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前,在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已成为全球著名汽车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我国新出台的《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给在华中外汽车生产企业设定了15道准入门槛,要求准入企业必须至少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一的核心技术。这为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方建国  刘玥 《浙江经济》2010,(20):40-4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升为国家战略,关系到下一步经济的增长和工业转型发展。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认同度不断提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后续政策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有作为。而浙江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发展多重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政策导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其战略布局必然离不开国家政策。格力作为空调产业的标杆企业,借力国家战略"大跨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其实施多元化战略,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文章将结合国家政策、市场现状,对格力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主要针对我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展开研究。首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概念界定,进而对我国当前的主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分析,分析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有效解决安全风险凸显、准入条件偏低、行业发展散乱趋势加剧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开发区动态     
常州高新区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近期,常州高新区出台《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新能源车辆专题产业园将重点加快新能源汽车整车领军企业、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集聚,力争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常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两大主要平台,一是位于常州科教城的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正方兴未艾。文章首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3年来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格局;进而从企业微观与政府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着重为我国汽车企业提出了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积极开展与国外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等政策与建议;最后阐明我国政府当前应以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径与产业方向作为近、中期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首选这一立场与观点。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国汽车产业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恐怕要属《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的实施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2012,(3):35-37
2011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告别高速增长走向稳健发展的转折之年,审能和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汽车产业进入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韩世锋  程旖婕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99-208
随着2023年补贴完全退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从财政支持转向重点鼓励技术创新。在概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补贴和技术创新政策,然后使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迅猛发展,且在重点企业和发达地区呈现一定的产业集中度,产业政策中更为注重技术创新方面,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技术创新对于市场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也存在专利维持时间不长、市场价值不高、地区或申请人不能兼顾专利质量和数量等问题,就此提出国家细化技术创新奖励体系、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领头企业示范引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     
《中国西部》2014,(30):20-20
<正>【王东明:推动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8月12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前往成都市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情况,研究部署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王东明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方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对本土企业给予重点扶持。特别是要主动牵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天津市为我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结合滨海新区生态城的建设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发展潜力。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了解到天津市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评价与态度;继而运用SWOT矩阵分析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给出相关应对策略。最后,就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推广的相关政策进行评估并特出合理化建议,探索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问题已成为各国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面临第四轮重构,汽车产品将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概念也随之成为业界关注重点,新能源汽车成了各国竞相研发的目标和追求。因此,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和大型汽车公司都纷纷加大了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探索,在汽车领域中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呼之欲出。从环境及资源的角度来考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际上就是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汽车行业还是对国家的节能政策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国高新区》2010,(12):6-6
国家已制订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推动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卢希11月30日在“20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论坛——新能源汽车产业主题论坛”上表示,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已经基本完成,未来国家将投人大量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为了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政策,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运用渐进决策模型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孙菲  陈亮  戴莹琦 《科技和产业》2022,22(10):366-371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代表了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国际共识。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为使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既有优势、持续健康发展,在安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和产业布局分析基础上,从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和不足,进而从产业链和创新链两链融合角度,给出未来技术创新方向和产业支持重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燃油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快部署,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节能与新能源汽年已成为困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到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7.
资讯视界     
动态国家已制订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推动产业和市场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卢希11月30日在20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论坛——新能源汽车产业主题论坛上表示,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已经基本完成,未来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汽车产业具有技术、资金、人才、劳动和材料密集的特点,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波及效应,其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总结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把调整与振兴结合起来,强调通过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推进结构调整和企业联合重组,支持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告别高速增长走向稳健发展的转折之年,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汽车产业进入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发展时期。展望2012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弹性增强、政策扶持效应累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着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背景下,文章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并基于中国 2011-2020 年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数据,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中外部环境,即政策激励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政策激励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适度的政策激励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当政策激励到达阈值后,则会产生抑制效应,且拐点位置约位于 38.6% 水平;(2)在政策激励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影响过程中,金融服务支持的激励效果明显优于税费返还政策与政府直接补贴;(3)政策激励对非国有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比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文章归纳了政策激励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及扩散的作用,拓展了外部政策激励环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可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合理的激励性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