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厂在M1450A万能外圆磨床上磨削CW61100A车床主轴锥孔,用涂色法检查发现,锥孔贴合度不均.为此,笔者在现场观察发现磨削的火花异常.通过检查发现,内圆磨具刀杆中心比工件旋转中心高  相似文献   

2.
唐钢热轧薄板厂现有德国瓦德里西-吉根公司产WS3CP/b2 5 0 0 1×60 0 0型数控磨床两台,承担带箱与不带箱的R2、F1~F3、F4~F5六架轧机工作辊的磨削。此磨床采用基于QNX系统的计算机控制,操作功能强大,人机界面友好;磨床主轴刚性好,磨削精度高,在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中被  相似文献   

3.
为了方便地卸下锥柄刀具和进行文明生产,笔者设计了一种拆卸锥柄刀具的装置(见图)。该工具主要由钩铁1、楔铁2、框架3、连杆4和杠杆5五部分组成,3个支承轴6均可转动,楔铁2和钩铁1可相对滑动。该拆卸装置最好用调质不锈钢制造(也可用调质45~#钢制造)。使用时将钩铁1和楔铁2插入主轴7孔中,让钩铁的钩头钩住主轴一侧,按下杠杆5,楔铁向前运动可  相似文献   

4.
ZK—7电机车马达齿轮磨内孔夹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达齿轮为露天矿用ZK - 7电机车易损配件 ,用常规加工工艺及装夹方法加工齿轮面相对于内锥孔中心线的径向跳动值不稳定 ,并且极易超差 ,结果造成在使用过程中齿面啮合状态不好、磨损过快、且噪声大 ,不能满足规定的磨损周期要求。在利用原有通用设备进行加工的前提下 ,为了保证齿轮的加工精度要求 ,我们在最后一道工序内锥孔的磨削设计了专用夹具 ,通过实践验证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图所示 ,此夹具由夹具体 1、定位元件定位销 5、夹紧元件弹性薄壁套 3、及圆螺母 4组成。  夹具体 1通过莫氏锥柄与磨床主轴联接 ,主轴上拔销 7…  相似文献   

5.
我厂冷冲压车间,常年冲压0.1~1.0mm的各种金属板材小形零件。各类模具每班冲次8,000~24,00次不等。由于冲件质量精度高,要求模具及时刃磨。为减轻平面磨床的工作量。于是利用Z412型台钻刃磨模具的凸凹模冲头等工件。效果一直良好。方法是,1.先按装一个带芯轴的GB80Z_2~ZR_1的碗形砂轮,如图1所示;2.把台钻主轴升到死点位置锁紧,把砂轮芯轴放入钻卡内卡紧;3.将待磨工件置于工作台上,摇动升降手柄使工件升到与砂轮端面1~2mm距离时,按动开关,砂轮启动;4.工件在两手推力的作用下沿工作台面往复滑动,每磨削一次,微升一次工作台(约0.02mm),一般磨削5~10次即可。(图1在61页) 这种加工工艺,对砂轮的端跳,径跳无严格要求;操做简便安全;刃磨质量优于平磨磨床;刃磨时工件与上、下模板连体不拆磨。  相似文献   

6.
韩国大宇公司产ACE -H40 0P卧式加工中心 ,操作中发生严重的撞车事故 ,主轴上的刀柄断裂。测得主轴前轴径径向跳动为0 .0 0 2mm ,主轴验棒 3 0 0mm处跳动为 0 .3mm。着色法检查锥孔表面 ,锥尾处有面积较大的划痕 ,前部有小面积凸起。从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出 ,主轴整体精度和轴承运转精度尚好 ,只是锥孔精度丧失。通常情况下 ,主轴内锥孔受到轻微损伤用手工研磨的方法修复是完全可行的 ,若损伤较大 ,精度严重超差则采取在万能磨床上精磨至精度要求。但限于加工条件不能进行精磨修理 ,经研究确定在不拆卸主轴的情况下 ,按下述方法进行修理。1 …  相似文献   

