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发现由医疗信息不对称,医改政策扭曲以及支付制度落后等问题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裹足不前的症结所在.因此,为了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市场化,必须进一步建立医药分开的药品流通渠道,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管,促进医疗信息公开透明,才能从源头上拜托摆脱倒逼机制带来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困境.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专利药品政府管制定价政策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加拿大对专利药品价格的管制制度,包括价格审查部门职责、管制的过程和管制政策;方法 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 对加拿大专利药品政府管制定价政策进行详细介绍;结果 与结论加拿大政府对专利药品的价格管制职能部门PMPRB 的建立,价格管制审评过程以及对过高药品控价的政策都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3.
药品市场既关系公共利益又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政府有必要对药品价格进行管理。在中国,公共卫生领域政事不分、长期"以药养医"的体制加剧了医疗方"诱导需求"的强度,造成药品市场利润分配机制畸形,这是屡被媒体曝光的"高药价"问题的根源。目前"新医改"正处在加速推进阶段,建议以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为契机,建立以医保支付价格基准为核心、辅之以零售最高限价和医疗机构加成率管制的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形成基于专家审议和利益相关方协商的药价决策机制。建议通过制度联动改革提供配套保障:切实深化公共卫生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减少强制性行政审批,完善药品报销目录和集中采购制度;在统一预算目标下整合筹资、定价、招标、安全监管、支付管理、保障水平评估等公共职能,提高各部门权力制衡与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从计划控制转向市场化经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多元化的生产经营主体。但由于实行以药养医制度,公立医院垄断药品购销,加之价格管理、市场监管、招标采购和医保支付制度尚不完善,导致药品生产行业出现产业集中度低、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弱、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流通行业出现市场集中度低、流通环节加价过高、流通秩序混乱、发展布局不合理、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促进药品生产流通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医药分开和公立医院改革,充分发挥价格引导和医保机构的监督约束作用,加快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并不断提高药品生产流通的市场集中度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国家在整顿规范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秩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仍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焦点问题。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失衡,药价虚高,医疗服务费用增涨、利用率偏低,医药价格调控效果不显著、价格监管乏力,是目前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深化医药价格管理改革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苏婧  苏涛永 《经济论坛》2010,(8):149-151
本文通过对医院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探寻医院与上游药品经销商、病人以及政府之间的对接活动,研究如何对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进行优化与改革,以解决医药价格的合理制定问题。本文提出以病人价值为导向来优化医药价格制定。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药品价格调控计划(PPRS)已经开展了50余年,英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建议该调控计划应该从现行的利润控制和价格管制方式向药品价值导向定价转变。本文在介绍PPRS体系下的英国药品价格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英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提议的价值导向定价政策,旨在为我国的药品定价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1年德国实施的医药市场重组法案(AMNOG)改变了德国医疗保险药品定价的规则,尤其是对于新活性成分(New active ingredient)的创新药品。目前,德国新上市的药品进入法定医疗保险报销体系需要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分别进入参考定价或谈判定价。如在上述两种价格形成过程中医保部门与企业未达成一致意见,则进入仲裁定价流程来获得相应的医疗保险支付价格。这样的医疗保险准入过程不仅区分了真正的创新药品和"伪创新"药品,而且基于创新分类制定了不同类别下的科学、合理的差异价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对药品实施政府集中采购,经历了较为复杂而漫长的政策博弈过程。总体来看,行政机构越来越直接地介入药品采购过程,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权越来越少。由于集中招标制度设计的原因,行政性规定的低价竞争,造成了实际上的"唯低价"中标,甚至出现价格低于成本的情况,导致部分药品难以维持正常再生产。本文提出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两种方案。一是"大改"治本,即按照国际惯例推进"医药分开"的制度设计,制度核心是把处方权与销售权分开,从根本上切断医药回扣。在此基础上,落实招投标主体责任,政府无须再通过专门机构,采取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药品集中采购环节,但需要加快培育社会零售体系,完善医保支付管理体系。二是"小改"治标,即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规范集中采购。实行质量分级的招标制度,选取临床使用效果、安全性评价等更具合理性的指标作为质量指标,将技术标权重提高到50%左右,重新设计商务标的"低价加分"环节与规则。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常用药或廉价药目录,只招厂家而不再招最低价格;建设公开、透明的药品与医疗器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的全流程管理;强化合同约束力,避免长期大量拖欠药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沈妍 《时代经贸》2007,5(11):27-28
随着药品降价的实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但由于药品价格过高,导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不断提高.本文试图从三度价格歧视的角度分析我国现存的药品消费,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们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的呼声越来越高 。据报道,前不久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的 900余名拥有城市常住户口的居民调查, 逾八成居民认为医院多收费问题严重,六成居民反映他们有过被医院多收费的经历。调查显 示: 86 2%的人认为目前医院医疗费用偏高 (其中 32 6%的人认为药品价格偏高, 1 0 7%的人认为医疗服务价格偏高, 56 7%的人认为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两项都偏高 ) 。可见,目前医药费用高是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问题。   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相似文献   

