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青 《经济师》2004,(7):245-245,247
进入 2 0世纪以来 ,国有资产流失还在呈快速递增态势。文章对国有资产流失进行了分析 ,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渠道 :决策失误导致流失 ;在破产中、改制中、中外合资合作中流失 ;由于经营不善、财政性蚕食造成流失以及无形资产、土地不入账造成流失。并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遏制国有资产流失刻不容缓冯恭祺近期,我国国有企业面临各种困难,导致一系列不祥后果,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难有起色,二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现就后一问题谈谈个人管见。国有资产流失渠道五花八门一、历史上制度上存在一定缺陷形成国有资产流失1...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方式不仅表现在贪污、侵占、拖欠、盗窃等,而且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改制过程中,个别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和管理上的漏洞,或采取转移隐匿等手段,将国有资产化公为私,或将国有资产低价出售;或与中介机构恶意串通采取高值低估、恶意折卖等手段,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虽然大部分国有资产流失对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却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4.
谢晓霞 《生产力研究》2006,(6):199-200,242
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既有企业经营体制上的原因,也与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分布过广、结构不合理和资源配置非优化等直接相关。“郎顾之争”再一次使国有资产流失这一现状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文章仅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并从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资本外逃与国有资产流失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 ,资本外逃与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样倍受关注。本文在对二者作了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国有资产流失是资本外逃的一大诱因 ,资本外逃为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可能。在本文的最后 ,提出了通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而降低资本外逃的对策 ,以及通过遏止资本外逃而降低国有资产流失量的建议。我们只有从体制和政策环境等深层次上采取措施 ,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和防止资本外逃及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6.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其防范杜永春资料表明,在新旧财会制度接轨中,不少国有企业少转国家资本金;在新财会制度实施小,仍有掩盖企业潜亏现象。这样,一方面造成国有权益严重受损;一方面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尚未...  相似文献   

7.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 1.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其成因:一是“区域利益”作祟,盲目引进,重复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有上千亿元的投资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我国几乎每个省都有彩电生产线,然而,彩电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5%;各地区为振兴地方经济,不注重实效.盲目引进冰箱、洗衣机生产线,但由于市场及产品本身质量等因素,只好纷纷停产,目前其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0%。  相似文献   

8.
一、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症结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如下:(一)企业内剖因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我国的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结构性调整而出现了经营上的困难,甚至有相当多的企业发生了亏损,这是历史客观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但是在主观上,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低下及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第一、经营者的自身素质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首先,国有企业的资产从形态上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对于有形资产,一般人都有所认识,而对于无形资产,大多数经…  相似文献   

9.
我国会计群体的独立性差、不能有效抑制财务上的乱收乱支、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会计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缺陷,试论通过创新会计管理模式,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认真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使国有资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值增值,减少流失,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形成国有资产流失。有相当一些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规定需储备一定数量的配件、原材料、燃料等,车间尚有部分流转的在产品,按常规这些流动资产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流失是近年来理论界及实际工作者探索的热点,人们从不同侧面探讨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当务之急。一、国有资产流失现状及原因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经营性的国有资产(资源、事业性资产除外)约26,00O亿元,国家经委作了一个测算,1987年~1992年间,国有工业企业的国有资产通过不同渠道流失了约2300亿元。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归纳起来有:(-)台进过程中国有回广大量流失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认真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使国有资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值增值,减少流失,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非常严重,本文对此做了较为全面的剖析。文章首先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进而揭示了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最后提出防治国有资产流失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交易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需求和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对此,只有明晰国有资产流转中流转与流失的区别,才能更好地推进国有资产顺畅流转、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流失与正常性损失的甄别需要一个客观公允的判断标准,对此可从三方面认定:一是实施的主体具有特定的身份;二是具有特定身份的主体基于主观故意或过失实施了违法行为;三是造成了国家财产的损失和处于危险情形下的事实和结果。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流转是国有产权变动过程中呈现的两种不同状态的表现形式,它们既有联系,又存在根本界限。辨析国有资产流转和国有资产流失时,切忌通过孤立和静止的论据与观点,进行简单的比对而轻易下结论。尽管国有资产流转为资产流失提供了可能路径,但国有资产流失不是必然只发生在资产流转阶段,引起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和渠道很多,资产流转过程中的资产流失只是一种可能途径。因此,要科学规划和合理规范国有资产流转的程序和机制,消除流转过程中的资产流失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较为常见,文章主要讨论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自然 《当代经济》2016,(22):64-65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科研院所的改革转制,国有资产被侵吞的现象十分严重.因而,探讨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办法,一直为大家所重视.本文从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流失的原因、流失的渠道以及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这四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校资产流失渠道及对策徐琳娜高校的国有资产是国家投资为完成各项教学计划和任务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但目前,高校国有资产流失很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完善,特别是一些历史较长的大学,家大业大,管理混乱;部分领导重财经物和只管购置不管使用;制度不健全,缺...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认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是由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用者、出资者、管理者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我国的产权制度、企业制度、投资体制、国有企业资金供应及利润分配体制、金融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国有资本运营失当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分析流失原因的最终目的是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防止新的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9.
刘江霞 《当代经济》2009,(22):34-35
要讨论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首先必须对国有资产进行法律界定,考察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根源.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根源主要在于国有产权主体制度、转让制度和救济制度存在缺陷.必须构建单一的国有产权主体制度,完整的国有产权转让制度和国有产权救济制度,以防范和遏制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直是企业改制过程中大家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制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还是频繁发生,而且手段越来越高明。本文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其原因、手法入手,进而探讨防止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