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供销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曾一度陷入低谷。为了求生存,谋发展,重振雄风,再创辉煌,自1996年始,禹城市供销社确立了以改革统揽全局,上抓市直企业,下抓基层社,全面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实施工业带动战略为主线,大力开拓城乡市场为工作重点,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全面深化企业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市直企业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导,大力推行产权制度改革。1997年以来,他们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着力推选组建企业集团、股份合作制、破产重组、兼并托管、固定资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供销社社有企业改革1、实行全员入社入股,分岗持股。在拓业分流、减员增效、优化人员结构之后,坚持员工自愿原则下,实行供梢社社有企业干部职工全员参资入股,企业按一定比例给予配股,实现工者有其股。职工按不同岗位、职责分别要求入股额度,允许企业法人代表和经营骨干持大股,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2、因企制宜,推行多种形式的改革。一是实行集团公司制,培植一批支柱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经营。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一批社有企业。规模较大、运转正常的企业,通过吸收外部股份、转债权为股权、出售部分股权给职工等办法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三是规模较小的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四是生活资料实行抽资承包、租赁、承包、托管经营,放开搞活。集体经营困难的商场和生产企业,划小核算单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供销社企业改革过程中,很多基层供销社借鉴石家庄市"红楼商场"的经验,普遍推行了"公有民营",即把库存商品拍卖给各零售班组或职工个人,由班组或职工个人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据调查,在微利、亏损、久治无效的基层供销社门店、班组推行"公有民营",由于这种责任制形式,把基层供销社门店班组及职工推向市场竞争的第一线,把经营权、定价权、用工权、分配权集中到门店班组或职工个人,把基层供销社经营好坏、效益高低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了,从而大大调动了职工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第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负盈不负亏"的问题,堵死了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处理调动供销社内部职工积极性与广大农民社员积极性的矛盾供销社改革的目标是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还是供销社职工的合作社企业?回答是非常明确的。但目前的实践倾向是:片面强调和考虑职工经营积极性的发挥,而忽视和挫伤广大农民社员的积极性的调动;普遍推行全面职工个人租赁承包经营,很少关心为农民社员服务。相当多的社以包代管,撒手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处理调动供销社内部职工积极性与广大农民社员积极性的矛盾供销社改革的目标是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还是供销社职工的合作社企业?回答是非常明确的。但目前的实践倾向是:片面强调和考虑职工经营积极性的发挥,而忽视和挫伤广大农民社员的积极性的调动;普遍推行全面职工个人租赁承包经营,很少关心为农民社员服务。相当多的社以包代管,撒手不管,离农倾向加重,甚至将违背合作经济特性的分散化、个体化经营当作合作社深化改革的方向,主张先办成职工的合作社目标,完成供销社改革“初  相似文献   

6.
蓬莱市供销社自1998年3月份开始对土产、棉麻、日用杂品、再生资源、果品蔬菜建立了有限责任会司。这次改制,直接动及产权实质,使经营者和职工成为企业产权的所有者,确立了企业作为法人实体在经济生活中的独立地位。一、分析现状,坚定改制决心蓬莱市是全国中小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该市供销社市直公司的企业改革被纳入蓬莱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整体范畴,由市委、市政府统一调度。1994年该市供销社首先对防腐保温公司进行了改制,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由内部职工享有产权的股份制公司——蓬仙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以来,蓬仙公司开拓经营,滚动发展,企业资产由改制前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搞活经营,许多企业推行了"社有民营"。这种改革形式究竟有哪些利弊得失,符合不符合供销社的改革方向,应如何改进和完善?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商榷。(一)"社有民营"在供销社小型门店推行一是遏制了经济效益滑坡,为企业注入了活力,很多门店遏制了亏损,效益不再下滑。二是解决了吃"大锅饭"问题,真正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出现了"磨不推自转"的可喜现象。三是减少了管理人员,加强了一线力量,人浮于事的现象基本杜绝。四是降低了费用,堵塞了漏洞,各种费用都压缩到最低限度。五是增加了投入,改变了店容店貌。供销社的门店大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供销社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临沂市供销社通过企业改制,带动了供销社的经济增长。因企施策,改制转机1、组建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准则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具有多层次、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特点。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有利于增强集团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供销社系统的棉麻、再生资源、社办工业等生产经营企业,可采取此种企业改革形式。目前,临沂市供销社系统已组建企业集团20多家。  相似文献   

