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预算资金使用部门为考察对象,构建了预算执行偏差的前景理论模型,试图解构不同行为模式下的决策者偏好选择.根据参照依赖、损失厌恶、敏感度递减等特性,刻画了预算执行偏差的行为响应机制.进而提出利用“可得性偏差”,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取消法定支出挂钩的做法,突破“沉锚效应”的路径依赖,突出“框架效应”的正面影响,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项重要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工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收入再分配效应方面具有显著的“逆向”调节作用,而社保资金筹资方式上的设计缺陷是使得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分配存在“逆向”调节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部分发达国家开始用增值税为社保支出筹资,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为此,本文构建了中国增值税为社保筹资的投入产出模型,考察用增值税替代社会保险缴费进行筹资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用增值税为社保支出筹资时,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在满足社保筹资的同时起到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效果。本研究对我国后续财税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财政预算改革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将预算绩效管理引入到预算支出管理中越来越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能够有效帮助有关单位控制财政支出的总量与支出渠道,实现财政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并且在技术手段方面加强预算资源的管理。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流程,介绍了如何设计一套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就如何更好地实现预算评价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几点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芳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383-383
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同级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日益呈现,支出结构不合理,“吃饭”财政的局面尚未明显改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预算执行弹性大,支出范围不规范,导致各种浪费现象和不合理开支严重。因此,加快推进部门预算,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林敏  余丽生 《财贸经济》2011,(8):13-20,136
在中国政治集权而经济分权的垂直控制体制下,如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在政府公共支出中的比重,一直是政府治理的热点问题。参与式预算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责任机制,本文利用2002—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72个乡镇的面板数据,首次实证检验了参与式预算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参与式预算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医疗卫生支出占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降低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基层政府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税式支出”实质上是一种财政支出,因此需要按照支出管理的模式,引入“税式支出预算制度”对其进行研究。完善我国的税式支出预算化管理,需要从法律基础、组织机构、数据来源、基准选择、分类方法、估算方法和成本效益分析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薄一波同志在党的“八大”发言中.在总结“一五”时期头几年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正确处理国民收入和财政分配的比例问题。他指出:“在今后若干年内,在通常的情况下,我国国民收入中积累部分的比重,不低于20%,或者略高一点;我国国民收入中国家预算收入的比重,不低于30%,或者略高一点;我国国家预算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不低于40%,或者略高一点。”建国三十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这三项比例控制好了,  相似文献   

8.
张平 《致富时代》2011,(9):124-124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结合我国新形势下的财税政策的新要求,笔者对县级财政如何加强管理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该文认为应从收入征管、服务经济、支出约束(预算管理)、财政改革和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立足实现“五个突破”。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不同预算科目间的预算资金需要调剂使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报经批准。”如何贯彻执行《预算法》,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及时记录和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监督和控制,是政府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廖炜  汪玲  吴珊珊 《致富时代》2011,(9):117-118
采购预算是指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编制的,以现行的法规为依据审批的,关于为完成各项建设和作战任务所需物资、工程建设和服务等采购支出计划。  相似文献   

