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华实 《农家之友》2013,(9):29-29
1964年6月的一天,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一个多月后,仍处于悲痛之中的兰考县委通讯干事刘俊生,找到《河南日报》“党的生活”专栏编辑郭兆麟,提出要写一篇《兰考人民满怀信心迎丰收》的稿子,说这是焦裕禄生前给他出的最后一篇报道题目,  相似文献   

2.
因为一篇报道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西丰县公安局以“涉嫌诽谤罪”为由对采写报道的《法制日报》记者朱文娜进行立案调查。西丰县公安局多名干警赶到法制日报社对该记者进行拘传。此消息一出,舆论大哗。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篇题为《邵阳紫薇园闯关的力量之源》的报道被不少网站转载,文章指出,以农业开发区立项的紫薇博览园宣称占地3500亩,在被湖南省撤销后,几年内建设的却是建材城和别墅区。  相似文献   

4.
谈谈怎样投稿邱尔明我是山东五莲县松北乡北山前村的农民。我写的几篇稿子,有两篇被《农村财务会计》选中刊登了。一篇是《我与〈农村财务会计〉》(见《农村财务会计》1993年第2期);第二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见《农村财务会计》1993年第9期)。最近...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9日《金融时报》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该报总编宋辅良撰写的《载体与持续》,一篇是文化周刊主任王华庆撰写的《一支乐队所带来的——农发行呼伦贝尔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纪实》。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报道和评论了农发行呼伦贝尔市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其中宋辅良总编谈到“:企业文化建设载体应是具体的、有特色的、能够形成这一单位品牌的物质形式,即载体的个性化”。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手段,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从表现形式上看,企业文化体现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动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郑晖…  相似文献   

6.
美国《商业日报》4日刊登一篇发自香港的报道,题为《中国的农业可能处于危险之中》。文章援引美国的一位农业专家的话说,滥施化肥正威胁着中国农业取得的进步及其农产品出口的前景。这位美国专家是设在香港的钾磷研究所的斯蒂芬·多得尔。他时常到中国大陆访问。他对《商业日报》记者谈了中国的农业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简讯     
山西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与山西省农业经济学会联合举办中青年论文评奖活动。共征集了山西省1985一1987年1。月中青年论文60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最后评选出优秀论文67篇,文章分别刊载于《新华文摘》、《经济学文摘》、《农业经济间题》、《农村问题论坛》、《中国农村经济》等42个刊物。其中一等4篇,二等23篇,三等40篇,于1月20日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并将优秀论文汇集成册,出版中青年优秀论文集。  相似文献   

8.
成由勤俭败由奢吴明生《江苏纪监》第129期刊登一篇题为《"潇洒"书记》的文章,文中报道了武进市湖塘镇马家巷村原党支部书记马平南腐化堕落沦为罪犯的过程。马平南视挥霍为潇洒:他好跳舞,竟以2分利息从农民手中集资160万元建舞厅;他好"泡妞",竟以22万元...  相似文献   

9.
《新京报》最近刊登了一篇题为《武汉启用“三好生”新标准:“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取代“德智体”》的报道,笔者看了以后惊讶不已。在“新三好”评价指标中规定“,好公民”下设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社会公德、社会实践四个二级指标。人们不禁要问:何为公民?按词书  相似文献   

10.
农民被迫卖掉自己的耕地,企业买地在此建厂,数年后,企业又被强拆。如果企业搬迁,又有农民将被强制卖掉自己的土地。如此循环,无论是农民还是企业都是受害者,那么在一次次非法土地买卖中,谁是受益者呢?最近三个月内两篇关于山东菏泽征地的报道《菏泽拆迁风波(》《质量万里行》20  相似文献   

11.
那一片秋叶     
对秋天的喜爱从孩子时就开始了。还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两篇令人齿颊留香的课文,一篇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另一篇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两篇文章都把一个秋天,一个北国的秋天写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想分四个问题来论述:一、《管子》是怎样的一部书?二、《管子》研究的历史意义。三、《管子》研究的现实意义。四、怎样开展管子学的研究。一、管子书主要是一部经济学著作现存管子书七十六篇,(另十篇有目无书)主要内容是讲经济问题的大约占三分之一多一些。其他有论道(哲学)的、论法的、讲历史的(如《三匡》等),还有几篇杂著。在这些非经济的篇章中,不少也涉及一些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传真     
2003年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信息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成效显著,省联社报送稿件被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采用28篇,国务院办公厅采用3篇。全省信用社系统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上发表稿件122篇;在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江苏内参》、《江苏经济报》等省级媒体上发表稿件1609篇。 (沈练 黄忆寒)  相似文献   

14.
山不在高──《粮食问题研究》改版一年得失析甲森《粮食问题研究》改版一年来,已出正刊6期,增刊1期。全年共刊用文章214篇,其中"粮政论坛"用文6篇;"流通体制改革"用文61篇;"工作经验"用文35篇;"企业制度改革"用文14篇;"市场望"、"购销前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们对宣传报道认识的逐渐全面和深化,全县信用社的宣传报道活动有声有色,一年赛过一年,基本做到了“电台常有声,电视常有影,报刊常有名”,为我县信用社走出金堂、走向社会打开了局面。近两年全县信用社业余通讯员投发稿件564篇,被报刊、电台、电视台采用219篇,采用率达40%,其中市级以上89篇,占采用量的40.6%,有占职工总数33%的职工参加了宣传报道活动。在全面报道的同时,我们注重专业特色,向《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等专业报刊投稿件276篇,被采用62篇,采用率达  相似文献   

16.
网事     
<正>沉重的《背影》朱自清的一篇《背影》,不知感动了多少人,尤其是其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段落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可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竟有"好事"的专家  相似文献   

17.
<正>1926年1月,为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陈毅写了一篇《纪念列宁》寄给徐志摩,"为的使列宁纪念能在善于反宣传的《晨报》上吐露一点消息",结果却引起编辑徐志摩的反感。徐回应了一篇《谈革命》,说列宁是"一个造警句编口号的圣手",又说陈毅是"弄弄火,捣些小乱子",是"盲从一种根据不完全靠得住的学理,在幻想中假设一个革命的背景"。对徐志摩的文章,陈毅称其"词旨渊懿,极尽讽刺挑拨之能事"。于是,他又写了一篇《答徐志摩先生》发表在《京  相似文献   

18.
黍粟余论──中国与西欧的对比游修龄(浙江农业大学农史室)笔者以前曾写过一篇《论黍和稷》,意在证明稷当是粟而非不粘之黍①。以后觉得黍粟的起源与传播问题很重要,又写过一篇《黍和粟的起源及传播问题》②,在写以上两篇的过程中,又引发一些联想,无法纳入这两篇中...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14,(4):34-36
<正>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曾掀起过一场全民"气功""特异功能"风潮,其支持与推动者,同样不乏名人,甚至包括了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政府推波助澜"特异功能热"上世纪79年各地兴起"特异功能热",其背后有政府的推波助澜。1979年3月《四川日报》刊发一篇"耳朵认字"的报道,说四川一名叫唐雨的12孩子能用耳朵辨认字。报道受到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的支持,很  相似文献   

20.
本期刊登了两篇论述农村家庭经济问题的论文:一篇是单康明同志的《也谈家庭经济》,一篇是赵瑞彰同志的《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中的新型家庭经济》。这两篇论文的观点不同。单康明同志对本刊1983年第10期刊登的金遥等同志的《论家庭经济与农业计划》一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特刊于此,供大家比较研究。农村家庭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它,对待它,以及它的发展前途如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希望读者注意,并进行深入探讨、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