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浅析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创新的关系,以及知识创新的条件和过程,指出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活动,培育或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311家高新技术企业调研问卷,利用层次回归模型,研究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以及知识场活性、市场感知能力在二者关系中扮演的调节和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基深度和知识基宽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均产生促进作用,知识场活性增强了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正向影响,市场感知能力在知识基础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厘清不同维度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主动激发创新意愿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文化管理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本文对知识文化管理的重要性,所面临的困难以及相关的对策做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集成创新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环境中的,强调的是对外部资源的选择以及利用,侧重的是资源和能力的相应评估以及整合,进而突破单个组织的局限。文章从知识集成和知识分享的角度出发,论述两者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进行第三方知识集成、知识分享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笔者从第三方知识集成能力以及知识分享两个层面分析了集成创新在企业创新绩效机制中的运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一直是创新领域研究的焦点,知识惯性的存在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为探讨知识惯性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跨界知识搜索、知识权力在以上关系所发挥的调节、中介作用进行实证研究,收集了长三角地区290家高新企业,包括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企业问卷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调查检验,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调查显示:知识惯性维度中学习惯性、经验惯性维度对促进企业知识创新发展均会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企业的跨界知识搜索行为在学习惯性、经验惯性和知识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知识权力正向调节跨界知识搜索和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默会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性要素,起着催化酶和"知识吸引子"的作用。研究型大学高度开放和适度松散的特点使其成为默会知识天然的温床,在知识创新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默会知识对知识的吸引作用既是现代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特色化的基础,也有可能造成"主辅相争"的状况,使研究型大学逐渐丧失自身知识创新的特色和优势。大学的知识管理者应当通过营造知识创新的环境、确立适当的组织愿景激活默会知识的活性,来实现知识创新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及政府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与新技术,实现更高的生产力,保证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最终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主体,科技生产力主要在企业实现,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直接带来经济增长;大学起着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双重作用,既培养高级人才,又从事科学研究。企业和大学是创新的主要从事者。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有以下七个要素:人力资源人才无疑是任何国家的创新体系中的最关键部分,是第一要素。人的素质和能力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培养和提高。中小学和大学教…  相似文献   

8.
1.从科技到企业行动计划概况 (1)丹麦知识研究机构的主要内涵 丹麦知识研究机构所指的是商业和工业领域的企业,大学、政府研究机构,授权技术服务机构,以及创新联合体和科学园.  相似文献   

9.
大学科技园是一个知识密集基地,无论从产业集群、企业集群,还是创新集群角度来看,其集群现象的本质内涵都是知识集群,知识集群是集群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的综合。阐述了知识集群的内涵、特性、行为主体及动力成因等内容,同时结合理论阐述诠释了大学科技园集群现象。最后,以上海地区为例,对该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及知识集群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供应链协同、知识共享、企业创新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基础上,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角度分析了供应链协同以及协同产生的关系风险对企业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概念模型以及协同风险、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发挥中介效应的关系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