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8,(2):7
近期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批复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开展以水污染物排污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此项试点主要包括4点内容:一是要建立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初始价格,将排污指标作为资源实行初始有偿分配;二是2008年在江苏省太湖流域开展化学需氧量(COD)排污权初始有偿出让,建立化学需氧量排污权一级市场,2009年在太湖流域适时推进氨氮、总磷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有偿使用初始分配定价是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问题之一.文章立足深圳市流域经济发展特征与水环境状况,针对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的三大构成要素——平均治污成本、地区差异系数和行业差异系数,从方法学上初步构建以恢复成本法、层次分析法与绩效评估法为一体的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定价方法,并对深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价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排污权交易的浙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3月,浙江省正式启动国家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全省至今共有11个设区市、35个县(市、区)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几年来,在环保部、财政部和全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政策体系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环境经济》2014,(4):47-50
正由于不同区域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治理成本不同,合理的初始价格在不同区域是有差异的,可以通过不同区域系数进行修正。近年来,国内10多个排污权交易试点省的实践证明,在排污权初始有偿分配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二级市场,符合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原则,有利于此项环境经济政策的推进。目前江苏省正在探索将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成果向二氧化硫排污权价格政策延伸。  相似文献   

5.
郭敏平 《环境经济》2022,(13):50-55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推进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管理转型、环境资源市场配置、总量减排精细化管理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开展了排污权交易工作,但整体进展缓慢。覆盖的污染物类型和企业主体较为有限,并且仍以一级市场政府发放排污权为主,二级市场企业之间的排污权交易尚不活跃。  相似文献   

6.
环境补偿是增加排污权供应的根本途径,也是排污权增加和经济发展同时兼顾的优质举措,其实质是实现物质和能量从经济系统到环境系统对等性、补偿性转移,维持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合理双向流动。2007年12月以来,财政部、环保部已批复江苏等1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山东临沂等多个地方自主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制度的创新,排污权试点工作中也必然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扰和问题。笔者调查发现,有价无市、缺乏二次交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2014,(Z1):37-41
正排污权交易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项环境经济政策,旨在通过市场手段解决资源环境优化配置问题。我国对排污权交易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试点工作真正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进展缓慢。"十一五"以来,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加快,原国家环保总局(现环保部)联合财政部"自上而下"推进排污权交易国家试点与地方"自下而上"自发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探索交互进行,渐呈蓬勃之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试点实践经验,同时,排污权交易  相似文献   

8.
排污许可制度助力江苏排污权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浩波 《环境经济》2011,(10):53-55
《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强调了排污许可与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法规上的有效衔接,为推进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这是在全国相应法规内容上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范围内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3年底,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累计达到40亿元左右。环保部要求各地细化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公平合理确定排污权。试点地区要于2015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的初次核定,环境保护部争取结合"十三五"减排规划的编制,制定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排污权初始核定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正在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已讨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11月全国首个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浙江嘉兴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挂牌,到2008年8月,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无锡正式启动,排污权交易似乎正成为多年“无奈”的环境管理的一个突破口,引起了包括政府、学者、媒体在内的各方面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14,(4):19-24
正多期限综合合理配置是排污权期限设定的基本要求,单期限设置,无论是长到无期限,短到无期限,还是单一的固定期限,都会把排污权这种市场调整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的手脚捆起来。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我国中东部省份已经试点多年,从理论和国际经验来讲,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但是,与试点工作同时展现在公众面前的,还有中东部一年重于一年的雾霾,虽然雾霾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采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的手段,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际及国内社会的重视。本文对排污权交易进行了系统地介绍,论述了排污权交易的含义、性质、目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排污权交易法律关系的构成。最后,对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初始分配的一种改进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证明了排污权的合理分配会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有效运行及环境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单一的排污权分配方式导致了排污权分配机制的低效。如果在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的构建中引入累进性的价格机制,使免费与有偿分配有机结合并发挥环保产业的补偿功能,那么分配机制将能有效地界定排污权的价格并防范市场势力,从而实现公正合理的分配,促进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4.
排污权交易制度自引进中国以来备受学者争议,在中国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中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存在无统一立法、缺乏高技术统一监测体制、排污权初始分配不公及“零供给”现象等不足,在立足国情基础上提出中国构建该制度的几点建议,如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统一立法规定、排污权初始分配统一有偿化、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以及设立排污权交易中心等。  相似文献   

15.
构建有效的排污权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机制以及不同市场条件下排污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排污权的市场价格等于各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经济增长、污染治理技术进步、政府环境目标以及预期因素等将对排污权价格变动产生影响。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势力和交易费用的存在降低了排污权价格机制的效率。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化排污权价格形成和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借鉴股票的发行、流通、监管程序,提出排污权交易的层级市场结构理论,并据此对排污权交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作为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发行市场)的补充,规范有序的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流通市场)对提高排污权交易的效率是必要的;考虑竞争替代的因素采用双方叫价博弈模型研究二级市场的价格问题;最后分析排污权交易中的政府监督及监管问题,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双重代理人特性会使政府监督严重失灵,可替代的选择是引进地方政府代理人竞争,通过“社区监督”以强化“政府监督”。  相似文献   

17.
排污权价格形成机制及其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有效的排污权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机制以及不同市场条件下排污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排污权的市场价格等于各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经济增长、污染治理技术进步、政府环境目标以及预期因素等将对排污权价格变动产生影响.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势力和交易费用的存在降低了排污权价格机制的效率.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化排污权价格形成和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试行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玫 《环境经济》2007,(4):35-38
在太湖流域开展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是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新探索,理论上能克服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缺陷,可实际操作上还存在不少难点:地区总量的认定、企业排污权的核定、参与指标的选择、市场交易的推进等。  相似文献   

19.
依据河南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了不同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的公平性问题,基于不同行业经济贡献与排污量之间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参考阶梯水价和电价的制定思路,提出了排污权阶梯式定价,并对其内涵与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恢复成本法定价的基础上制定了河南省化学需氧量有偿使用阶梯式价格。  相似文献   

20.
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污权交易谋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治理环境污染,通过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规制,达到环境容量优化配置,其实质是环境容量产权明晰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排污权初始配置方式与价值评估、排污权定价机制、排污权交易制度下厂商行为、政府管制及交易制度的社会福利分析,构成了当前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的基本内容。现行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在排污总量控制的科学性、排污权定价的约束性、初始分配的公平性、市场交易的完备性、监督机构的权威性等方面积累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