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民营科技》2011,(6):55-55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档案"这一概念的出现代表着档案管理工作从原始的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变,开启了档案管理新的旅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这表示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自那以后,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陈桂莲  杜金杰 《活力》2005,(12):150-150
一、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难点 纸质文件其内容、形式、结构都统一地呈现于载体之上,一旦生成便与载体成为不可分离的整体,一经修改便会留下痕迹。而电子文件其同一内容可复制到不同的存储载体上,且对其修改很难被予以证实。电子文件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无从辨别,电子文件内容的易更改性使其真实性鉴定成为归档管理的一大难点。而识别电子文件必须首先掌握其产生和运行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如何识别和利用电子文件是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另一大难点。同时,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的依赖性使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成为归档管理的第三大难点。为了攻克上述难点,使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具有可操作性,许多档案界的专家与学者在课题研究中提出了不少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电子文件集”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电子文件整理的一种特殊方法,也是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们公司文件归档采用纸质文件归档和电子文件归档并行的方式,其中纸质文件为一年一总结,电子文件则要求即时归档.本文将分别从六个方面对电子文件归档进行论述,这六个方面包括文件收集、文件整理、文件鉴定、文件归档、文件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新近颁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电子文件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形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归档,是将应归档的电子文件,经过整理确定档案属性,从电子计算机存储器或其网络存储器上,拷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电子档案归档工作相关概念进行区分,然后通过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针对所存在的电子文件档案归档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浪潮日益高涨,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相随而来.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更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电子文件形成者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怕增加工作量而不愿承担此项工作;或由于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使其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目归档,这对不熟悉操作技术的立卷人来说,不像从事纸质文件立卷工作驾轻就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我认为,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因其查阅迅速、灵活性强、存储量大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广泛使用,但是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是更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电子文件归档操作者有碍于传统观念,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怕增加工作量而不愿承担此项工作;或由于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使其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目归档,这对不熟悉操作技术的立卷人来说,不像从事纸质文件立卷工作驾轻就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量电子文件形成,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档案的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计算机技术未能规模地应用于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的管理存在安全性和长期保存的问题等。为此,应该健全电子文件的归档制度,创建电子档案管理理论;建立专门的人才队伍,增设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动态的跟踪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杨秀萍 《活力》2011,(20):48-48
电子文件因其查阅迅速、灵活性强、存储量大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广泛使用,但是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颇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电子文件归档操作者有碍于传统观念,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怕增加工作量而不愿承担工作;或由于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使其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目归档,这对不熟悉操作技术的立卷人来说,不像从事纸质文件立卷工作驾轻就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  相似文献   

10.
浅谈电子文件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大量电子文件形成,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档案的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计算机技术未能规模地应用于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的管理存在安全性和长期保存的问题等。为此,应该健全电子文件的归档制度,创建电子档案管理理论;建立专门的人才队伍,增设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动态的跟踪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11.
办公自动化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手段与方式,也使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其结果是使需要归档的文件产生了两大门类: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目前在我国,办公自动化尚未完全社会化,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将长期并存。因为二者的载体不同,差异很大,存贮和获取信息的方式有着根本性区别。因而,在文件材料的归档上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使传统的文件立卷归档的理论与实践受到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行业中普遍应用的这一发展趋势,对归档和管理水利电子文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水利工程电子文件的归档及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可给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冯宝云 《价值工程》2010,29(23):167-168
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  相似文献   

14.
刘丽 《价值工程》2014,(25):191-19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文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不同的归档和管理模式对于电子文件利用效率的影响是存在区别的。本文分析了高校一般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模式,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标准档案是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和材料,是标准化科学研究和标准应用的重要档案史料,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目前,纸质的标准档案管理是按GB/T1182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标准档案管理办法》执行的,但对国家标准档案资料中的电子文件迄今尚未系统地收集和归档管理。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标准制修订速度的加快和数量增多,电子文件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1999年国家发布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本文就如何落实该管理办法,提出粗略的看法。1提高对标准电子文件归…  相似文献   

16.
李福琴  何晓军 《活力》2005,(12):153-153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办公自动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实现网上无纸办公的单位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也为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王薇 《活力》2009,(10)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办公自动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实现网上无纸办公的单位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也为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白璐娜 《民营科技》2011,(9):234-234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现就档案物管理信息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件档案以其信息传输的优越性,对传统的纸质档案的运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就目前的电子信息技术,无论从易读性还是从安全性角度而言,电子文件还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件,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不可避免的在一段时间内件相依共存.因此,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拓展传统纸质文件归档的理论与方法,实现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两套归档方法的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档案管理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帅  马玉滨 《民营科技》2013,(12):154-15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标志着一个高效、快捷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资料、档案的管理和储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纸质文件归档和立卷逐步向电子文件的形成和储存演变,随之而来的电子档案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显,建立一套科学的电子档案管理机制,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团队已迫在眉睫。现就企业电子档案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