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大学科技园区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对于促进我国大学科技园区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园区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知识创新、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的扩散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科技园区合作创新中的知识共享的实现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好大学科技园区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世界各国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历程表明,大学科技园区迅速发展并发挥其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文在总结实地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建设大学科技园区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大学科技园区政府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营科技园区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工业园区的构成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工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园、生物医药谷、纺织科技城、科技贸易城、软件产业园、科技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外,还涌现出一批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科技园区。民营科技园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孕育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体,其使命在于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近年来,民营科技园区正以运行机制灵活和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的独特优势,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国培训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基地。民营科技园区的兴起,标志着中国…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动态     
教育部将在我国高校设立10个大学科技园试点为把大学人才、知识成果推向社会,教育部将在今年内陆续在重点大学设立10个大学科技园区试点,以加强我国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转换的步伐。科技创业园是当今世界各国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一种模式,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和企业合作,陆续设立了30多所科技园。教育部今年内将要设立的10个科技园区试点,是在这些科技园的基础上选出的,教育部将和有关部委合作,对这10个科技园区进行政策、资金、人员上的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5.
大学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作为基地,建设大学科技园区。自此,大学科技园区在我国应运而生。截至2005年10月,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总数己达到44个,依托高等院校104所。大学科技园区的兴起,加速了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为社会创造了丰厚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邢大川 《黑河学刊》2012,(12):24-25
中国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模仿、借鉴、融合国外大学的办学模式并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而在近代中国,大学的办学模式深受美国的影响。分析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导入的途径可以为现代国际化背帚下大学交流和我国大学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技园区,在国外通常称作科学园、科学城、技术城、大学研究园,在我国则通常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高新区。科技园区是以体制创新带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形式,也是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孵化器。因此,突破现行体制的桎梏,寻求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完善不仅是科技园区创立和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科技园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8.
立足高科技成果孵化跻身社会化大生产之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高科技成果孵化跻身社会化大生产之列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区为了求得科技园区的更大发展,我们提出了:立足高科技成果孵化,多元化,多层次,大目标,建设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经过三、五年的努力,产值利税逐年翻番,跻身社会大竞争、大发展之列。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9.
王海国 《宁波通讯》2012,(17):26-27
发展模式是特定区域和特定条件下发展理念、方式、途径’和机制的集中体现。发展模式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的、更高层次的创新,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宁波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目标,大力创新发展模式,在资源集聚、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开发模式四大转变,以模式创新引领高新区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持续增强全市产业转型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生成和壮大,大学科技园区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建立大学科技园区是促进高校功能开发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国外成功实践表明,孵化功能开发是大学科技园区功能开发的核心,而这又是我国大学科技园区的最大薄弱环节。因此,强化我国大学科技园区孵化功能开发,是21世纪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生命线。我国大学科技园区建设虽然起步  相似文献   

11.
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作为基地,建设大学科技园区.自此,大学科技园区在我国应运而生.截至2003年10月,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总数己达到44个,依托高等院校1 04所.大学科技园区的兴起,加速了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为社会创造了丰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的技术转移起源于改革开放,迄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几次大的政策调整,主要包括:校企分开,将国家资助科研产生的知识产权下放给大学,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区,认定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一些大学还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在全国各地开设科技园区,开展异地技术转移,有的甚至尝试在西方发达国家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目前,我国主要研究型大学都孵化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促成了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技术转移存在较大差距,在认识上存在重大误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7,(2):85-85
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中国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程学院9所重点大学与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共建。园区坐落于中国高校最密集。人口文化素质最高.科技资源最丰富、商务配套最完备,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中心城区——南京市鼓楼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设立在都市中央商务区(CBD)内的大学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4.
<正> 高科技园区作为一种仅有50年发展历史的新生事物,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程度,但却存在着许多共性,包含演绎着一些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探讨高科技园区发展基本特征,知晓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一些基本运作规律,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在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准确定位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园区发展其基本的驱动力,也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类型、模式多种多样,运行与管理机制也各不相同,但逐步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朱有明 《北方经济》2010,(15):69-70
一、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现状评价 高科技园区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形态、运行管理机制和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模式和主流形态。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最佳载体(刘敬伟,2004)。据科技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开发区150多个,到2007年底.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到52840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出151创汇1661亿美元。从业人员521.1万人,上缴税金2452亿元.净利润达2599亿元.充分显示了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7.
王京海 《中国经贸》2014,(4):117-1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各城市、区域的结构,而开发和建设科技园区也逐渐被重视。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是帮助创新型企业创建和发展,同时提供一些科技水平高的增值服务。本文首先阐述了科技园区的基本概念,而后讨论了开发科技园区的相关内容,例如开发模式以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园区的开发等,最后分析了建设科技园区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科技园区同样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佶受世界注目。在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的科技园区.同样,大学凭借其智力和科研的优势。同样建立起了许多的科技园区,在这其中.有大获成功的,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但是同样也有不是很成功,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比较失败的,比如说英国的剑桥大学科技园区.剑桥大学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以物  相似文献   

19.
15年前,为了不让大学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直接被送入档案馆,解决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率极低的问题,清华大学在清华南门的一片棚户区和一个冰棍厂旧址上开始了中国第一批科技园区之一——清华科技园的探索,而徐井宏也从一个大学里的管理干部开始了自己的“老板”生涯。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营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总结我国民营科技园区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组织专家评选出全国十佳和优秀民营科技园区,并在深圳举行的全国民营科技园区高峰论坛会上对获奖园区进行了表彰。深圳天安民营科技园、天津鑫茂民营科技园、广东中山民营科技园、黑龙江哈尔滨南岗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上海嘉定民营高科技园区、山东莱州市民营科技密集区、安徽安庆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大连市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园(中心)、河北清河国际羊绒科技园区、江西南昌民营科技园等10家民营科技园区荣获“全国十佳民营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