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商贸名城的建设过程中,义乌市人文资源保护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目前存在的对人文资源保护观念不足,保护政策制度缺位,保护方法欠科学,开发利用缺乏整体规划,资源“活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琦 《价值工程》2015,(4):193-194
驻马店拥有丰富的地名人文资源,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一直是当地政府思考的重要问题。受地名与商品或服务结合情况的影响,驻马店在进行地名文化品牌的开发与利用时,应该根据不同地名人文资源的性质,规范地名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3.
宜春市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如果要让宜春的农业、工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必须重视生态、人文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护资源优势、优化宜春生态不但是长远之策,而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罗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护生态环境,重塑山川秀美的中华大地"的指示精神,结合县内风景胜地灵山资源实际,一边加大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保护力度,一边加快灵山生态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利用步伐,使灵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到了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开发灵山旅游资源已被列入罗山县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并作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杨强  盛锴 《城市问题》2011,(5):97-101
认为人文旅游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重点研究内容。以湖州市为例,对有形乡村景观和无形乡村景观资源的表现形式、特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村居意象系统构想并阐述了其含义和构建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保护与利用目标、打造人与效益影响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方式的对策建议和基于村居意象系统构建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滨海岸线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进行系统创新。在理念上强调绿色、人文和内涵发展,要从"重开发、轻保护"转向"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从"重盈利、轻公益"转向"以人为本、开放共享",从"重形式、轻内涵"转向"活力导向、内外兼修";在方法上强调活力导向,要通过多元人群的需求调查以探究活力主体,通过资源价值的充分挖掘以理清活力基底,通过空间节点的准确判识以划定活力载体,在修复生态本底和彰显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以激发活力为目标,优化滨海岸线的功能、设施与景观。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活标本。众多的古树名木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浓浓乡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是弥足珍贵的"绿色文物"和"活的化石"。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刘军民  刘慧慧  薛立尧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3):中插1-中插5
大遗址空间是遗存本体、周边环境以及在此世代生活的人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加强大遗址空间管控是落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键内容,也是坚定文化自信、保障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多规合一"已成必然趋势的时代背景中,大遗址空间管控"交叉重叠冲突"的既定现实与国土空间规划"不交...  相似文献   

9.
人文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使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人文资源与旅游业既互助又冲突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人文资源,使人文资源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遵义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开发项目对遵义历史名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科学合理利用保护与开发遵义历史名城,本文在分析遵义名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寿县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是安徽省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它的旅游资源包括有古城墙、八公山、芍坡、楚汉文化、八公山豆腐、大救驾等.但是,在如此丰富的资源下,寿县却并没有扬名天下,每年吸引的游客也是有限.本文主要以寿县人文旅游资源特色项目开发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为何寿县坐拥美誉却未能名扬天下,并针对寿县在人文资源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相关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创新推动寿县人文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朋涛 《价值工程》2014,(18):106-107
城市肌理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演化的产物,是一个城市人文记忆和历史信息的载体,如何在城市肌理中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解读城市的人文记忆,构筑城市的美好未来,必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河西古镇开发中如何保护原有城市肌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做到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和风貌特征的同时,又能改善人居环境,使新的城市肌理能够"有机切入"原有肌理,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育强 《价值工程》2012,31(20):50-52
"搞好风景名胜区工作,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在管理"。本文就如何处理好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间的关系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熊伟 《中外企业家》2012,(8):141-142
河南省高校人文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问题源于该类教育资源在传递与接受时出现的种种障碍,它使得资源未能充分流转,资源流通渠道狭窄。而这些障碍形成是由于现代社会、高校、大学生等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则应着眼于高校人文教育的核心,清除资源利用障碍,拓宽资源流通渠道,真正使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方面阐述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意义与前景,并提出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中自然景观与乡土人文资源的规划思路与开发、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目前省内高职院校校园网站现状与常见误区的分析,提出了网站设计应体现人文关怀与科学布局的理念。并建议从"静态宣传"、"视频播放"、"资源下载"等几个方面来设置栏目。特别强调了学生和老师作为学校的主体在学校网站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历史建筑或者历史风貌建筑的涵盖范围,我国各个地区的认定标准并不相同。以天津为例,历史风貌建筑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人文价值,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就是要维护历史风貌建筑的原真性(Authenticity)和  相似文献   

18.
三峡-清江旅游资源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融在一起,为湖北的经济腾飞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为三峡大坝,从而知道世界水电之都-宜昌的人并不多,人们都知道孔子的家乡在山东曲阜,而同为世界名人的屈大夫却少有人知其家乡在宜昌秭归。这说明我们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开发。面对土家族的不断汉化,土家文化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资源的重复建设;市场为夺得一己私利不从全局出发导致的恶性竞争;宜昌市以及西陵峡大部分景点之间没有联系,景点多,景点"小、差、乱"等问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彬县抢抓大佛寺石窟成功入选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名录的有利时机,计划投资20亿元对大佛寺遗产进一步进行保护,着力打造丝路旅游知名景区。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快旅游强县建设步伐,把打造"丝路佛都、山水彬风;赏千年大佛寺、享千年侍郎胡"、"丝绸之路"旅游品牌作为重中之重,把"丝绸之路"变为彬县诸多旅游产品中极具吸引力的一条主题线路,深度挖掘其历史人文资源、做深丝路旅游产品。相继投资10多亿元,实施了大佛寺、侍郎湖、公刘教稼苑、龟蛇  相似文献   

20.
国土空间规划标志着存量规划时代的开启,要求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构建自然与人文并重的空间格局.古村堡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尤其重要,要摒弃以增加建设用地为 目的的盲目的大拆大建,传承地域特色,分类推进古村堡发展.基于对河北省蔚县32个古村堡的实证调研,指出古村堡保护与发展困境,提出延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序列,对古村堡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和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