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跟服装好你很密切,又好像很疏远,电影不一定跟着潮流的服装走,但电影也跟服装一样追求品牌. 解读品牌 我先站在我自己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讲品牌、名牌.其实我读不出很多名牌的名字,可是我会买名牌,因为我喜欢有品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虽然有两个“最大”,中国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名牌。于是国人叹息,中国服装为何成不了名牌?中国的服装品牌为什么命运多桀。不是壮年早逝就是年少夭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们对于服装的追求已不仅仅满足于颜色的丰富多彩和款式的千变万化。人们希望服装在带来美的愉悦的同时,也能带来健康和享受。但很多人对于如何将服装和健康统一起来却不太清楚。对于穿在身上的衣服都应检测哪些项目,质量不合格服装对人体有哪些伤害,很多人却耒必知道。一些人盲目崇拜名牌.非名牌不买,非名牌不用,以高价作为质量的代名词,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虽然与食品安全比起来,服装安全的重要程度似乎要轻一些,但要知道,服装时时刻刻与我们的身体“亲密接触”,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不合格同样严重危及人体健康。因此,了解和掌握国内服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呼唤名牌──红豆服装的名牌之路及其启示主持人许宝健江苏红豆集团公司生产的“红豆”牌服装,在中国纺织总会等部门组织的1994年全国服装市场调查中,被公认为“中国十大名牌服装”之一,成为江苏服装品牌中的佼佼者。在市场经济澎湃的潮声中,人们从这里可...  相似文献   

5.
温州服装商会成立于1994年3月25日,最初由11家服装企业的老板发起。商会成立前一年,温州服装业总产值不到20亿元,到2003年,全市服装行业销售产值352亿元,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服装企业约20家,有服装企业2500余家,从业人员约40万,在全国服装业双百强中占10席,在中国民企500强中占7席,拥有国家优质产品44个,形成了一批国家级服装名牌群——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枚)、中国名牌(5枚)、浙江省著名商标(20枚)、浙江省名牌(16枚)、温州市知名商标(28枚)、温州市名牌(23枚)。温州服装行业产品结构日趋齐全,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响亮,呈现出行业规模大、生产设备好、产品档次高、经营方式佳、发展势头强等五大优势,已发展成为温州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服装商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服装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装企业经营理念由"重视质量"到"质量至上",再到实施"名牌战略",我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名牌兴企,名牌兴国,已成为国人的共识.经多年努力,中国服装企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部分品牌正逐步走向世界.目前,中国服装品牌已逾万种,但极少是世界名牌.现代服装企业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质量、成本、人才的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名牌战略是决定企业成败的生命线,是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国际名牌及名牌企业,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7.
《潮商》2022,(1):27-30
一、基本情况 纺织服装产业是汕头市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市纺织服装企业超7000家(含个体单位,企业单位超3000家),以家居服装、针织内衣和工艺毛衫为主,是中国最大内衣家居服生产基地,其中,内衣家居服产量约占全国45%,拥有"芬腾""浪漫春天""奥丝蓝黛""秋鹿""美标"等一大批内衣家居服名牌,内衣家居服名牌数量位居全国...  相似文献   

8.
王若明 《中外物流》2006,(2):23-23,22
宁波服装业的发展 宁波现有服装企业约2000余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集聚化、国际化的格局,正向着建成集服饰生产基地、贸易中心以及产业资源高地的国际服装名城奋进。2004年全市服装年产能力达14余亿件(套)。产生了3个驰名商标,13个中国名牌产品,11个浙江省名牌与18个市级名牌。宁波已成为中国服装的主要出口城市、世界男装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人民人均可分得10件衬衣的时候,四川的企业仍在拉力赛似的生产衬衣:在江浙服装长驱直入所向无敌的时候,四川的企业还在相互残杀……四川一年的服装消费200多亿,川服只占了百分之几。四川的劳动力可以最便宜,川服价格宁折不屈……如果我们现在不谈四川服装,那就只有等到将来来谈处理它后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在,市场上“名牌”产品实在太多了,百货商场里比比皆是,连小小农贸市场卖服装的小摊,也贴着“名牌”二字。 商品加上名牌的封号,据说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工业主管部门严格审核批准,然后授予驰名  相似文献   

11.
编读链接     
四川名牌知多少,房地产纠纷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报告”栏目我喜欢看,测评让我认识多方面的名牌,警示是我消费的警示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看国外名牌服装,"环球大观"怎么"观"到了中国市场来了?看似不伦不类,其实,这正是我们身边的国际竞争。从中国消费者对待国外服装名牌的态度可以看出:面对众多的服装品牌,能被某个人记住的不过三五个;从人们对服装质量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名牌是多年设计、制作质量的积累;从人们对国外名牌的认知度与购买率的关系以及价格承受力看:盲目追求高档次,就很难获得较大的消费群体,扩大影响也就有相当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服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当前服装市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假冒优质名牌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宗名优产品的销售,消费者就服装的投诉也与日俱增,服装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候了。下面就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问题简要分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重庆服装文化节上,重庆市政府评出了11个重庆名牌服装,12个名牌鞋,由此结束了该市过去只有一个名牌服装(嘉丽)、一个名牌鞋(科而士)的历史,标志着该市名牌战略在服装业(鞋业)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桥》2003,(7):46-4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浙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服装名牌和名牌企业。截止2002年11月,浙江省拥有的服装类“中国驰名商标”8个,它们是:“雅戈尔”、“杉杉”、“步森”、“庄吉”、“报喜鸟”、“罗蒙”、“万事利”、“浪莎”。在全国公布的两次名牌服装中,浙江的下列品牌名列其中:“太平鸟”、“雅戈尔”、“洛兹”、“步森”、“杉杉”和“兔王”6个品牌,是全国服装名牌最多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虎门确立了由"民牌"到"名牌"的服装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发展区域内品牌和使用集体商标,发挥集群的群体效应,培育一批有相当经济规模名牌建设虎门时尚文化演示厅和服装文化博物馆,进一步推动特色文化强镇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名牌,我只就文化方面谈谈。这对我们服装企业来说,文化对名牌的孕育、推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名牌,其外在以美的特质赢得了消费,而其内涵正是文化的底蕴,孕育并促使名牌的形成就名牌而言,不同层次的人对其认识也各不相同。我认为名牌不能游离于文化之外而产生,名牌中凝聚着品质、价值、文化,众多因素,名牌源于文化,生存于市场。名牌是长期通过市场提炼出来的,高品味、高附加值、高质量,高文化含量、高技术含量、高艺术含量、高服务水平是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品牌。创名牌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工  相似文献   

18.
纺织服装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加工业,省内纺织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区域特色明显。厦门和福州两地的服装业紧跟我国经济发展步伐,借鉴国际服装名牌企业的经验,快速发展都市女装、时尚服装,已形成产业集群,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服装工业经历了几十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现代工业化体系,而且已取得了产量、出口额两项"世界第一".然而,作为世界第一的纺织服装大国,至今仍没有一个在世界叫得响的国际名牌及享有盛誉的世界级时装大师.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名牌涌入我国市场,全球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以及高新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部门和社会生活领域,我国服装业面临巨大压力.如何迅速提高服装科技水平,改变外延性低层次发展状况,使我国服装业呈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某市一服装批发市场又新建了一栋楼,打算开发成名牌广场。新楼里有30多个黄金铺位,股份公司要将它们——拍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