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凉生  晓阳 《走向世界》2013,(44):96-97
<正>程伟华没有爽约,当我9月中旬再一次来到天天渔港的时候,终于如愿看到了期盼已久的烟台小吃城。其实早在4月份,第一次见到程伟华的时候,他就在为烟台小吃城的方案而紧张忙碌着,用他的话说"一个没有小吃城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他当时承诺小吃城一定会在国庆节前落成。果然,9月18日,在中秋节的前一天,烟台市民万众期待的烟台小吃城终于开业了。新建成的烟台小吃城被正式命名为"烟台丹桂小吃城",烟台小吃城之所以要突出"丹桂"二字,程伟华说,"目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界》2014,(22):108-108
时下,“舌尖上的中国”成为风靡神州的文化现象,在烟台,“到丹桂去”恰似这一现象的最好体现。烟台丹桂老街始建于1850年,它是一条集风味小吃、饭店酒楼、曲艺茶馆等于一体的东西走向的街巷,把独具特色的烟台餐饮及民间文化延续了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3.
互动     
《走向世界》2013,(31):10-10
<正>在这里,我们领略了烟台的方方面面。我们品读烟台悠久的历史画卷,我们歆享烟台怡人的自然景观,我们品评烟台独有的小吃特产。在这里我们因大美烟台而动容。采莲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摄友视界"栏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希望以后有机会我的作品也会被刊登出来,与摄友们共同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4.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中脱颖而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创办仅五年的“东方小吃王国”却已在浦东声誉鹊起。东方小吃三国(集团)是实实在在地从“小”字发展起来的。首先,在经营特色上,小吃三国供应的是道道地地的风味小吃。五年前刚开张的时候,小吃王国推出春卷、烧卖、扬团、豆腐花、各种大包、鸡鸭血场、排骨年糕等数十个小吃品种,使原来需到浦西品尝风味小吃的浦东市民不用过江就能一饱口福。其次,在运作方式上,小吃王国在增设连锁店的同时,注重小型化,灵活性。他们与街道联手,开展社区服务,推出50只统一规格、统一颜色、标…  相似文献   

5.
春晓画社     
刘树伟 《走向世界》2014,(13):98-99
1937年,由烟台特区专员公署编纂的《烟台概览》出版发行。该书与民国时期烟台的其他同类百科类文献,如《烟台要览》、《图说烟台》、《烟台大观》相比,对文化事业方面关注较多,为后人保留了大量有关烟台的文化资料。这些资料中,春晓画社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烟台美,美在蔚蓝浩瀚的大海、起伏逶迤的山丘;美在红瓦绿树和流光溢彩的近现代建筑交相辉映下的城市、马路、广场、草坪和韵味十足的小区;美在田野广袤的农村,炊烟袅袅,果实丰硕……更美在那可口的美食,莱肴、小吃、主食、点心……海的神韵,山的灵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完全凝聚于美食之中.  相似文献   

7.
沙县,土肥水美,农林资源十分丰富,但最负盛名的当属它的饮食服务业了。“沙县小吃”成为继兰州拉面之后中国又一个风味小吃品牌。1999年,沙县外出经营小吃的有2万多人,在这些人当中,不乏外出经营小吃积累了一定资金再返乡投资者,对发展沙县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截止1999年2月,在省内,光是福州城就有1000多家沙县小吃店.厦门也有600多家。在省外,自1998年汕头出现第一家沙县小吃后,一年之间就发展到280多家。现在深圳、湖南、江浙、新疆一带,沙县小吃也开始落地生根了。近年来沙县的发展,引起了各界…  相似文献   

8.
风情烟台     
王鹏 《走向世界》2014,(22):78-79
作为一个在烟台土生土长了20多年的地道烟台人,我对烟台自然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烟台的一草一木我都了解,烟台的每一寸土地我都熟悉。烟台于我而言不只是一座城市,一个家乡那么简单。在我的印象中,烟台已然是一位共同生活了20多年的家人,熟悉、亲切,对它怀有强烈的归属感与依赖感。同时,烟台又似乎永远保持着一份神秘与新鲜感,似一位千变万化的多面女郎,令人总也捉摸不透,每寸土地都有故事,每个角落都有新意,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相似文献   

9.
烟台焖子     
孙为刚 《走向世界》2013,(13):120-121
<正>在港城烟台的街头巷尾,你常会见到这样的地摊:一个小小的炉灶,一口平底煎锅,几张小饭桌,几只小马扎,便是这个地摊的全部家当;盆里或桶里盛着地瓜淀粉或绿豆淀粉制作的粉块,小桌上摆着几样自制的调料,就是这种小吃的全部原料。微风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走了,他的故事还在流传,就像李光耀和烟台。
  22年前,李光耀到烟台,从此烟台与新加坡的距离一下近了。
  就像在树下品尝果实的人想起栽树人,李光耀和烟台的故事恍若眼前,当年他马不停蹄在烟台留下的足迹,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