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自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国家适时实施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但2007年以来,宏观经济面临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物价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刘尚希 《财政科学》2021,64(4):5-8,20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在逻辑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个重要表现是经济数字化和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加快.经济数字化和经济金融化相互叠加、相互促进,导致经济运行从原有的实体状态逐步转向虚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之前探讨的供求关系、定价机制、资产负债内涵以及风险认知等,都超出了传统理论的解释范畴.同样,运用既有货币与债务概念及理论来解释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也存在较大局限.因此,要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基于公共风险权衡的思维,来重新思考财政、金融乃至宏观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格局是直接与两年来的治理整顿相联系的.经过治理整顿,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六个方面的明显转变:过热的经济增长得到降温;投资消费双膨胀的局面有了改观;国民经济结构得到初步调整;明显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国际收支转为顺差;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管理在实践中取得经验。在此背景下,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坚持双紧方针不变,适当调整紧缩力度”的贯彻,1989年下半年出现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全文对影响经济运行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乃将保持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当前,防止我国经济过热、预防通货膨胀的问题倍受关注.笔者从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对通胀形成机制的影响入手,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理性预期理论是最近二十几年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派,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结构。本文从理性预期学派的起源和理论基础出发,以理性预期的视角探讨现代宏观经济体系中微观层面上个体行为与宏观层面上经济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政府在微观经济主体具备良好理性预期能力的前提下,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节是有限的,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并合理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才能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吴超 《上海金融》2012,(5):16-22,116
本文在一个完整框架内详细考察了房地产价格波动、货币政策调控与我国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溢出关系与关联特征,从均值水平和波动层面上实证研究了实际产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能够显著影响经济运行并能够在均值和波动层面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对调控房地产价格作用有限,仅在波动层面具有显著影响。事实上,近年来的政策实践表明,仅靠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必须借助多种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盛雯雯 《新金融》2015,(1):46-51
投资作为决定中国经济走势的关键变量,密切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为保证中长期中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国应同时解决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两大问题,其关键在于处理好投资与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投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投资与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进行探析,进而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9.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变革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宏观经济的发展受到相关矛盾冲突的影响.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其中主要结合了当前金融危机时代下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难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维持GDP稳定增长取得明显效果,但边际作用出现递减趋,在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其原因主要是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仍未摆脱计划经济增长模式影响,体制转型期矛盾与扩张性政策的冲突,政策组合中的非对称作用等。本强调宏观经济政策是一种外生变量,扩大内需应与调整经济结构与扶持优化供结结合起来,并指出宏观经济政策不宜过份依赖和长期化,放松政策管制,恢复市场生机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