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常感谢,我很高兴有机会能够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我们在这里是要考虑中国长期面临的挑战,你们都知道中国过去20年中是最为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但是这20年发展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中国将来同样能够得到成功,因为有一些国家可能十年、二十年做得不错,接下去就没有那么成功,所以我要探讨中国接下来所要接受的挑战。温家宝总理讲到五个平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框架,让我们从五个平衡的框架中去考虑中国怎么样去面对这样一些挑战,我在这里不能够去考虑五个所有不平衡的方面,我想注重谈几点。第一就是人和自然的平衡。我们刚才已经听到有些人…  相似文献   

2.
《厂长经理之友》2012,(4):99-102,104,106,107
吴栋:现在创业很难,所以大学生要是想创业的话也不能盲目创业,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在创业之前你要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业后的管理能不能跟得上,你是否找了很好的项目,不然的话我觉得创业就会很困难,像我们这些做企业做了那么久的人,也不会轻易去开展一个新的项目。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9,(11):72-73
这是国外的一些另类的怪公司,说他另类,是因为他们的营业项目恐怕是你闻所未闻,想也想也不到的。有些更是你看到也不敢做的。但这些公司却做得很好,很成功,他们以自己的成功证明了没有怪点子,只有馊点子。 如果你能找到新的创业项目,成为你独有的生财之道,做另类公司又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正是下面这些公司的发家之路。现在,和我们一起去看看这10家瞄准不同寻常目标市场的公司的致富路吧。  相似文献   

4.
Q: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关于知识管理方面的书籍,你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呢? A:大部分的书籍主要介绍了知识上的管理理念一鼓励公司处理和测量智力资本,强调知识时代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也确认知识管理是很重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告诉公司应该怎样做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5.
也许你早就想涉足商海一搏,但苦于手里的资金不多,而且现在什么样的生意都有人做,哪还有什么轻松赚大钱的好项目呢?事实上,如今都市里的赚钱新行当层出不穷,下面这些"金点子"总有一样适合你去做.有了创业点子,想做个富人并不难,因为好的创意就是撬开市场缝隙的魔杖!  相似文献   

6.
王缨 《中外管理》2012,(10):126-127
有功夫的管理者,无意识中做的事情也会恰到好处,责任自然分明。曾仕强先生来大陆讲学已经有很多年了,在电视屏幕上,我们能够观其人,听其声,但终究比不了与他面对面地交流。当与这位能够驾驭东西方文化并以研究"管理哲学"安身立命的长者对话时,是很有一种享受的。在曾仕强先生的最新著作《中国企业怎么管》一书中,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管理是一种功夫。对于有些说法我们听得很多了,如管理是科学、管理是艺术。但我们再仔细地去体味,甚或在长期的管理实际中去好好地体味,管理到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尤其是职业高层管理者,进入一个新的企业后,经常会为不少投资和管理上的事而操心!你原来的经验不一定适合现在的企业;你良好的愿望不一定符合现在老板的意图;你成熟的经营管理思想不一定满足新企业提升业绩和可  相似文献   

8.
《厂长经理之友》2012,(4):69-69
黄锦强:就业没性别歧视,要看个人能力。现在很多技工、机修、生产线上的蓝领都是女孩子。 郑明强:在第三产业、新兴行业,金融业等领域,女大学生有先天优势。目前第三产业很发达,女大学生比男生的选择会更多。女生比较细心,做前台、文员等很多岗位都适合。如要创业,去打拼,女大学生不一定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CE:你做的很多事都颠覆传统,但非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你不在乎赚钱和利润?马斯克:我们必须赚比我们花的更多的钱,否则我们就出局了,不可能制造新的产品也不可能进步,而且很快会完蛋。我觉得商人和工程师两种身份在我身上并不矛盾。CE:你有信仰吗?马斯克:没有。CE:只相信物理学?马斯克:差不多。我只相信真相。实际上,我很不理解人们总是去相信那些虚假的东西,那些都是幻想。  相似文献   

10.
《厂长经理之友》2012,(4):76-78
徐应龙:都不需要,投入资金不一定要多,雇人的话就雇自己,找合作伙伴或者跟别人分成都行,不然还没有开始创业你就已经失败了,就算成功了,企业也是很容易就会倒闭,最重要的是,创业不是做老板,每个企业都是从小事做起的。  相似文献   

