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陈功 《西部论丛》2006,(5):91-92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充满激情的著作,我不愿意用经典著作一词来形容这本书,因为这样的修饰词可能更适合那些学院派的论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雅格布斯是位执着的女性,1916年出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她是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产生怀疑,并由此思考、写就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  相似文献   

2.
廖福香 《魅力中国》2011,(12):152-153
生与死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庄子立足于“道”的高度观生死,得出生由道出,死向道归,生死乃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庄子这种坦然面对生死的态度给后人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董改正 《宁波通讯》2013,(21):78-78
古人将人的一生分为四大关卡:第一关是顺产而生,第二关是顺时而老,第三关是顺运而病,第四关是顺命而死,所以“生是既然,老是自然,病是偶然,死是必然”,这是宇宙铁则,谁也不能更改。因此,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顺其自然、防范偶然,面对必然。  相似文献   

4.
在海德格尔的视阈中,本真的生存基于对死亡的领悟:在意义的毁灭中将此在带到对“无”的畏中,此在在沉沦中唤醒,向终结存在,使此在先行到死,立足自身而本真地在世。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哲思为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重建家园提供了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已于近日全文发布,其中最为引人关注处在于,该文首次明确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体系,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加强行政退出与司法破产之间的有效衔接"。这一表述预示我国金融机构"只生不死"将成为过去时。金融机构"只生不死"着意维护的金融稳定固然可收一时之效,但也带来不可  相似文献   

6.
题记:塞上榆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璀璨一时.百多年前的社会动荡.榆林逐渐消失于公众视野中.然而.始于上世纪末的能源大开发.将榆林再次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这片深藏于大漠中的沃土.用它千百年来蕴藏着的所有激情.向世界尽情释放……斯生斯长的陕北后生们.也像沙漠中顽强的沙打旺一样.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时代的营养.演绎着一曲曲说不尽.道不完的西部大开发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政府动向     
《新财经》2001,(11):6-7
国家将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国企改革,国有股减持,暂不出售,券商“只生不死”的历史即将结束,我国将逐步建立市场化国债市场,中国电讯业大改组且行将开放。  相似文献   

8.
刘剑 《魅力中国》2013,(14):38-38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这与日本人独特的生死现有着很大的关系。正如中国美学家李泽犀讲到:中国人讲“重生安死”,而日本人“惜生崇死”。本文从其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谈生说死     
我们应 该让我们的 后代从小就 清楚生与死 是自然界的 一道无法抗 拒的法则, 有生必有 死,有始必 有终,无需 为此而整天 惶惶然不可 终。人可以 健康长寿。 但绝不能万 寿无疆,长 生不老,一些所谓的得道成仙的传说与宣传只不过是人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苦难生活的一种消极的逃避和自我麻醉。 人的每一份子都只能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的某一阶段,这是段极其短暂的瞬间,不管是九尊富贵的真命天子,还是贫寒交迫的布衣百姓。死对所有人(包括自然界的全部有生之物)而言都是公正地,你腰缠万贯却购不到一秒光阴,你权倾天下也无法让时光倒流…  相似文献   

10.
李勍 《中国西部》2009,(5):108-109
刚逝去的这个春天,一个特殊的节日——清明节,静静地过了它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第二个生日。它将死亡与生命并置,让人们在生中感受死,在死中感受生,于现在感受过去,滋生出一种对祖先、对自身、对社会以及对未来的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赌命的梁山     
真相如果能大白于面前,“挨一刀”和“以死相搏”都是极端的选择。 当一个人被误解了,他会不停地说,我“跳到黄河洗不清”,这仅是无奈的抱怨。当一个人被逼急了,他要是绝望地说,你不信我“死给你看”,这是以死作为底限的抗争。连死的心都有了,还怕什么?“开胸验肺”,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手术失败,死在手术台上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而道家生死观在对“生”尤其是“死”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包含了贵生乐死、生死自然、生死必然、死而不亡者寿等哲学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而道家生死观在对“生”尤其是“死”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包含了贵生乐死、生死自然、生死必然、死而不亡者寿等哲学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14.
潜水汽车     
《中国西部》2008,(3):19-19
瑞典著名的超级跑车制造商“里恩斯匹德”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会潜水的汽车“斯库巴”。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能够在地面和水下同时运行的水陆两用车,只要按动一个按钮,汽车便可以潜到水下10米深处行驶,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驾驶者、乘客或者辅助装置完成前进动作。“斯库巴”车身仅920公斤重,轻巧的车身由纳米碳纤维制成,能够令其在水底畅行无阻。它还可以在世界所有水域中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相似文献   

15.
因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宁波市委第十一次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用“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几;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娶不起,没房没车谁跟你;病不起,药费让人脱层皮;死不起,火化下葬一万几”这样的顺口溜解说民生问题,一时引来了坊间以及众多媒体对民间顺口溜的许多评论。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两极,一生一死,生由父 母,死靠儿女。出生时母亲有产假,老死时儿女没有养老送终假,而老死在人的一生中,其重要的程度一点儿不比出生小。母亲有没有产假,出生时的我们不知道,因而产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经济》2009,(3):96-96
不知“常”岂知“非常”?我在想,人类能够走到今天,总是靠着一些常识的。 “常”与“非常”,就像“生”与“死”那样互为表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愿把它掉个个儿:“未知死,焉知生。”  相似文献   

18.
王亚法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12):96-96,F0003
<正>近生画虎,虎虎而有生气,然则刚柔相糅,威严而有柔情,憨态可掬,妩媚不失天真,得其神也;近生书大千字体,笔墨形似,然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失个性,得其韵也。齐白石尝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近生学而有似,似而不死,此乃大功力,大智慧也。近生虎作,包孕大千背景善子虎韵,看似旧风乃新风,疑是拟古却创新。其画风也,集二位祖师之  相似文献   

19.
对于国家,国脉和城脉至关重大。对于家庭,血脉和亲情水乳交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说:“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一个家族的血脉往往和地理的风水龙脉连接在一起,可以说,任何一个小小的村落,都有着风水龙脉的印记,这是中国人内心不可磨灭的秘密。  相似文献   

20.
李斌 《新财经》2009,(12):27-28
连“猪坚强”都能活,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是马云在面对金融危机时的豪言。2009年,世界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华尔街的“百年老店”一家接一家倒下,国内大批的中小企业停产甚至关闭,依靠出口的中小企业,更是艰难。2009年,有人说“不生产等死,生产是快死”。那么,中小企业到底是如何度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