9.
遵循党的十五大精神,成武县供销社探索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着眼点,按照自愿互利、双向协同、规模效应等原则,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使70%以上的供销社和企业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一、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一是调整基层供销社建社规模。成武县原有18处基层社,其中8处是1979年按行政区划新设的,所在乡镇人口少,底子薄,形不成经济中心,基层社业务难以开展,部分社债台高筑,成了空壳社。为了切实解决这部分基层社的问题,县供销社按经济区域调整了基层供销社的布局,把两个基层供销社就近划归两个棉厂,把5个经营规模较小的基层供销社分别划归规模较大的基层供销社,撤社留店,保留一名副主任协调工作,行管人员由兼并单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廊坊、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张家口等市社城市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现状及思路为背景,谈谈关于城市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一、城市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现状1999年全省市直企业汇总亏损396万元,同比减亏4532万元,减幅达92%,亏损面由64%下降为36%,整个市级社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是:(一)加大企业改制力度,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换。1999年,各市供销社把企业改制当做头等大事,纳入一把手工程,加快了改革步伐。截至目前,全省11个城市供销社的直属公司、独立核算单位中,已进行各种形式改制的独立核算单位351个,占76%。其中,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的34个,占改制企业的9.7%,改造成股份合作制的67个,占19.1%,其它形式的改革,如组建企业集团、分立重组、兼并、托管、租赁、破产等250个,占71.2%。从整体上看,改制后的企  相似文献   

11.
邹城市粮食系统,因企制宜,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股份制改造、出售、托管、合并、剥离、破产等形式,目前,已改组、改制企业35个,占企业总数的100%,其中,整体改制、出售、托管各1个,剥离3个,合并13个,破产14个,累计盘活存量资产1.87亿元。激发了企业的内在生机和活力,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蕴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了粮食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供销社在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回顾供销社改革,以下几种完善经营机制的改革形式,应因企制宜地加以借鉴和推广。(一)合作经营。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逐步完善合作制,与农民进行真正的合作经营,推行农副产品售后返利等合作形式,逐步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二)"三自两保"。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责任制形式适合边小微亏的日用工业品零售柜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把企业盈亏同企业职工的收益联系起来,风险共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经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比如,唐山市供销社果品总公司在不同条件的业务经营单位建立了有限风险承包、大额风险抵押等不同形式的经营责任制,从而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竞争意识,企业效益逐年上升,职工收入明显提高。总公司所属果品科。原是有活大家干、有奖金平均分的大锅饭体制,靠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经营还算不错,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果品货栈林立,竞争对手很多,原有体制暴露出不少弱点,如不完善经营机制,连饭碗也难保总公司发现这个问题,以改革为契机,采取了果断措  相似文献   

14.
一、实施改制推进战略。总的要求是: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保证质量,体现效果。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不管什么形式,都可以尝试、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改革中推进企业发展。1、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真正按照《公司法》规范运作。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机构,约束机制,键全管理制度,使企业顺利运转,尽快启动,早出成效。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实行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做到职工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2、因企制宜,确定改制形式。宜股则股、宜并则并、宜卖则卖、宜联则联、能托管则托管、能挂靠则挂靠,对长期亏  相似文献   

15.
宁津县供销社,积极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和资产组织形式改革,探索"固定资产租赁制,流动资产股份制"的运营模式,收到良好效果。改制背景鉴于我县供销社系统摊子大、人员多、包袱重。经营水平参差不齐,改革开放以来,曾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改革尝试,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班子人员多、后勤人员多、费用多和流动资金少及经营亏损、"大锅饭"等问题,造成一些企业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为了使企业生存和发展,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就必须另辟蹊径。切实找出一条适合于企业实际的改制新模式,通过在所属津汇集团、精制棉厂等企业搞试点,对多个改制方进行反复比较,终于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供销社内部各种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加强和改善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才能使供销社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一、供销社必须真正确立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供销社职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企业要巩固发展,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削弱。企业领导要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一定要取得广大职工的支持。特别是对工资、工时、就业、劳动条件等广大职工关心的问题作出决定时,更要广泛听取职工意见,交职代会讨论然后做出正确的决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供销社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推行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但是,有些企业在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后,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换汤不换药.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供销合作社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加上沉重的历史包袱,显得市场竞争无力,出现经营危机。为了求生存、图发展,供销社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产权的本质属性是所有制。单一的所有制形式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级供销社在十多年来,相继推行了大包干、四放开、抽本租赁、放权聘任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措施,意在革除分配上的平均主  相似文献   

19.
如何才能把基层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笔者认为,须从改革产权制度入手,按照合作社原则改革基层供梢社,与农民结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一、现有组织形式不能体现合作社原则(一)当前的基层供销社不能称其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构成基层社经济的基本单元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农资供应站(门市部);二是农副产品收购站,三是百货商店;四是直属加工企业等,五是以供销社为依托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前四类经营实体已演变成为供销社职工为主的集体所有制经营实体,农民社员股份所占比重微乎其微。专业合作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真正属于广大社员群众的经济实体,但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基层社经济结构中还仅仅处于从属地位,尽管近几年,各地对基层社进行了不少力度较大的改革。但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内部改革,没有真正触及企业产权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密市供销社面对包袱沉重、效益滑坡的困境,以改革促发展,统筹兼顾,整体运作,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地促进了供销社事业的稳定与发展。2000年,全系统销售突破5.6亿元。实现利税794万元,改制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正视困难,探索改革新路。近年来,由于经营优势逐步缩小,人员多、包袱重严重困扰着供销社稳定和发展。到1999年底,全系统总资产4.7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