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SVAR模型以及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2005年的新汇率改革之后,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间的动态关联。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在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三者的同期博弈中,外汇干预不能即刻影响同期汇率。利率的上升及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均会对同期名义有效汇率造成一定影响,但不太显著。在三者的动态博弈中,外汇干预是非冲销和有效性得到验证,外汇干预信号的假设可以成立。此外,即使利率的变动并不针对汇率,却带来汇率的大幅波动。名义有效汇率的上升可以有效抑制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提高,并且数量型货币政策容易造成CPI的反弹。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支撑广州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所增加,准确预见价格运行对经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好地模拟非线性系统的优点,本文在对BP神经网络模型改进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对广州2001~2008年前5个月月度CPI同比和环比指数进行了训练,对2009年广州后7个月月度和全年CPI同比和环比指数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月度CPI同比指数均呈稳步下降态势;CPI环比指数在8月份由负转正,11月、12月又开始进入负区间。分析显示,除非国家和广州进一步加大扩大内需等措施力度,否则2009年全年CPI同比指数将处于负区间运行,预计徘徊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3.
基于投入产出原理的CPI价格-消费驱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居民消费变量,构建了扩展投入产出价格模型,侧重考察了部门产品价格变动,经由居民消费及产业结构传导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影响,并利用我国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1)各产业部门价格变动相同比例,对CPI的影响不尽相同;(2)产业结构适当升级有利于我国兼顾经济稳健发展与CPI控制目标的实现。总之,基于CPI的价格-消费驱动模型,本文认为升级产业结构、稳定居民必需品价格和获得国际市场定价权,是我国实现物价平稳进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估计、衡量当前的新冠疫情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有助于把握CPI发展趋势,有助于制定宏观经济决策.本文从内在动力机制角度建立ARIMA模型,对我国2020年的CPI走势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发现实际值高于预测值,表明新冠疫情导致CPI有所上升.在疫情导致居民收入下降的前提下,CPI上升进一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决策时应考虑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5.
荣岩 《生产力研究》2012,(8):66-69,89
文章构建了VAR模型,利用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指数和国内一般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发现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较大,对国内价格的影响较小。另外,文章还针对城市和农村CPI以及7类主要的CPI行业分类指数进行了汇率传递系数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张立 《经济问题》2012,(7):35-38
选取1997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国月度CPI和PPI数据进行了定基处理和季节调整,然后在其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该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CPI和P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PI与PPI互为格兰杰因果。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CPI和PPI自己对自己的变化的贡献率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李昂  张迪 《经济师》2012,(9):60-62
CPI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近年来CPI的不断上涨,人们越来越关注它的未来增长趋势。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如何预测CPI的问题。以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CPI定基指数为样本,在分析其波动特征及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温特模型将其分解为季节和趋势波动。得出了我国CPI定基指数有一定的趋势和明显的季节特征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和2011年的CPI作出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预测值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中国CPI运行定量分析——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英 《经济论坛》2009,(20):54-56
当前,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准确预见价格运行趋势对宏观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好地模拟非线性系统的优点,本文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2001—2008年前5个月月度CPI指数进行了拟合的基础上,对2009年后7个月月度CPI指数和全年CPI指数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CPI指数约为98.9,较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月度CPI同比均呈稳步下降态势,除非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或国家加大扩大内需等措施力度,否则2009年后7个月CPI指数难以实现由负转正。  相似文献   

9.
姚寿福 《财经科学》2011,(8):118-124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到2011年1月间我国与美国CPI传导机制与动态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CPI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美国CPI对我国CPI的长期弹性为0.5116;美国CPI对我国CPI的影响较大,并存在3个月的滞后期,但6个月后,中美CPI之间将产生明显的相互影响。因此,我国在进行CPI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或地区的CPI的监控,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避免我国物价受境外物价波动的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0.
郭文霆 《时代经贸》2011,(10):73-73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及政府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通货膨胀预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2000年1月到2009年8月的CPI月度数据,运用SARIMA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和短期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运用SARIMA(1,1,12)模型为我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较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我国股市发生剧烈波动,CPI持续走高,对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很有必要研究CPI和股市的关系。本文使用1997年1月-2008年3月的数据分析了CPI和股市指数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CPI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而CPI与深证综合指数之间不存在的协整关系。然后分析了CPI对上证指数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明CPI对上证指数的冲击在短期内较大,长期内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刘淑慧  陈全森 《经济师》2005,(10):50-50,52
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自2003年以来呈现出一些特点,文章研究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CPI走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最终判断出我国今年能实现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CPI的增幅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7-2008年我国股市发生剧烈波动,CPI持续走高,对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很有必要研究CPI和股市的关系.本文使用1997年1月-2008年3月的数据分析了CPI和股市指数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CPI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而CPI与深证综合指数之间不存在的协整关系.然后分析了CPI对上证指数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明CPI对上证指数的冲击在短期内较大,长期内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7-2011年的月度数据,以GDP、CPI、房价、股价、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为内生变量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CPI、利率有着极大的冲击,且股价、房价与利率、股价、房价与CPI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资本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显著,同时资产价格与CPI之间的稳定关系说明资产价格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将资产价格作为重要的内生变量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5.
张珺 《时代经贸》2010,(10):54-54
近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起大落,而随着我国经济对进口原油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势必会对我国国内价格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其传导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递归模型分析了其滞后效应,验证了国际原油价格主要是通过影响PPI,进而影响CPI以及直接影响CPI的两条传导途径,且测算了其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6.
郝其荣 《时代经贸》2020,(11):74-76
2019年4月,国务院实施大幅度增值税减税政策,降低16%、10%两档税率。由于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增值税税率变化可以通过税负转嫁的 方式传导至销售价格,必将直接影响总体物价水平,从而对制定执行货币政策构成挑战。本文在分析增值税税率变化对价格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 分解CPI篮子构成,测算税率下调对CPI的短期冲击,同时构建VAR模型探讨CPI对于增值税减税冲击的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起大落,而随着我国经济对进口原油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势必会对我国国内价格产生影响.本文基于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其传导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递归模型分析了其滞后效应,验证了国际原油价格主要是通过影响PPI,进而影响CPI以及直接影响CPI的两条传导途径,且测算了其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得出核心通货膨胀率和宏观共同因子之后,分别针对CPI、核心通货膨胀率和CPI分类指数构建了包含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共同因子的FA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了货币政策工具对各个变量影响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首先,与VAR模型相比,FAVAR模型在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中更有效。其次,与CPI相比,货币当局更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率。再者,CPI分类指数对货币供给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存在差异性。因此,货币当局为了使调控价格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关注货币政策对CPI分类指数影响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我国农村CPI整体指数及其8项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CPI波动的特征,并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CPI分类指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CPI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CPI波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农村CPI的8项分类指数中,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和居住3项分类指数既是我国农村CPI波动的短期驱动力,也是长期驱动力。因此,稳定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以及居住类商品的价格是控制农村CPI波动的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改进Quah和Vahey[1]方法,构建包含产出、货币供应量、CPI与食品CPI的四元SVAR模型,然后施加六个长期约束测算我国1998—2013年的月度核心通货膨胀,并与剔除法核心通货膨胀做了效果比较。结果发现,剔除法核心CPI的消减波动性能力稍好,而SVAR方法核心CPI的趋势追踪能力和预测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