11.
周晋 《商业研究》2007,(4):115-117
对养老基金的政府财政投入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社会福利。首先是确定合理财政投入的两个准则,在描述基金收支核心机制后刻画了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合理财政投入的目标约束模型,在理论上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2.
The 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 (1980–1992), Consumer Price Index (1980–1992), and ACCRA Cost of Living Index (1990) are used to construct annual household expenditure data from 1980 to 1992 to compare household budget allocation patterns of African Americans to Asian Americans, Caucasian Americans, and Hispanic Americans. Using the LA/AIDS demand system, researchers found that African American households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dget allocation patterns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13 expenditure categorie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3.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通过支出功能分类查看具体项目支出可以清楚地了解政府的各项支出都具体的做了些什么,清晰地说明了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怎么花的,使得政府的财政收支更加完整清晰.预算项目核算的实施,有利于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不合理开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了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制定各单位预算项目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审计预算,特别是对当前实施责任风暴、效益审计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为抵御外部风险、稳定经济增长,我国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政策设计愈发重视反周期相机调控理念.但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争议,不完全满足反周期特征,导致调控结果与初衷存在背离难题.为厘清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周期特征,本文引入多频谱分析,以极大似然小波分解(MODWT)剔除序列趋势成分的扩张效应干扰,利用带有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回归模型(TVP-SVAR)分析我国预算收支和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预算收支变化与经济周期趋同,财政政策的实施结果具有顺周期性.具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速变化一个单位将导致预算收支分别同方向变化0.7及 0.05个单位以上,预算收入变化一个单位将导致预算支出变化0.9个单位以上.本文还证明,预算收入的顺周期属性是导致支出与经济波动顺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公共权力的行使原则上不受司法审查,司法对抽象的财政支出行为的规制乏力,由此,造成财政支出行为可诉性较弱的现象。引入司法权规制财政购买性支出执行行为,可以解决其可诉性的缺陷,以使其纳入法治财政的轨道,防止政府滥用财政支出的权力。司法规制财政购买性支出行为的制度进路,除了依仗救济私人经营者利益的直接诉讼机制外,还可考虑创建救济公共消费者利益的间接诉讼机制。可见,建构实现其可诉性的诉讼机制,可以均衡国家、私人经营者和公共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效率等环境变量对财政预决算偏差的影响,本文构建三个理论假设并通过面板数据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面板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符合预期。研究表明:上述各要素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稳定关系;地区经济增长对预决算偏差的影响最为显著,呈现正向扩大效应;地方政府效率与预决算偏差的长期关系更加稳定,且对预决算偏差具负向冲击力;财政预决算偏差中,支出偏离度与收入偏离度的关系微弱,弹性系数较低。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缩小预决算偏差,我国应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降低GDP指标权重,重视提升地方政府效率,推进建设规范有序的现代财政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ADSPLIT is a computer-based, interactive, marketing model which optimally allocates a specified corporate promotional budget among individual brands competing for limited resources. The model requires either (a) regression-based response function coefficients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or (b) judgments on what sales should be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price and advertising expenditure for the brands, which the program then uses to estimate the function parameters. The advertising-sales response function is modeled through a flexible form that allows both concave and S-shaped relationships, while sales are related to price through a constant elasticity (Cobb-Douglas) function. The model uses the estimated or input functions to compute the optimal budget allocation for the brands, given an upper bound for the total promotional expenditures and upper- and lower-budget bounds for every brand, using nonlinear optimization heuristics. Optimal prices for the brands are also computed.  相似文献   

18.
Fairnes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remains one of the basic criteria of public choice. Taking fairness into account in public resource allocation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when decision-making creates conflicts of interest among potential stakeholders. The European Union’s structural policy budget allocation is especially prone to such conflicts, mainly due to its complexity and lack of commonly accepted indexes to measure its effec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if a fair-division algorithm can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to diminish conflicts and provide a fai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volves a problem of the EU’s rural-development policy budget in Poland. The algorithm provides a simple formal framework for budget allocation and utilizes structural program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 of the key stakeholder groups. The provided example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fair division algorithm is feasible in practice. The algorithm is flexible, robust to variation in pre-set budget constraints, and results in a sensible solution that achieves consensus among the stakeholder groups.  相似文献   

19.
董娅 《财经论丛》2007,(2):19-23
我国将于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重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收支科目分类。在收入分类中一项重要的改革就是将预算外收入列归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但这种纳入只是技术层面的,实际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预算外收入规模庞大已成为地方政府重要财源,将其纳入预算管理限制了地方财力支配权;二是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受到部门既得利益的约束;三是预算外收入项目的审批管理不尽合理。通过分析,对财政体制、立法、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借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契机推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八大报告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必须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进一步完善预算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加大支出结构的调整;加快完善税收制度。同时,要深入探讨开征环境保护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