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近日,上海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20条改革措施,核心的改革逻辑是从管国企到管国资,从国资股权独大到发展混合所有制,从行政式指派任命到市场化选人用人。应该说,这些改革的逻辑与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相一致,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简政放权为主线的去行政化改革打开了全新的一片天地。如果这20条能够得力贯  相似文献   

2.
姚学超  郑昊 《数字经济》2021,(12):98-100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出台政策鼓励企业"上云",部分地方政府以国有企业"上云"为模范引领,加快了企业"上云"步伐.2020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快企业上云步伐".2021年4月,浙江省国资委出台《浙江省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2021-2025年)》,规划建设"国资云"平台和国资监管数据中台;近期,四川、重庆、天津等地大规模投入筹建专属于本地国企的统一云平台.可见,国有集团型企业"上云用数"已成为推进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工作,国有集团型企业"上云用数"进入加速期.  相似文献   

3.
张平 《商周刊》2013,(26):26-26
12月17日,上海版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出炉,《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外发布,提出20条改革举措,上海从“管国企”变为“管国资”。  相似文献   

4.
南平市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国企数量较多、国资存量较大,计划经济体制下积存于国企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在改革、转轨过程中暴露得比较充分、比较突出,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同时,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南平市成为我省国企改革的综合实验区,许多改革举措在南平市先试先行,取得突破,并在全省推广.为了总结南平市国企改革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推动我省新时期国企的改革攻坚,三月下旬,我们赴南平市开展调研,对南平市国企改革进行了一次"回头看".  相似文献   

5.
褚剑  陈骏 《财经研究》2021,47(3):50-64
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尤其是近期政府机构改革将国资委的经济责任审计和外派监事会职责划入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在国资监管与国企治理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出发,考察了审计监督的国企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结果在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经历越久、审计监督力度越强以及国企内部的公司治理机制越薄弱时越显著,而地方主政官员干预会弱化审计官员的审计监督改善国企治理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官员的国资监管背景还能减少国有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提升创新绩效,最终增加公司价值.文章从审计官员角度深入阐释了审计监督在国资监管和国企治理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对于监管层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并一直是3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与重要推动力。本文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回顾、总结了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35年来先后召开的八次三中全会上有关国企国资改革的内容,深刻分析了历届三中全会对国企国资改革的影响与推动。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启之年,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国企国资改革。本文的梳理与总结对于探索中国今后国企国资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国资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逐步出台各项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文件,将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县域经济打基础、固长远的重要抓手.就本地国企改革而言,核心工作就是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向,完成国资监管机构单设和职能分离,通过大胆尝试创新,有效推进了地区国资的应管尽管,探索了一条符合当地经济实际的“大国资、大运作、大监管”的国资国企改革之路,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当地国有企业的改革现状分析,提出构建国资监管体系的几点意见,以及总结关于深化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刘纪鹏 《经济》2014,(3):72-72
正从管理国有资本向经营国有资本跨越势在必行。目前国际国内对国企的存在有诸多非议,实际上是混淆了传统国企与现代国企的概念,混淆了"国企"与"国资"的根本不同。未来改革中,国有企业的管理应从简单的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的管理以及产品生产经营的管理,调整为对国有资本的管理。国有资本出资人应与现代股份公司的股东一样退居幕后,实行股权指挥,而在前台培训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本着"有退有进"原则对中小国企实施"放小"战略;但由于"地方政府分权制"的事实出现,加之相关的法律制度上的缺失或乏力,地方部分官员及中小国企经理这些原先的国资所有权代理人,容易通过各种"内部性路径"转变成中小国企资产所有者,客观上形成了国资大量流失格局.笔者认为,民主型产权制度与配套方案的设计,可以消解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该文针对当前国资转让和国企改制中发生的偏差及其思想认识的混乱,提出必须从根本上认识中国改革和正确看待国企改制中发生的问题,着重说明:宏观上所有制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企业层面上微观基础的再造,是中国改革必须破解的两大疑难;实践好“两个毫不动摇”,才能无往不胜;在“创新”的旗号下,也存在一些理论误导和做法上的偏差;规范国资转让和国企改制是进,不是“退”。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军工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视角出发,探讨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当前军工行业相关主体博弈策略与行为得益,基于"国企-政府-国资"之间的利益联系,总结出有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条件和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引入园区化管理模式,实现地方军民融合领导机构与军工国企激励相容;借力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产业链协作与共享;体现"轻审批重监管"原则,通过"干中学、学中干"杜绝懒政作风,完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整装待发”之际,国企与国资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相结合?国企与国资管理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这是社会各界急切想要知道的,也是政府要向公众解答的,本文想要通过对现有国有资本状况的分析,探讨国有资本的改革方向,是私有化还是市场化,试图提出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论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国资委版和上海版国企改革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二者职责权限不同,思路与做法不同。并综合认为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私有化改革,改制过程中会存在国资流失与监管、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参与动力和撤出国资去向等三个难题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整装待发”之际,国企与国资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相结合?国企与国资管理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这是社会各界急切想要知道的,也是政府要向公众解答的,本文想要通过对现有国有资本状况的分析,探讨国有资本的改革方向,是私有化还是市场化,试图提出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国企改革是产业内打破垄断、引入多元竞争主体、改变定价过程与定价行为的改革,是产权改革和价格改革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结合。应遵循公权与私权分离、公益性与商业性分离、网络与接口分离的三大原则。改革后的国资与国企的目标格局是国企承担公益性的经济活动,具体由公有的、全民所有的事业单位去承担,而商业性活动按市场方式以公司制的方式经营。国资是经济的主导,它控制公权经济,控制公益性事业单位,也可以控制部分民企的股权。政府放开经营性商业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定价,对公益性服务的收费实施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16.
国企分红、过度投资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起我国推行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终结了国企与国家之间"缴税留利"的分配关系,该项政策旨在健全国企分红机制,改善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然而现行实施方案能否有效实现国资预算的推行初衷,却值得质询。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水平,并检验了国企分红比例、国资预算实施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有助于抑制国企过度投资行为,但现有国资预算制度却因其有限的实施范围而无助于提升国企资金的配置水平。最后,本文就改善国资预算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淡马锡经验及对我国发展国有经济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淡马锡成功的核心经验在于:新加坡政府的长期行为与理性作为、淡马锡公司的市场行为与商业运作;从淡马锡经验中可以获得三点有益启示:进一步确立国企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的地位,尊重和切实维护国企的正当经济利益;进一步明确政府国资部门的基本职责,强化国资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引进外部股东力度以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述了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国企的改革经验,提出了借鉴上海国企改革经验,推进宁波工投集团公司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国有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属性来说,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模式下,中国国有企业应划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公益性企业,其特点采取国有独资形态,不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家是公务员. 另一类是营利性企业,由于其与一般现代公司无异,其特点是采取国资控股或参股形态,以追求营利为目的,企业家来自职业经理人.营利性国企按照商业原则运营的公司,主要受民商事法律调整,而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应当属于营利性国企的范畴. 在对国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如何进行监管,形成更加完善的国资监管体系,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政府所有者职能与公共管理者职能分开是国企分类监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军工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视角出发,探讨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当前军工行业相关主体博弈策略与行为得益,基于“国企-政府-国资”之间的利益联系,总结出有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条件和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引入园区化管理模式,实现地方军民融合领导机构与军工国企激励相容;借力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产业链协作与共享;体现“轻审批重监管“原则,通过“干中学、学中干”杜绝懒政作风,完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