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徽文化融入“新江南文化”,一方面为“新江南文化”贡献新动能,另一方面带动了安徽文化的整体发展。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齐心打造“新江南文化”生态、坚持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加强区域学术文化研讨、深化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融合等途径,实现徽文化与“新江南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文化“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共建长三角区域人们的精神家园,共谱新时代长三角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讲解技能是导游服务的核心技能,准确理解导游讲解的三次过滤法则和灵活运用八种导游讲解方法的是导游人员提高导游讲解水平的关键。高水准的导游讲解往往与导游词的创作相关,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游词创作。  相似文献   

3.
景区讲解与导游服务是导游专业的核心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就职后的岗位工作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景区讲解与导游服务能力,不仅要注意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技巧训练。本文针对高职导游专业学生的景区讲解与导游技巧的实战训练进行探索,着力于在训练技能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服务技巧,增强其专业能力训练效果,从而提高景区讲解与导游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唐艳  孙根年 《经济师》2011,(11):121-122
导游作为旅游活动的指导者,要帮助游客去感受景观之美,因此导游自身的审美能力十分重要。作为导游的主要来源,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相关教育。文章以具体课程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循序渐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全面培养文化素养和讲解技能。  相似文献   

5.
肖建成 《经济师》2012,(5):241-242
如今旅游业发展迅速,各旅游景区如何打造自身或提升形象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导游作为一个景点景区的代言人,导游讲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别阐述了导游讲解的重要性,以及导游讲解对旅游景点景区形象的影响,出现的问题,最后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讲解技能是导游服务的核心技能,是核心技能组合的核心。讲解技能的创造性集中体现在导游词的创作上,以广州光孝寺的导游词创作为例,全面诠释导游讲解技能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在进步,旅游业也随之发展,旅客们对旅游文化的需求更强烈,了解也随之深入了.导游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加文化内涵,做一名尽职尽责的优秀导游人员,为“文化大使”的称号代言.本文通过论述如何构建一个知识型导游队伍,最终满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王秀霞 《时代经贸》2013,(10):127-127
社会在进步,旅游业也随之发展,旅客们对旅游文化的需求更强烈,了解也随之深入了。导游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加文化内涵,做一名尽职尽责的优秀导游人员,为“文化大使”的称号代言。本文通过论述如何构建一个知识型导游队伍,最终满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传承弘扬徽文化精华,能够为绩溪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内在动力,提供文化支撑力,促进绩溪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5,(2):96-98
耿忠,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职俄、英双语导游,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从事导游工作十余年,曾多次获得中旅最佳导游及欧洲部先进个人称号。可算是北京及全国俄语导游界中的精英,国内俄语导游界中的一面旗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耿忠在语言上始终精益求精,但他认为仅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广泛涉猎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做到厚积而薄发,成为一名集百家学识为一身的“杂家”。他利用业余时间大量阅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  相似文献   

11.
导游词除了文化传播的功能外,作为"物"的符号表述,还能体现其创造者和使用者——导游的需求,沿途导游词因其动态性和自由性则更能充分体现。因此从导游的视角来审视沿途导游词,置其在"导游与旅游者"互动的场域中,探索其承载的"好客"之道。通过五段导游话语分析出导游的好客"幻象"是为了获取更多回扣收入的"真实"。借助旅游产品线的梳理,指出导致"导客关系"僵化的不只是导游与旅行社,旅游者也是始作俑者。余论部分延伸探讨了上述问题的国家监管的滞后性和学术支撑的薄弱性。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中国的地位起起伏伏.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重新回到世界面前.笔者认为中国正在实施的“走出去”宣传战略是“中国”国家品牌战略.在“中国”主体品牌及其旗下的系列品牌传播中,“中国人”、“中国文化”是主要元素.人是“中国”品牌传播的主要要素.中国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化”传播是“中国”品牌传播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导游薪酬体制的合理设计是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关键。旅游行为发生过程中,存在着游客与旅行社、旅行社与导游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并最终体现为游客与导游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是形成以“回扣”为主体的导游薪酬体系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4.
侯娜 《经济师》2009,(5):203-204
导游员是旅行社最核心的人力资源.但旅行社提供给导游的薪酬却很低,这样导致导游服务质量下降、优秀导游员流失、旅行社企业形象受损。建立合理的导游全面薪酬体系,提高导游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使导游员与旅行社企业双赢。文章对山西省导游薪酬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面薪酬体系”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徐协 《江南论坛》2015,(4):33-34
一、“微传播”是吴文化传播的力量之源 传媒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吴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 所谓“微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以网帖、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以及后来兴起的微博、微信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后者则是专指以微博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微传播”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而是“点对点”的裂变传播,其传播速度之迅速,传播范围之广袤,传播方式之便捷是以往媒介不可比拟的.因此其在吴文化的品牌传播活动中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旅游业态升级转型,城市旅游也从粗放型模式向精细化体验式模式转变,开始深度挖掘城市建筑、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旅资源,打破原有旅游发展模式,注重散客经济、重视游客口碑效应。在城市文化旅游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受旅游者认知和消费理念、旅游经营者项目实施效益、旅游服务水平差异等多因素影响,旅游者对文化旅游的美好向往与不充分、不平衡的供给的矛盾突显。借鉴欧美发达城市旅游发展模式,根据我国本土城市文旅资源特性,发现城市微旅行文化显性效应明显,微旅行导游应运而生。在实践中,城市微旅行导游面对城市建筑文化、街区文化、红色旅游资源等专业知识,遇到导览方法和专业内容知识传递和内化等多方面问题,感知到微旅行游客的期望与真实感知体验有较大差距。因此,结合“期望与感知”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微旅行现场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城市微旅行导游提升途径,为城市微旅行导游开展各类型导览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导游回扣”现象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游收取回扣是旅游行业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屡禁不止、高额回扣的存在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正视“导游回扣”的法律佣金性和市场经济合理性,是解决导游高额回扣、促进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浅议中国导游薪金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回扣”为主的导游薪金体制影响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导游的合法权益,致使导游服务质量下降,游客和导游之间关系难以协调,游客对旅游地形象评价降低,从而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客源的稳定和客源市场的开发。因此应改革导游薪金制度,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礼不往教”并不符合文化的特性。文化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往教”而不是“来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其本身是具有扩张性的,因而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扩张性也是必然的。文化的扩张性必然导致文化的冲突,在冲突中使先进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0.
“江南style”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被称之为“亚文化的逆袭”。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表演行动分析法研究“江南style”究竟有何魅力能够为全世界受众所认同,是很有意义的。“江南style”的产生,由于在两极分化、去中心化和地方化的全球化背景下,存在文化混杂与文化普遍无根性,需要文化认同。对“江南style”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发现“江南style”不仅体现了当下全球文化的混杂性、契合了普遍存在的自嘲心理,而且多媒体传播技术也推进了“江南style”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江南style”的成功经验,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