7.
我厂使用的 CTT—2液压传动弯管机,其能量输出装置为回转油缸;主轴旋转采用无级调速;液压泵为 YB—12叶片泵(工作压力63公斤力/厘米~2,流量12升/分);回转油缸工作腔的容积为15.8升;工作范围:弯制φ32~φ76的钢管。回转油缸的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上盖2及下盖11用螺钉紧固在液压缸体20的两端,上,下衬套4、10不转动,主轴1装在上、下衬套的调心轴承内转动,上、下衬套的外圆及内孔均用密封圈密封,主轴1与套5之间用键连结,而主刘扇形块16与套5之间又用燕尾槽紧连结,并加  相似文献   

8.
滚动轴承的外圆和轴承座配合间隙较小,经过几次拆装后,轴承座孔磨损,使配合间隙增大,俗称“跑外圈”。我厂有1台S7525螺纹磨床,高速砂轮轴的轴承座因多次拆装轴承,孔径加大0.03mm,磨削产品表面粗糙度为R_a=3.2μm(▽5),严重影响生产。为此,我们采用电火花强化机堆焊轴承外圆的方法,恢复外圆配合尺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修复时,将要强化堆焊的轴承装入自制的简易工具(见图),夹在普通车床上,打12r/min的转速;用φ2×500mm的铜或铝废旧导线芯作电极,选用与加  相似文献   

9.
螺纹磨床砂轮主轴的滑动轴承,以外锥整体薄壁弹性变形轴承最为常见。该轴承的优点是回转精度高,温升低和寿命长,缺点是承载能力较小,工作面的形状不容易控制,调整不当容易引起抱轴。关于这类动压轴承的大修工艺,在《机修手册》第三篇下册中作有详细介绍,在“机床”杂志81年12期中也曾介绍。但对平时的维修方法,则尚缺乏系统的说明。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摸索出一些对磨头进行维修的方法,现提出供参考。一、主轴和轴瓦的修复1.主轴的修复“抱轴”是螺纹磨床常见故障之一,它是一  相似文献   

10.
一种阀体 ,有一个 45°环形密封面 ,直径 65 0mm ,宽度 45mm。原来在CW 6112 5卧式车床上加工 ,由于刀杆直径最粗只能到3 5mm ,再粗就妨碍工件回转 ,加工出的平面有明显振纹。先是加固刀杆 ,后又调换主轴轴承 ,均未见效。现改用端面磨头 ,仍在车床上加工 ,用碗形砂轮磨平面 (图 1) ,方法是 :重新制作一根直径 80mm的刀杆 ,在刀杆头部焊一平板 ,上面安装电机与小磨头 ,用电机直接带动小磨头 (转速 65 0 0r min)。进行磨削前 ,先用原刀杆对工件粗加工 ,留 0 .1~ 0 .15mm磨削量即可。用此法加工后 ,振纹消除 ,表面粗糙度Ra1.2 μm ,平面度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机械、汽车、冶金等行业对于较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的需要 ,我公司开发研制了TH6710 0 2型双交换台卧式加工中心。该机床为机电液一体化产品 ,定位精度 0 .0 1mm ,重复定位精度 0 .0 0 5mm ,回转工作台分度定位精度 5″ ,带有 10 0 0mm×10 0 0mm的双工作台 ,该产品已形成系列 ,并投放市场。一、机床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与机床数控系统及电气配置1 技术性能参数主轴额定转矩  10 0 0N·m主电机功率  2 2kW主轴转速  2 0~ 3 0 0 0r minZ轴最大进给抗力  12 0 0 0N工作台X轴行程  12 0 0mm主轴头上下Y轴行程  10 0 0mm立柱Z轴行…  相似文献   

12.
C2163·6型六轴自动车床使用多年后,主轴鼓有时会研伤,也是造成切断保险键的原因之一。经分析认为切削过程中冷却液冲在刀具刃部,由于冷却油量太大,加上冷却油向主轴端面喷射,很细小的铁屑随冷却液喷到主轴鼓盘面上,使铁屑聚积在主轴鼓的滑道面上所致。解体检查结果,主轴鼓(材料为铸铁HT300、滑动面热处理HRC52)研伤深0.2mm;前箱鼓孔研伤较严重,深达0.7 mm。如对鼓孔修理加工,主轴鼓磨削修  相似文献   

