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易》之根本《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其历史之悠久,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源远流长。《周易》是古人智慧之结晶,真义蕴异常丰富,孕育着后世各种思想的萌芽。正因为如此,当代学者几乎无不能够从《周易》找到自己所研究的学科的雏型。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独到见解:《简易》是最早的医学著作;《周易》是部气功经典;《周易》是武术的经书;还有,《周易》是部预测学,是古老的系统论、控制论,或者全息律;《简易》是计算机的二进位制;甚至有人认为在《周易》中已经有了生物化学的思想………关于《周易…  相似文献   

2.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其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  相似文献   

3.
《周易》中的文学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典籍之一的《周易》,其中包含了大量文学因子,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周易》中的韵文与传说,《周易》象数与钟嵘《诗品》中"三"的关系,以及《周易》中的文学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4.
姚舸 《大众商务》2010,(14):180-180
作为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的《周易》体现着企业管理文化和管理精髓,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辩证思想和系统思维,从管理学的角度说,它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宝典。周易的很多思想与战略管理存在逻辑的一致性,管理中最讲究的是和谐,也就是《周易》所讲的阴阳协调,管理者要从和谐角度透视企业运作与管理,将和谐渗透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以周易系统为核心的思维模型,是把周易文化精髓与企业创新管理有机结合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缘起
  《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一书出版于2006年,是由苏州大学诸葛铠先生亲自组织几位中青年学者集体完成的一部服饰研究力作。尽管书非新书,且近四十万洋洋洒洒的文字读来并非易事,但此书展示出的“思想的张力、文化的吸引”每每重读起来都会扼腕兴叹。在一个高举文化产业、时尚产业大旗的当代中国社会,这部以思想文化为主线的服饰著作,似乎并不入调。但是,恰恰是在这种产业抑或商业大旗之下使它更为珍贵。这在于,对待传统文化,所谓的“文化产业价值”往往被更多地仅仅从商业方面去理解,而忽视了传统文化自身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用于“天下治理”的深刻而丰富的和谐价值现。以《周易》“保合太和乃利贞”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和谐价值观,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古为今用的精神,挖掘和诠释《周易》的和谐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探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和身心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7.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其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刺。无可  相似文献   

8.
《周易》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一部文化典籍,其思想博大精深,"以象明理"是其为书的最大特点,只有采用"两象合观"的解读方法,才能寻得其门径进而登其堂奥。文章以对《周易》部分卦爻辞的解说为例,诠释了"两象合观"在《周易》解读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90年代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内有点评、解读《诗》近60首的丰富内容。它的面世,为学者们深入研究孔子的思想提供了新的契机与珍贵的文献资料。本文拟以《诗论》为论本,主要从爱民众与性情观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及其所特有的历史特色,同时还将通过《诗论》来挖掘其中所彰显的孔子的“仁爱”思想,以利于有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管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它的基础是对企业和人性的了解。了解人性,对于管理现代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尤其重要。古语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如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把“变易”的、“不易”的事情,变成“简易”的事情呢?这是管理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管理的角度看《周易》,以周易中的“乾卦”为例进行分析,希望能给管理者一些新的角度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的<周易>体现着企业管理文化和管理精髓,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辩证思想和系统思维,从管理学的角度说,它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宝典.周易的很多思想与战略管理存在逻辑的一致性,管理中最讲究的是和谐,也就是<周易>所讲的阴阳协调,管理者要从和谐角度透视企业运作与管理,将和谐渗透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以周易系统为核心的思维模型,是把周易文化精髓与企业创新管理有机结合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丰富多彩,从各个方面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别之处。年号作为中华文化这棵苍天大树中的一小片绿叶,浸润着中华文化的营养,但通过它我们却能窥视出中华文化的博大。本文从中国历代使用的年号来源入手,从《周易》以及儒释道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希求我们对年号中蕴涵的中华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健康观念对健康行为起着引导作用。该文主要对《周易》与现代健康观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周易》的某些修身养性和养生长寿的观念与现代许多健康观念有着相似甚至相通之处。它的思维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健康观念以及未来健康观念的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周易》即是一部管理学经典理论,它的许多管理学原理和原则,至今仍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课程,而它的知识魅力需要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去展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线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本文正是从教与学的角度来探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逻辑与观念,旨在进一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师口语”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从国家教委于1993年颁布《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规定全国各高等示范院校必须开设“教师口语”课至今也只有十几年时间。作为一门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课程,它在课堂教学和训练指导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不能机械地依据或照搬一套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地区、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异化和归化是文化翻译研究和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策略,前者主张以源语文化和原文作者为归宿,而后者则主张以译入语文化和读者为归宿。论文将以异化和归化作为理论支撑,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英译进行描述性研究,语言方面的分析包括人名、颜色词、拟声词等的翻译,文化方面的分析包括对特定文化词汇即对习语的处理。经分析研究认为,张爱玲在小说《金锁记》的英译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来处理其中的语言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要     
山东工商学院辛波博士在《管理世界》2005年第12期上发表文章,题为“从有效政府的角度看我国对税收负担率的合理选择”,主要观点可概括为4个方面:首先,文章探讨了有效政府的内涵。认为有效政府就是一个具有较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政府。它应该拥有一个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它应是一个分权的政府,通过下放权力,它能够鼓励各层级的政府官员直接面对“顾客”,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它也应是一个“掌舵”而不是“划桨”的起催化作用的政府,能够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注重成本,将服务对象视为顾客,以满足顾客而不是官僚制度的需要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王国波 《现代经济》2007,(6S):12-15
英国学者内尔·巴雷特指出:“随着因特网被全世界范围内的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塑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生态位(Niche)。原始的因特网用户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就一套可接受的行为规范.一个共同的历史和有争议的新达成协议……赛伯族.这个受因特网或者类似系统的影响形成的有共同信仰或人生观的部落,已经因此而存在。”随着网络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网络信息也就以虚拟空间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类从现实生活开始走进虚拟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学问的兴起,都有它现实的社会基础。城市研究和城市文化成为当下一门显学,源自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是城市问题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城市文化》(1938年)和《城市发展史》(1962年)两部著作,不但具有里程碑般的象征意义,而且也是学界公认的对城市问题的权威表述。如果以《城市文化》的面世为参照系,那么中国大陆在城市文化领域内的探讨,比欧美发达国家滞后近70年。因为起步晚,所以,中国既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权威学者。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来自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上的掣肘;二是源自学养水平和思维方式上的羁绊。严格地说,中国的城市文化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从事这一命题研究的学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