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航天的重大战略发展机遇期,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将迎来月球探测、火星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空间实验室等一系列重大标志性航天工程。这些重大航天工程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航天工业管理》2008,(4):42-43
据中国航天部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国际航天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按照中国政府批准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未来几年中国将重点发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工程等重大项目;完成立体测图卫星、“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一号03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卫星的立项、研制和发射任务;研制硬X射线望远镜、返回式微重力卫星;研制完成中俄联合火星探测等国际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3.
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唱响太空40多年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已完成了150多次宇航发射,将100余颗卫星(飞船、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尤其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等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4.
"神舟"号飞船的项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人航天工程是航天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大系统工程。在现阶段的载人航天大系统中,载人飞船系统作为航天员进入空间、在轨生活工作和返回地球的载体,处于大系统的核心位置,载人航天任务的技术要求主要是围绕载人飞船提出的。因此,载人飞船是技术要求最高、系统最为复杂的航天器。作为载人航天的起步工程,“神舟”号飞船的研制继承了返回式卫星的部分技术。但从工程角度讲,这是一个全新的系统,不仅技术关键多,系统复杂,工程管理上也遇到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大系统对飞船系统的技术要求随研制试验的进展不断深化;飞船系统自…  相似文献   

5.
正航天器具有系统复杂、在轨不可维修、产品研制必须一次到位的特点。近年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导航、高分专项等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全面实施,使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宇航业务得到快速增长,但也面临着用户要求高、复杂型号多、任务周期短、高强密度发射常态化等严峻挑战。而传统的以文件为型号信息传递载体、以实物验证为主  相似文献   

6.
航天型号科研生产模式转型的思路与途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航天科技工业至今已累计研制并成功发射了上百个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月球探测器等)。在此期间,通过不断总结、积累与实践工程研制经验,逐步形成了适用于技术难度大、研制经验少、复杂程度高、投产数量小的科研生产模式,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研制活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载人航天工程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载人航天精神及其精髓作了极为深刻的阐述。《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5篇评论员文章,两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事迹也已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相似文献   

8.
10年主要成就和贡献 铸就了载人航天和绕月探测两座里程碑,进一步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圆满完成了7次载人航天工程的飞行任务,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我国空间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和独立掌握航天员出舱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运载火箭的水平代表着自主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发展空间技术的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应用规模,是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科技创新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展示平台.在中国航天特色质量文化的指引下,作为我国运载火箭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近年来不断刷新高密度发射态势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功记录,圆满完成了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任务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国家工程.  相似文献   

10.
<正>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大多呈现协同创新的发展态势,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工程能在时间短、困难大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也是举全国之力协同创新的成功案例。但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探空火箭的综合监测分系统通过工艺鉴定、验收。该系统不仅为空间科学研究、环境探测和技水试验等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手段,也在我国获取自主监测空间环境数据、保障航天发射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瞭望"等栏目。读者对象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核能、电子、工控、能源、交通、通信、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中从事科研、设计、制造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及广大航天爱好者。  相似文献   

13.
《IT经理世界》2013,(14):41-41
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自1958年至今五十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不到发达国家1/10的经费投入,实现了与之比肩的不凡成就。特别是在"神九"、"神十"两次任务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想共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仿真实验室,大量通过仿真将大量不确定性和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航天事业创立60多年来,航天企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新之路,特别是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中国航天自主创新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战略实施,航天企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从神舟五号到神州六号,当全世界的人看着我们中国的航天员穿着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服工作时不禁对中国纺织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叹为观止。在中国,纺织业不仅能够生产出销往全球的物美价廉的纺织品服装,也能够成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舟六号上的纺织技术谈到神舟载人航天工程与纺织行业,从事特种纺织品领域生产和研究多年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说“,可以用密不可分来形容。”朱民儒介绍说,早在1992年初,我国就开始研究载人航天,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现代化系统工程,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冶…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13,(1):43-43
2012年12月18日,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成功中标载人空间站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尿处理系统研制项目,这是该所首次以竞标的方式进入载人空间站任务领域,也开辟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承接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领域核心项目研发的先河,实现了航天科工集团承揽国家重大工程专项任务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动态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领导出席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庆功大会 2003年10月30~31日,由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庆功大会”在北京召开。总装备部李继耐部长、迟万春政委、胡世祥副部长、朱发忠副部长,国防科工委于宗林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工业、橡胶、钢铁、化工、纺织、轻工、冶金等17个系统的领导和参与工程试制任务的代表共2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许坤元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及部分配套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军委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整个工程各系统的团结协作,科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事业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从研制导弹到发射卫星;从实现载人航天到攻克高新工程;在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峰、创造一个又一个新辉煌的征程中,培育形成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种精神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智慧与心血,记录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探索与实践,体现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理想与追求,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兴瑞同志:祝贺航天一院建院50周年,祝贺"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50年来,尤其是实施高新工程以来,航天一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我一直关注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都取得巨大成功和进展,航天一院为此作出巨大贡献。记得2005年参  相似文献   

20.
运载火箭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的前提和载体,其发展直接促进了卫星应用、载人航天、D深空探测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通信、导航、环境监测、资源勘察、科学研究等各领域的发展,并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管理方法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的基础,也是国家高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体现着一个国家最终能够利用空间和发展空间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