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6月7日是成都获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周年。成都市为此于6月6日举办了“统筹城乡发展成都论坛”。在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7年之后,成都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降低到2009的262:1。这0.04的略微缩小却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2.
4月24日,“成都·全球多语信息转换中心揭牌仪式暨多语信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成都国家高新区举行。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郭晓勇,成都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等出席。此举意味着成都市打遣无语言障碍城市的国际化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3.
建国后,成都这座古老城市曾定位为经济中心、服务中心、科技中心、商贸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中心等,但现状却是:成都作为经济中心却总体实力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作为服务中心却层次不高,现代服务功能不强;作为科技中心却面临发展制约,科技、人才优势不突出;作为商贸中心却辐射范围有限,对区域经济带动不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中心却国际知名度不高,地位有待提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成都市也在组织谋划到20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长远发展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真研究、准确提出成都市的城市定位,对成都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鲜樱  马君豪 《中国西部》2012,(22):66-69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币¨动力源泉,城市足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迈入发展新阶段,成都市提出了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并部署了“产业倍增”、“奇:城优城”等五大兴市战略来实施目标。地处成都远郊的蒲江县,在深入总结“三基地一轴心”建设成效和全面分析新…轮西部大开发、“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1,(24):18-18
在2011中国(成都)国际循环经济产业高峰论坛上,成都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正式向外发布了成都市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目标和空间布局规划。成都将培育7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经济先行示范园区,努力在2015年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循环型样板城市。  相似文献   

6.
林真 《中国西部》2012,(13):68-73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发展向后工业转变的关键,也是城市发展从城市中期向城市后期转轨的重要时期。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已经构成了一个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而城市。也成为了发展工业、做强产业的载体和依托。近日。成都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将产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都正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新区,促进“一区一主业”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11月4日-10日,应成都市旅游协会和成都文旅集团邀请,我参加了“震后成都日本旅游推广”活动。活动期间,我不仅目睹了成都的熊猫线路、三国文化、温泉、养生、宗教等旅游产品受到日本旅游业界的追捧;同时,也应邀游览了日本箱根等地的风光,感受到了日本旅游胜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11月4日-10日,应成都市旅游协会和成都文旅集团邀请,我参加了“震后成都日本旅游推广”活动。活动期间,我不仅目睹了成都的熊猫线路、三国文化、温泉、养生、宗教等旅游产品受到日本旅游业界的追捧;同时,也应邀游览了日本箱根等地的风光,感受到了日本旅游胜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黄琳 《中国西部》2012,(13):120-129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成都作为西部金融中心,积极搭建产业平台,拓展融资渠道,引进外资入驻蓉城,活跃了成都本地资本市场。4月24日,《成都市品牌战略发展报告》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记录了成都品牌战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品牌工作的新进展、新成就。展示了品牌发展独具特色的成都魅力。  相似文献   

10.
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正在书写着“世界现代田同城市”的云景华章。成华区是成都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和十大最有吸引力的城区。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城区、现代成华”的定位,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实施“一轴引领,四城驱动,一区辉映,三带贯穿”的战略,推进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5月8日至10日举行的“2001《财富》全球论坛”期间,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传在香港力邀国内外商界巨头到四川来投资发展;5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成都(上海)投资说明会暨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市长李春城向上海市有关部门、企业、部分外企和30余家新闻单位介绍西部和成都;5月25日,“2001年中国西部经贸洽谈会暨香港优势博览会”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由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带队的香港西部访问团莅临蓉城,100多位香港富豪直面成都,直面西部。  相似文献   

12.
2002年5月28日,随着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成都市钢铁“航母”起航,它不是原成都无缝和原成钢两家冶金企业简单的产能叠加.而是通过搬迁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实现资源优化利用、产品升级换代、品种结构合理调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搬迁和治理.成都市区和青白江两地环境得到改善,时至今日,“航母”已起航三年半.它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正在努力履行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四川经济研究》2004,(11):14-16
成都物流基地是成都市政府2000年9月以成府函[2000]97号文批准建设,成华区于2001年3月按照市政府批复精神委托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西南交通大学进行规划、论证,2002年5月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正式纳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对于基地的布局方案和选址方案,2004年1月16日专家论证会上明确:  相似文献   

14.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11,(8):8-8
成都高新区企业地震预警技术走出国门 8月7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I.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Ltd.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经济》2011,(9):30-30
7月29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幸十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论坛以“新格局、新使命、新跨越——总部经济助力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推出了《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11-2012)》,发布了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的“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11)”。  相似文献   

16.
9月16日,河北省保定市正式挂牌成立白沟新城,地域包括原白沟·白洋淀温泉城产业聚集区和白沟镇全境,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现状人口12万。同时,白沟新城被河北省确定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中心城市的大发展,保定市在2008年推行“一主三次”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陈晓东 《中国西部》2008,(7):124-127
近年来,作为国家首批设立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成都.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可喜局面。而正在依托双流国际航空港、打造中国西部经济战略高地的西部第一经济强县双流.借助双流国际新城无限的创意和崭新的开发思路,在争创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样板县的同时,对双流进行着城市品牌革命和推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经济研究》2006,(9):12-12
一个快捷、高效的物流项目必将对成都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主办的首届成都国际集装箱发展论坛在蓉召开。会议透露.成都市将依托即将开建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青白江区建设中国西部物流第一园——成都国际集装物流园区。该项目是成都市今年的重点项目之一.园区定于年底动工。今后,成都每天将开通10对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直达集装箱班列.大大缩短与沿海港口的时空距离.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7月21日,中央企业支持成都灾后建设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签约仪式上,6户中央企业与成都市签订了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的合作项目,其中,投资达30亿元的“深天马”光电项目是单个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7月22日,天马微电子公司与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三方共同合资成立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建设第4.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生产线。  相似文献   

20.
《成都经济发展》2005,(4):17-17
9月6日下午,市计委和市科技顾问团办公室联合在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举行成都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咨询研讨会。市政府科技顾问团的专家学者认真听取了市计委副主任陈绍充时成都“十一五”规划编制情况和基本思路的介绍。与会专家对市计委历时一年多、经过22次修改后拟定的这一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思路符合成都发展的实际,体现了政府的战略意图,凝聚了人民的发展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