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西汽运集团晋龙捷泰运输贸易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综合性道路客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紧紧围绕“公司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客运公司化经营,努力打造“晋龙捷泰”服务品牌,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全省道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2002年7月28日,江苏张家港苏汽长途汽车客运有限公司与张家港市港城城镇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隆重揭牌。这两家公司由苏州客运总公司与原张家港市港城汽运集团公司合并后重新组成,标志着该市道路客运企业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集约化经营是道路客运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道路客运企业相继推行了“高客”、“快客”、“线路公司”等经营模式。笔者根据聊城交运集团推行集约化经营的成功实践认为,道路客运集约化经营的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高客”、“快客”一样,标准化经营也应成为当前客运企业集约化经营的一种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原因,道路客运大多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导致企业管理难以到位、安全管理制度难以落实、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安全、稳定隐患极为突出。为扭转这一局面,道路客运企业应该积极推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经营,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利道路客运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的因素,道路客运市场亟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道路客运企业积极通过资产的收购、重组和整合,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道路客运企业积极推进并购重组的动因,认为外因是适应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道路客运企业经营资质"评定的需要;内因是新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出于规模经济、公司治理、交易成本、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内在考虑。  相似文献   

6.
始于2000年前后的规模化改造、集约化经营,让众多道路客运企业壮大起来,驶上发展的快车道,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浙江省庆元县汽车运输总公司坐失了一轮又一轮发展机遇。2005年,庆元公司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论证后,认为“公车公营”是当前最好的经营模式。公营战略实施,大力推进了企业的发展,2008年,公营班车对企业的贡献率达39.7%,企业资产比2005年增加56.5%,提高了公司客运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和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渭南市将清理道路客运企业挂靠经营行为作为深化改革、调整企业产权结构的突破口,加快推进集约化、公司化经营步伐。特别是白水县“三农快客”的试点成功,为渭南市农村客运向纵深发展,扩大道路客运覆盖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部对道路客运企业资质的评审,在高速公路上推行客运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已初见端倪,这一经营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业内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从本质上讲,它有利于优化道路运输经营结构和运输组织结构,也有利于提高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推动行业进步。借鉴这一成功模式,普通公路客运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也摆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明令禁止挂靠经营的前提下,归位车辆产权和客运经营权,推行公司化经营,不但能适应道路客运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经营的要求,而且更能满足农村旅客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需求,从而成为农村道路客运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运输》2011,(2):89-90
“十一五”期间,我国道路客运企业经历了公司化改造浪潮,也经历了信息化应用浪潮。这两次大潮,使一批客运企业开启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序幕,也使联网售票、GPS、视频监控等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开始在客运领域得到了应用。我国客运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百姓出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道路客运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共有营运客车28910辆,二级客运企业20家,三级客运企业30家,年完成客运量6.21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71.1亿人公里,公路客运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达到95.54%。实施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后,企业的经营结构和市场组织化程度并没有出现很大改观,仍是主要以承包和“挂靠”的方式组织运输生产,旅客运输的集约化程度较低,服务质量差,运输市场秩序难以进一步规范。如何实现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有待深入探讨。一、实施道路客运“公车公营”的必要性“公车公营”(即“公司化经…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吉林道路运输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坚持“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以点代面、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断调整优化运输结构,涌现出一批经营理念新、管理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运输企业。运输经营主体“小、散、弱”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程度不断提高,行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道路客运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承包、挂靠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道路客运发展的需要,其主要问题表现为:经营主体多而分散,严重制约着道路客运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和车辆经营者对经营权的归属理解不一,引发客运纠纷:经营不规范,市场管理难度大,服务质量低劣,社会满意度低;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车辆带病运行多,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路运输》2007,(5):28-29
自2004年起,本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成功组织了旨在宣传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运输资质企业100强(20004年)”、“中国道路运输企业100强(2005年)”和“中国道路运输企业100强(2006年)”的发布工作,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得到会员企业和广大行业内道路运输企业的好评和欢迎。  相似文献   

15.
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以下简称宜昌交运)是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企业、道路客运一级企业和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按照交通运输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要求,宜昌交运立足做强做大战略,坚持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把依托优势、集约资源作为发展方略,精心打造客运产业链,拓展主业,壮大规模,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发展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路运输》2010,(6):40-41
本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协会会员、道路运输企业会员: 自2004年起,本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成功组织了旨在宣传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运输资质企业100强(2004年)”、“中国道路运输企业100强(2005年)”、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本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成功组织了旨在宣传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运输资质企业100强(2004年)”的发布工作。向全社会发布公告后,得到会员企业和广大道路运输企业的好评和欢迎。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路运输》2006,(5):28-29
自2004年起,本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成功组织了旨在宣传道路运输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运输资质企业100强(2004年)”和“中国道路运输企业100强(2005年)”的发布工作,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后,得到会员企业和广大道路运输企业的好评和欢迎。  相似文献   

19.
四年前,中国道路运输协会首次发布“中国道路运输资质企业100强”,当年的百强企业有近20家资产超过10亿元,百强企业总资产近750亿元,总营收达到480亿元,总利润接近40亿元,但是各项总指标占全行业的比例还很低,总营收不及美国FEDEX公司的30%。因此,调整行业结构,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行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跨越和量的扩张并重转变,是近些年来行业发展矢志不渝的目标之一。 前不久颁布的《关于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对扶持优势企业和企业做大做强指明了方向,什么是优势企业——“集约化程度高、网络覆盖面大、组织方式优”,如何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并购、联合、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和特许连锁经营。鼓励道路运输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创立品牌,提高竞争力。”在“路运并举”的好环境中,行业的扶持是优势企业成长为强势企业的基础,但扶持是一种外力,关键是优势企业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竞争力,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政策更加明朗,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必将推行更多、更具体的发展措施,行业内跨区域的企业并购、重组步伐将逐步加快,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逐步增强。扶优做强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指向,更是行业经营者顺应发展潮流的应变之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路运输》2007,(2):26-28
本会道路运输企业会员、全国大中型道路运输企业: 发布“中国道路运输企业100强(2007年度)”是本会为会员企业服务、为全行业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公益性活动,是推动道路运输企业的改组改制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全面展示我国道路运输企业时代形象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