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苏南农村经济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崭新的经济格局,已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而被誉为“苏南模式”。且不论“模式”的提法是否妥贴,但作为我国农村一条颇具特色并较为成功的经济发展路子,对其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确是非常必要的。“苏南模式”的内涵及其特征“苏南模式”的内涵是什么,有些什么基本特点,目前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我们认为,所谓“苏南模式”,简言之,就是指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子和基本格局。依据这个概念,苏南模式的内涵,第一是指苏南农村,而不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苏南区域;第二是仅指经济而言、而不是包括政治体制、思想意识、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内容。诚然,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也确实受到城市经济的影响,并与之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苏南,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从80年代开始,苏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为专家、学者乃至广大干部群众注目,并形成了闻名中外的苏南模式。早在1983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就说:“我感觉到苏南这个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自成一格,可以称为一个‘模式’,我所说的‘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过程或经济发展的路子”。苏南物质文明成果的取得,是多种要素组合的结果。但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苏南模式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笔者通过对太仓市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调查研究,谈谈对苏南精神文明建设模式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苏南乡镇企业经过产权制度改革,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突破性进展,在新的世纪迎来了体制创新的收获期、产品聚集的加速期、产品更新的见效期,悄然形成了一些规模企业、园区经济、中小企业及私营企业群等特色“板块经济”,成为带动苏南乡镇企业重振雄风的强劲动力源,融入国际化潮流的助动器,对乡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产生根本性影响。 特色“板块经济”的悄然兴起,成为苏南乡镇企业独具魅力的发展亮点 1、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江阴板块”,在中国股市上独树一帜。江阴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实地调查的材料分析了苏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苏南农民生活方式诸方面的变化;并据此提出,苏南农民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同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变化又对乡镇企业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苏南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历史进程,成为苏南工业一支突起的"异军",引领苏南经济发展,助推江苏经济领跑于全国,由此,应运而生"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苏南模式”——概念、成因与模式完善“苏南模式”是指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子和基本格局。其主要特征:一是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产业结构,二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结构。这两个主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鲜明的地方特色。“苏南模式”的形成,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等根本原因外,还有其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苏南乡镇企业改革历史回顾苏南乡镇企业萌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队企业。80年代初,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在中国农村的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再加上社区政府组织资源上的特殊优势,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创建了风靡一时的“苏南模式”。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江苏乡镇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削弱,虽然从1998年后速度和效益有所回升,但已不能和1992~1995年全省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长40%以上的情景同日而语。其主要…  相似文献   

8.
新望 《中国改革》2001,(4):24-25
按理说,关于苏南模式的讨论在党的十五大之后应当千一段落了,不料,因为刘远征先生所一篇文章(刘远征,《苏南模式的历史终结》,见《转轨》<中文版>2000年第11期)又引起了激烈的急论。我仔细拜读过刘文,实际上,这篇文章在理论上没有任何新的创见,它只是提出了问题,并综合和转述了理论界、舆论界对苏南模式的种种看法。但虽无创见,却材料翔实,态度认真。尤其文尾,作者站在纵观几百年苏南历史变迁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的高度上指出:“挑战与机遇并存,世纪之交,瞻前顾后,苏南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任重而道远。”殷殷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9.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发展战略研究张益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探索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无论是治穷脱贫,还是实现“小康”,或是尝试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其丰富、成功的经验已为我们揭示了苏南乃至更大范围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希望。现阶段,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掀起了积极探索和推广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热潮.通过实地调查汇集的信息表明,苏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第三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掀起了积极探索和推广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热潮。通过实地调查汇集的信息表明.苏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第三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苏南模式”变迁下的乡村转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市场经济发展与全球化浪潮加速了苏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传统苏南乡村发展模式出现了变革,苏南乡村发生了经济、空间和社会的多层面转型,乡村经济形态由内发型转向开放型并带动了县域经济迅速崛起,乡村经济空间由分散走向集中从而促进了乡镇工业园区快速成长,传统乡村向城市化乡村转变进而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乡村转型的主要调控措施是乡村重构.  相似文献   

13.
兴盛一时的苏南乡镇企业曾为苏南赢得了"苏南模式"的雅号,其20年来由盛至衰的历史路径不仅使它充满波折的实践层面备受关注,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为众多的理论学者从不同角度考研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天然实验室.不管是在苏南域内抑或域外,"苏南模式"的演进道路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与苏南相比,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目前苏北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仅相当于苏南80年代中期的水平,面临着科技发展滞后、对外开放性程度低、与苏南缺乏实质性合作、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农村城市化水平较低五大难题。必须在充分认识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探求解决的有效途径。 科教大发展: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由于苏北经济水平偏低,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致使苏北农村的高级管理人才、外向型经济人才,以及适应市场经济人才非常缺乏,行政管理、经济  相似文献   

15.
按地理位置和经济板块,人们习惯将江苏以长江为界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一江之隔,差异悬殊。雄居长江三角洲的苏南,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速、最活跃的地区,外向型经济演绎了量的腾飞和质的提升,“苏南模式”被作为现代经济的典范之一。面对现实的差距,纯朴的苏北人在苦苦寻找能让苏北地区丰富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等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的时候,幸运地遇到了“贴身合体”的金融创新产品———农户联保贷款这一“富民强县”的载体。机遇,给贫脊的苏北大地注入了生机,给腾飞的苏北经济插上了翅膀。江苏省联社是全国首家成立…  相似文献   

16.
一、苏南农村经济的历史性变化和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主要是从以种植业为主、粮食加副业的单一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农业与乡镇工业并举的复合型产业结构。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社会分工,扩大了就业范围,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体制创新与苏南模式的演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过去 30年 ,苏南人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成就 ,使人无法回避苏南模式。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一样 ,都是改革开放条件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进入新世纪 ,为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国际环境 ,加快现代化步伐 ,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都在不断地创新和演进。作为我国主要的区域经济模式之一的苏南模式 ,也在与时俱进 ,进行着模式的完善和优化。苏南模式的内涵正由我国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三为主”(工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集体经济为主 )、“两协调”(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共同”(社区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苏南乡镇企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张秋林吴全民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镇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年来,苏南乡镇企业充分发挥了“建设农村,支援农业,致富农民,服务城市,贡献国家”的综合功能,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随着改革开...  相似文献   

19.
正自1997年对传统的集体经济的改制浪潮之后,苏南农村的集体经济并没有消失,而是出现了新的形式。这些年苏南农村一直不断地探索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实现形式,重点是推进村镇、社区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努力发展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使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制度变革,使这一所有制形式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苏南农村经济繁荣、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其规模的不断壮大,为全面高水平小  相似文献   

20.
另眼看苏南     
位居长江龙头,扼上海咽喉要塞的苏、锡、常三市,由于地处江苏南部,人们简称为苏南。苏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其经济及社会快速发展的奥妙,是学术界普遍关注、倾心研究的热门课题。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就苏南的发展进行多年的跟踪,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四年寒来暑往的调查研究,集各种客观情况之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