13.
我厂的 MQ8260型曲轴磨床使用不久,即发现磨削连杆轴颈时轴颈椭圆度超差0.03mm,达不到尺寸的精度要求。针对该磨床使用过程中仅在磨削连杆轴颈时发生这一故障的情况,于1983年初对主轴传动系统和各紧固联接部件进行了全面的解体检查,发现主轴3与花盘2联接的四颗螺栓4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见图1。有的螺栓的螺纹根部已轻微  相似文献   

14.
我厂的M2932单柱坐标磨床用于高精度坐标孔距、并经淬火后的直孔、锥孔,圆弧曲线和键槽的磨削加工。在磨削过程中,手轮(刻度盘)每转一圈,磨轮径向进刀量直径为0.12mm,该机床径向进给最大精细调整量为1.3mm,因此,手轮(刻度盘)在磨削加工过程中需要连续旋转十几圈。  相似文献   

15.
洛阳东升轴承有限公司 4台德国产SASL5 /1宽无心磨床承担轴承外圈外径的磨削加工 ,每两台机床联成一条生产线 ,粗、精磨之间用 5台送料辊连接。调整送料辊高度的升降机构结构如图 1所示。当调整送料辊高度时 ,由于使用日久 ,升降套的外径与外壳内孔之间进入冷却水及磨屑 ,造成摩擦力增大 ,图 2 改进后结构使丝杠母紧定螺钉不起作用 ,或固定过渡套的定位销被拉断 ,以致使丝杠母或过渡套与升降套脱离而无法进行调整。经分析为丝杠母、过渡套与升降套之间的联接强度较弱所致。针对原结构设计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图 2 ) :把丝杠母加长 ,在加长…  相似文献   

16.
一台瑞士产GUS-B型螺纹磨床,承担厂精密丝杠及蜗杆的磨削加工。操作者反映,开启设备后,主轴砂轮端出现严重漏油现象,而且主轴不能启动。从现象看怀疑有轴封损坏,有人提出将主轴拆卸。由于设备无主轴结构图,且该设备的精度就在这根主轴上,未敢贸然拆卸。详细询问操作者,此前设备一直正常工作,漏油现象是突然出现的。  相似文献   

17.
MQ1350A外圆磨床适用于批量生产零件的精加工。为提高生产效率,当快进转工进时,该磨床设计有砂轮架快速进给自动切入磨削功能,快速进给液压系统的重复定位精度为0.02mm。 铁道部太原机车车辆厂曾购置两台该磨床用于RD2车轴轴颈磨削,但使用不久即发现故障:(1)砂轮架快速进给爬行;(2)重复定位精度超差高达0.l~  相似文献   

18.
我厂有一台四川磨床厂1975年生产的MM7132型平面磨床,其磨头的前后轴承外圆呈锥形,与轴承座内锥孔只有3条等分的凸缘接触。轴承上均匀地开有12道轴向槽。轴承轴向移动时,轴承与轴的径向间隙  相似文献   

19.
我厂一台M1083无心磨床,加工产品粗糙度偏高的问题长时间未能解决,但维修人员反映测试主轴静态精度是在允差范围内,后对砂轮又做了精细的平衡调整,粗糙度问题仍未有所改善。经现场认真观察,也没有发现机床有异常状况。操作人员说,机床在开始工作时,工件粗糙度尚可,过了一段时间粗糙度就变得越来越差。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们怀疑粗糙度问题是主轴运转有波动,原因可能为轴瓦不同轴或轴瓦间隙过大。为了证实判断是否准确,对磨床前后轴瓦进行了信号采集与频谱分析(图1),并注意了传感器一定要放在轴瓦调整螺钉上。幅值从两张谱图上看,都在两倍转速频率处出现峰值,只是幅值前端稍大于后端,初步证实了主轴运转存在前后轴承不同轴的情况。于是决定进一步检查主轴配合间隙,检查中发现前端轴瓦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258型移动式摇臂钻床,其主轴上安装的是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拆后发现轴承的内径为φ73mm直孔,这显然与我国标准型号(3182114)轴承对应的内径尺寸不符。因为标准轴承为锥度1:12的锥孔,锥孔小端尺寸则为中φ70mm。考虑到安装轴承处的轴径受结构型式的限制,轴径又无法改成锥形。若使标准轴承能满足装配要求,就必须将轴承的内孔磨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