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财政风险是指由于财政运行环境发生变动,而导致政府无力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发生法律支付违约的可能性。本文借助风险矩阵将地方财政风险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或有债务的内涵及其形成财政风险的机理,并提出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所面临的债务风险不仅包括显性的直接由信用约束带来的国债风险,还包括由道德约束带来的隐性及或有债务风险。由于我国政府预算不能涵盖政府的全部财政活动,因此忽视了在预算体系之外可能承担的债务,这会导致对财政状况做出错误的或不全面的判断。要避免突发的财政不稳定性,并实现长期的政策目标,政府决策就应充分考虑财政风险。这样,在预算管理中就必须重视隐性的与或有的政府负债,以测度和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乔俊 《江苏商论》2005,(7):143-145
地方财政自身的安全及对整个地方政治、经济稳定产生的基础性影响,逐渐成为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财政理论着力探讨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因素在不断积累,如不及时加以防范和化解,极有可能引发地方财政风险进而发生地方财政危机。本文从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入手,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国家频发金融危机。观察这些危机的源头,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金融危机以财政危机为实质。一般来说我们对金融风险的关注胜于财政风险,财政风险得到学者关注较少,但财政风险向金融系统转移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避免财政风险的转移、避免财政风险进入金融系统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重大课题,但是很少有学者就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途径、解决进行综合讨论。本文阐述了财政风险金融化的相关概念及内涵,围绕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途径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财政风险金融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刍议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预算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所面临的债务风险不仅包括显性的直接由信用约束带来的国债风险,还包括由道德约束带来的隐性及或有债务风险。由于我国政府预算不能涵盖政府的全部财政活动,因此忽视了在预算体系之外可能承担的债务,这会导致对财政状况做出错误的或不全面的判断。要避免突发的财政不稳定性,并实现长期的政策目标,政府决策就应充分考虑财政风险。这样,在预算管理中就必须重视隐性的与或有的政府负债,以测度和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谢春讯  雷良海 《商业研究》2005,(17):102-105
财政是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往往容易发生违约和无力支付,从而对地方甚至国家财政运行造成破坏性威胁。因此,进一步认清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种类、特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防范地方政府财政危机是目前我国确保财政安全的一项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因素在不断积累,如不主动、及时加以防范和化解,极有可能引发地方财政风险,直至财政危机.因此,对地方财政风险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分析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或有负债是财政风险的核心内容之一,正确认识或有负债是有效控制财政风险的关键.本文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主体来看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地方或有负债的内涵、演化机理及其负面效用,进而阐述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险评价与度量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生活中,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它直接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有关.但是.给风险一个标准的定义或评价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在面对包含有风险的事件时.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有时甚至是一些相互矛盾的反应。当代金融学尝试着要给出这样的行为的一个相应的理论.但是.在检验这些理论时,研究者们发现人们并不总是根据这些基本规则来做出反应。因而.试图来描述风险或评价风险的理论就很容易成为受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秦海林 《财贸研究》2011,22(2):65-72
中央政府以金融手段化解财政风险的行为,即为财政风险金融化。这种策略在短期内可能会抑制财政风险,但是,它不仅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大纳税人的税负,还会导致财政风险的持续上升,因此,从长期来看,财政风险金融化会向上推动经济风险,并最终抑制经济增长与发展。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检验表明,财政风险金融化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模型的抑制效应,若不有效限制这种政府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1.
浅析政府负债问题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负债能够缓解财政危机,保证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负债又是引发财政风险的主要原因,威胁到国家的财政安全。根据哈娜.波拉克科娃(HanaPolackovaBrixi)的财政风险矩阵将政府负债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或有隐性负债四种类型。政府负债可能会面临负债总额偏大,隐性负债沉重,经营性负债效率低下,企业的负债由政府负担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防范政府负债风险,应建立统一的制度规范体系,逐步实现以权责发生制来核算政府负债,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和有效的政府负债信息披露制度,超前控制风险预期,防范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论国债债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勇 《财贸经济》2000,(11):20-23
一、国债债务风险及其形成机制国债债务风险是指因国债发行规模过大引起财政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它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举债规模过大 ,导致财政正常的债务清偿机制紊乱 ,使财政陷入支付困境 ;二是因举债引发通货膨胀 ,使正常经济活动秩序遭到破坏。前者可称为国债的财政风险 ,后者可称为国债的货币风险。由于国债为政府的信用收入 ,其取得是以还本付息为前提的 ,因此 ,国债的财政风险首先表现为在政府举债满足当前支出需要的同时 ,对其未来收入和支出形成的压力。显然 ,这种压力的大小与举债的规模是密切相关的。从对未来收入形成的压…  相似文献   

13.
王茜 《致富时代》2010,(9):171-171
风险可谓是无时不在,甚至无处不在。既可能给企业带来意外的损失,又可能为企业提供意外的机遇。所以正确的识别、分析和评估风险,针对不同性质的风险,抓住机遇,实施不同的应对策略,尤其是以风险为导向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者亟待学习和掌握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局外人很难看透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对于海外的"中国问题专家"来说,中国经济就像是雾中花:看上去很美,却不明就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语曾云:"中国是个谜,但很管用。"诺大的谜团其一是中国的财政。它会是否是巨龙身上的一条软肋?中国会不会真的陷于财政危机?中国能否避免一场恶性的财政危机吗?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是将中国拖进财政危机深渊的催化剂?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中国财政的问题不少,却少有人能说明其中究竟;几乎所有的人都担心中国会爆发财政危机,却少有人能预测它究竟会不会真的来临。本文将和你一起透过漫天迷雾去看清中国财政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李贵福 《商业科技》2013,(11):160-161
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在社会竞争中减少风险,获得最大利润,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的财务核算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一些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本文综合论述了企业内部财务核算面临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财务现状,提出企业调整财务管理模式的方法,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希林 《商场现代化》2006,(25):280-281
对于谋求利润的企业来说,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企业风险多种多样,既存在内部风险也存在外部风险,既存在局部风险也存在全局风险,既存在短期风险也存在长期风险,既存在传导性风险也存在非传导性风险。本文从传导性风险与非传播性风险的出发,探索性提出了风险传导的5种方式及其特征。通过案例探讨,总结了风险传导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快速发展的我国企业防范传导性风险带来的危害,对我国大面积防范企业风险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政府或有负债的大量形成,会加大各级财政的负担,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借鉴会计核算,尽可能的量化政府或有负债的规模和转化的政府直接支出责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了解、评价和及时地防范或有负债可能引致的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既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机会,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当中,企业的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本文从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和控制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及对策两个方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马小会  刘爽 《商业会计》2012,(23):114-115
随着我国审计行业取得较大发展,审计风险也随之不断扩大,不管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都存在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从内部控制水平、独立性、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8)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目前都已经普遍认可: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财务风险作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而长期存在,而且,我国企业依然进入风险高发时期,笔者以大型批发零售企业为视角,从财务风险的识别、分析到防范应对为主要内容,阐述企业如何发现并防范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