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国际垂直专业化使得国际贸易与分工的对象深入到了产品内分工层面,并且其对参与各国的福利产生了显著影响.而FTA在近年来的盛行,大有取代WTO之势.本文研究了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建立FTA后对本国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程度上FTA和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可以缩小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收入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参与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工业行业数据和贸易附加值指标,可以测算中国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增长背后的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出口量的激增是一种“幻象”,样本期内工业行业的贸易附加值绝对值显著提高,但出口中贸易附加值比重不高,实际贸易利得相对较低.贸易附加值比重的增长率远远低于贸易量和贸易顺差的增长率,出口欠缺质的提高,贸易利得的改善有限.  相似文献   

3.
垂直专业化指数可用来衡量一国或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迅猛发展的今天,仅仅计算垂直专业化指数的大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考察垂直专业化的结构特征。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将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出口产品的垂直专业化分解为最终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间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以及来自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各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结构特征和变动趋势,为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真实地位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的显著特征,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一般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并通过VAR模型,证明垂直专业化与一般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周萍 《全国商情》2010,(13):91-92
本文从产品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角度出发,对中关两国的高新技术贸易进行了研究,发现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还不发达,并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且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贸易发展极不均衡,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生产阶段。文章最后结合产品内分工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有关结论对高新技术产业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简单解释方法所没有考虑到的一种情况的分析,得出两国要通过非完全专业化生产获得分工和贸易的利益。因而,各国不应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盲目的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有时进行非完全专业化生产,即继续生产一部分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对本国和世界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动因。李嘉图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和规模经济模型分别从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和规模报酬递增等视角论证了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它们均可表达为"相对生产成本不等式"。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是一种狭义比较优势。随着"制度与贸易"、"生态环境与贸易"、"可持续发展与贸易"等日益成为重要的现实和学术主题,有必要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本观进行拓展,进而形成基于"全成本"的广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12个服务贸易部门的比较优势及其动态演进。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水平较低,尤其是在知识产权、金融、保险等资本与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表现更为明显;一些在特定服务贸易部门显示出较高的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分工指数,形成"一带一路"地区初步的服务分工与专业化格局。从时间累积变动幅度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初始显著比较劣势的服务贸易部门比较优势上升较快;而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部门表现较为稳定甚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较低且比较稳定,需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动中国服务分工与贸易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运用贸易收支模型研究了中间产品贸易下的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逆差的影响程度。首先对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贸易逆差总体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BEC分类将贸易产品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并对中国与东亚地区各类产品的贸易逆差进行了描述性对比分析。最后运用1998—2010年中国与东亚地区的相关数据,在Rose(1989)贸易收支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中间产品进口额对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逆差进行了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中间产品进口量)是造成中国对东亚各国的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周玮  方勇  张二震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5):15-18,69
经典的贸易条件理论,是建立在国际间生产要素不流动的假设之下的,因此,贸易条件理论能够揭示各国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但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日益融合,要素国际间不流动的前提已经消失。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一国贸易条件的变化无法正确反映贸易利益的分配和得益的变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交叉渗透使得各国在总体利益扩大的同时,模糊了贸易利益和投资利益的界限。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参与利益分配的基础由产品分工发展成为要素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机制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11.
产品内分工是中国外贸从1994年开始连续16年保持顺差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品内分工所引起的世界经济活动的新变化为中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从而扩大了中国商品出口的范围和数量,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衡量指标,即垂直专业化比率对中国外贸顺差产生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使产品内分工成为近年来国际分工理论的研究热点,它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存在诸多原因.我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相当大部分处于劳动密集型工序或区段,我们要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原理,通过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工序地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内许多学者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对产品内分工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现状的分析;二是运用产品内分工解释对外贸易相关问题;三是研究产品内分工对我国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四是分析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状况.文章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中美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测算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ummels等人估算垂直专业化比重的方法,利用中国1992~2003年的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贸易中垂直专业化比重做了分行业测算。此外,又计算了美国1998~2004年出口贸易中垂直专业化的比重,并将其结果与中国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计算分析了1989~2005年中国、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国各省份主要工业的Hovver专业化系数和Krugman专业化指数,得出一些基本的结论: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程度在加深,东中西部之间、省份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越来越明显,中国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业市场并没有被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部分。这说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各地区按照自身优势发展制造业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国家间文化制度差异可以成为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之一,且这种差异并不会随着贸易的开展而消除,贸易不能促成国家间文化制度的融合,其巩固国家间文化制度差异,即使存在替代性文化制度均衡且向这种均衡的转变是帕累托改进的;向优等文化制度转变可能发生分配影响,在可能性条件下,雇员在封闭条件下可以通过转变获得福利提升,而雇主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分析交易成本与分工水平的关系,即只要交易成本足够低,而且交易双方存在比较优势,他们就总能从分工中获利;如果交易双方不存在内生和外生比较优势,那么,除了生产活动专业化报酬恒定外,不论是专业化经济还是专业化不经济,交易双方都可以从分工中获利。交易双方从分工中获得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因此,分工水平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内贸易乃至产品内贸易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采取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根据我国按HS编码的98章产品,计算了1999~2004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上分析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生产和世界贸易两个层面分析并测算了当今世界生产和贸易的最新特点和进展,揭示了两大体系的紧密联系.在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垂直专业化生产对国际贸易尤其是中间产品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金融危机通过垂直的国际生产格局对国际贸易的破坏作用放大了.由于供应链的断裂会造成价值链上多个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下降,并对深层次参与垂直专业...  相似文献   

20.
运用产品出口相似性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系统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的大多数农产品在美国市场并不具有较强的竞争关系,在美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集中在园艺和水产品,并且总体竞争趋势在下降,中国与东盟应该进一步增强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