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通过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发现各地区(尤其是内陆地区)出口贸易及中间品供给能力的增强很大程度上能推动国内区域间物资交流和经济关联。此外,交通运输成本仍然是影响国内中间品贸易和经济关联的重要因素,而区域间市场分割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关联和区域间专业化分工,尤其在内陆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在推动国内区域专业化分工,优化国内要素配置效率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应在明确重点方向基础上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有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重大创新,然而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理论建设却仍然薄弱,现有区域经济理论对其缺乏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作为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其核心价值必然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经济适宜度不仅可以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选择,而且可以揭示出非正式约束对区域间经济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由此而生的分工专业化和聚集是主体功能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3.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显著特征,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一般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并通过VAR模型,证明垂直专业化与一般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科学合理利用国土空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背景下,从总体上合理引导经济布局.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财政政策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影响最为直接的政策工具.它的实施与运用对于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以及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将产生及其重要而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向东亚的传导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传统理论对当前的传导机制,尤其进出口贸易波动在各经济体间不均等甚至差异较大的现象未能给出充分的解释。将垂直专业化作为联系经济波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引入传导模型,为其提供了新的角度。从模型的推论以及金融危机以来贸易数据的经验分析得出:东亚生产网络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较其它区域更高,因而受金融危机影响其贸易波动更为显著;相对于其他行业,电子行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更为典型,导致电子产品贸易对金融危机的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6.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处理好各类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如何实现各主体功能区的平衡发展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所以,主体功能区划的宏观调控工具的选择,以及如何配合使用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对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在主体功能区划的发展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以寻求在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依据实际情况园地制宜地实施各种宏观调控工具以及其衍生工具政策,同时要做到各种宏观调控工具合理科学的配合,以促进主体功能区划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标准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垂直专业化和片段化生产,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的拓展及对国民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使一国比较优势由产品间深入到产品内部,进而使得各参与国贸易分工模式更为复杂,一国贸易模式可能会与该国原有的传统比较优势相悖;垂直专业化增进了世界福利,但在特定分工模式下可能会损害一国的福利,并且对于不同要素所有者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和实施,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种创新,对我国区域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加速中部崛起、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背景下,推动安徽主体功能区建设,要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创新运行模式;实现生态共建、产业协同;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城市群发展联动,构建区域协调与生态和谐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兴古典视角:区域差距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拾古典分工思想,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对区域差距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源于不同区域间交易效率和分工水平差异的看法,认为交易效率的改进能够提高落后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和总合生产力,有助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0.
国家间文化制度差异可以成为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之一,且这种差异并不会随着贸易的开展而消除,贸易不能促成国家间文化制度的融合,其巩固国家间文化制度差异,即使存在替代性文化制度均衡且向这种均衡的转变是帕累托改进的;向优等文化制度转变可能发生分配影响,在可能性条件下,雇员在封闭条件下可以通过转变获得福利提升,而雇主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西南地区国家级贫困县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不时称性.通过对城口县和万源市两个国家级贫困县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对比调查研究,分析它们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状况,探讨其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西南地区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随着环境管制的深入实施,环境管制与工业经济的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使用了我国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关于环境管制强度与工业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通过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动态系统GMM模型以及分位数模型研究分析了环境管制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环境管制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看,环境管制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形关系,即工业经济增长会随着环境管制强度的增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分地区看,环境管制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呈“U”形,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更早突破“U”形曲线的拐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计算2000-2010年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指标,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城乡差距演进历程扣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0年各省区面板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之间关系,发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会扩大城乡差距,同时城乡差距的扩大也相应促进了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相互作用在三大地区间呈现不同特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却扩大了城乡差距;东部地区城乡差距抑制了经济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扩大会刺激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建省1978-2012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通过GDP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平均每人纯收入来综合度量。引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变量一阶单整条件下构造反映福建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长期均衡关系的协整方程,并且在考虑了短期变动因素情况下,构造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即VEC模型。模型的结果显示出能源消费增加拉动了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源消费每增加1%,经济发展水平就会提高0.34%,并且在短期,能源消费增长率在t时期对前一时期的调整力度为9%。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区域经济带(区)和都市圈(群)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且各大经济带(区)和都市圈(群)的“多极并进”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取向就是要立足自身实际,谋求内部整合;依托“长三角”,积极与流域各经济板块开展合作;与“泛珠三角”开展合作,并借此与东盟沟通。  相似文献   

16.
日本战后的区域开发,主要是适应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其目标经历了由偏重经济增长逐渐向社会综合发展转移的过程,经历了由"据点开发"、"大型项目开发"到"地方居住区开发",再到"多样化开发"的历程.日本的区域政策在强调政府的核心作用的同时,积极利用和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国土综合开发的成果成为日后经济发展的支柱.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纵向历史跟踪还是横向与其他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比较,我国的经济结构都存在着长期的失衡现象,文章从信息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解释。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引发了不同层面上同一级别间的地方竞争,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到很强的决策外部性,相互比拼的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对于上级政府的宏观调控显得过于敏感,并最终导致不同地区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渐趋一致。本文通过一个数学模型阐述了上述想法,并以此为基础做了福利比较分析,最后还对该模型框架进行了扩展并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开发性金融作为金融形式之一,就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说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毫无二致,即通过资金的融通和金融中介职能的发挥,最终实现并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按照G-S(General-Specific)模式,先从一般入手,深入发掘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后从特殊性方面入手,分析开发性金融这一特殊的金融形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区域间的净贸易量及其波动与区域经济增长及波动间的关系乃是十分密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强弱和贸易条件的优劣对比决定了区域间净贸易量的基本格局。同时,与对国外贸易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异常复杂一样,区域间净贸易量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复杂:从短期看,顺差扩大与逆差减小有利于从外部需求的角度去增强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动力;从长期看,则短期的贸易逆差扩大有可能从增强本区域供给能力的角度去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向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与经济虚拟化发展方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经济虚拟化发展的弊端,探析金融——经济危机的成因,探究经济发展畸形异变的病根,提出对虚拟经济发展方向的质疑,指出经济健康发展的虚实结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