业,我们在这几年来反倾销应诉和起诉过程中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