12.
陈晨 《当代经济》2021,(2):122-127
我国初步实现了医保组织管理改革,构建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框架,药品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入稳步推进期.但在医疗保障待遇上,尚存在保障待遇总体水平偏低、制度间与地区间的待遇差异、待遇覆盖面与全民医保尚存在差距、待遇不足与过度待遇并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框架,剖析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在保障待遇上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主要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十四五"期间医疗保障体系待遇调整工作规划,提出完善医保治理体系与制度,加强医疗保障制度间的衔接,建立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等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3,(7)
卫生政策和制度的导向无疑会对制药企业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民众"看病贵"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尤为重要。现行医药市场环境中,存在着药企创新乏力,药品定价虚高、药品质量降低、小规模药企无序竞争、过度营销等乱象,限制和阻碍着我国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国内药物经济学的引入和推广,药物经济性评价方法逐步被卫生领域所接受,逐渐成为药品价格管理的制度依据。药物经济性评价的推行,可以促进药品科学合理定价,从而引发中国制药企业陆续的改革。引入药物经济性评价,可以促使制药企业规范化发展,扭转制药企业的不良形象。  相似文献   

14.
背景:药品价格"虚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重新开始药品价格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政府定价、强制性降价、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却存在巨大争议。目的:验证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对医院药品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价格指数分析1998~2005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部分抗生素价格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分方程来分析降价政策下药品的价格一需求弹性,从而推测医生选择不同价格药品的行为。在计算价格-需求弹性的时候,采用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来分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后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化。结果:1998~2005年,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把抗生素的拉氏价格指数压低了48%,但是帕氏价格指数仅下降15%,特别是2001年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后,帕氏价格指数几乎没有下降。模型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药品价格变化与使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行后,这种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结论:药品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效果被厂家生产、流通选购和临床上选择使用高价格"新药"的对策大大削弱了,并且这类价格政策及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之不力又助长了药品生产与使用行为的扭曲。因此,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并不是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最好方法,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群 《经济》2006,(11):46-47
高额的医疗费用引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时,医疗、医药流通、医保等多方面的改革都被简化为仅仅对药品定价的改革,药品强制性降价、药品集中招投标成了最主流的措施。药品价格成为“罪魁祸首”,大家众口一词,认为是药价高导致药品费用高,从而导致医疗费用高。一时间药价成了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利益集团政治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中央政府、规制机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组成的利益集团在药品价格规制的博弈中的行为选择,指出在现有条件下,政府无法形成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药品价格均衡机制,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合谋是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根本原因.解决药品价格规制失灵,最佳办法是政府增加对医疗机构的投入,阻止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与利益集团的合谋,其次是减少对低效率医疗机构的激励,从而抽取部分高效率医疗机构的信息租金,减少高效率医疗机构投机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明莉 《经济师》2014,(1):291-292
随着国家对于医院在药品、耗材领域管理透明化、规范化、制度化等政策变化,让许多医院在管理制度上的弊病充分暴露了出来,使得医院不得不进行深入改革,从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在药品、耗材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有效改革,必须对当前国家的政策环境、医院的战略发展、医院员工的绩效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新政策环境下医院药品、耗材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帮助医院更好地适应改革的形势变化。  相似文献   

18.
《经济视角》2005,(3):18-18
卫生部日前透露。针对医药费用上涨过快的突出问题。卫生部正在研究“四降一升”的政策措施,即降低药品价格、医院药品批零差率、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高值区用耗材费用。提高诊疗费。合理调整医疗机构补偿结构。降低群众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国家将通过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布局,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并增加投入,重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组织城市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农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回答我国政府能否通过药品价格规制来解决“以药养医”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药企面对价格规制的策略性反应。理论结果表明,药企会针对价格规制来调整药品投标价格和返利额度,以保证医生处方选择的激励;这种调整会提高招标价格,从而部分抵消价格规制对药价的抑制作用。在实证部分,本文将药品中标数据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和各省的医保目录中的药物名单进行匹配构建数据样本,并使用此数据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和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药品招标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导致招标价格提高约8%,而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则导致招标价格提高约9%。可以看出,药企的策略性定价行为部分抵消了价格规制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常媚 《当代经济》2021,(7):110-115
不同医保制度体系及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生、患者的医疗行为以及对医院提供医疗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医院医保支付报销微观数据,利用统计和计量实证研究方法,从微观视角探究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生、患者医疗行为以及对医院提供医疗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生医疗行为的提供数量和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提出应完善并统一不同医保支付结算方式的报销政策,进一步加强医保支付报销监管,加强药品供应流通与价格形成等监管,以完善医保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