11.
主动性     
<正> 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什么是主动?让我告诉你: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  相似文献   

12.
不管是做保姆、卖肉还是做洗脚妹,现在有些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令人备感惋惜--这些"下等"工作何必要拿到学士文凭去做?但是,若洗脚能够洗出个经理人、加盟店的话,可能就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09,(Z6)
这是国外的一些另类的怪公司,说他另类,是因为他们的营业项目恐怕是你闻所未闻,想也想也不到的。有些更是你看到也不敢做的。但这些公司却做得很好,很成功,他们以自己的成功证明了没有怪点子,只有馊点子。毫无疑问,你第一次遇见某人时一定会问他"你是干哪行儿的?"这种问题对于那些做普通工作的人来说很好回答。但是如果你的谋生手段很不寻常,是别人闻所未闻或是无法理解的,你该怎么和别人解释你的另类事业呢?这可能的确不太容易,但是如果你能找到新的创业项目,成为你独有的生财之道,做另类公司又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正是下面这些公司的发家之路。现在就和我们一起,继续上期的话题,来看看剩下五家这另类公司的致富路吧。  相似文献   

14.
《厂长经理之友》2012,(4):79-79
赵友谊:一个做不成的idea不一定就不是好的idea,可能会是团队的原因或是各种实际的原因造成。做成了也不一定说你的idea有多好,可能是遇到一个恰当的时机而已。 周湛文:最简单的,去找一些很有经验的人或者找业务投资咨询。因为你们自己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你们都没有经验,不可能知道哪个是行得通的,那你只有自己去撞。去撞的话一百个可能成功一个,没有必要去做这样无谓的牺牲。自己总是觉得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但很多东西没有经过验证的话,只是你觉得好,没市场,那你的东西就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管理管什么     
梁洋榕 《财会月刊》2010,(6):I0007-I0007
什么都管就会变成什么都管不了 中国管理者数量众多。有不同级别的,有大型公司的,也有小型公司的,但是,这些管理者头脑里都有一个视为圣经的管理思想——做更多的工作。追求卓越导致管理者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做更多的工作意味着什么都要管。有些管理者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或者学会分身之术,可以去做更多的工作、管更多的事情,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勇士了。  相似文献   

16.
日本和欧洲的很多国家、地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留下来了一大批中小企业,有些甚至很小,跟个体户差不多.但他们都是在一个很窄的领域里做得很专业的企业。我一直深信,这些企业的发展思路,就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2005,(13):32-33
学员问:您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 您用对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且您现在企业的成功部分原因是有一批非常有创意、有能力、有哲学的人才,请问您用人的哲学是什么? 李嘉诚: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所以现在为什么我们在世界、在香港的管理人员几乎可以说是大企业中流动程度最小的。现在有很多人,无论外国人、中国人,在这个企业工作已经超越30多年了,他们都是身负  相似文献   

18.
五彩布     
我们能够在一个传统行业中做出不“传统”的业绩吗? 我前几天去华润轻纺在内地的几家纺织企业,觉得我们很多事回过头来看都很有意义,有实践意义,也有理论意义。我以前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哲学的书,不论什么学派,都用很大篇幅来讲认识论,讲人是如何理解他周围的事情的,现在来看我们自己,做过、思考过的事,才知道这个认识过程、反思过程,因为它来自于自身,是很有意义的。它带给我们的益处很大,  相似文献   

19.
不单是中国,在全球职场,都存在这种现象,那些功成名就、纵横驰骋的职场精英们,不一定才华出众,而那些才华超群者,不一定就能取得巨大成功,甚至屡屡败北,失意职场。于是有人说,是不是有什么方法,促使有才华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呢?如果他们成功起来,比起常人的成功不是更“可怕”吗?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有一个很普遍也很有趣的现象:不管是在校的MBA学生还是在职的管理者们,一提起职业生涯的管理问题,大家关心和讨论的几乎都是关于职位升迁的那些事儿。比如,怎么样才能够实现从“主管-经理-总监-主管副总裁-总裁”的职位升迁等。却很少有人提出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说:我应该怎么做或者我应该做什么才能不断优化、丰富自己拥有的各种职业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