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数字技术不仅是农户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而且是推进农户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对共同富裕的测度多从宏观视角出发,测度区域和国家的总体共同富裕水平,鲜有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究增进农户共同富裕的问题。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数据,对7031份农户样本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刻画,运用O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采纳显著提升了农户共同富裕水平,在更换变量、采取工具变量法估计与PSM匹配等检验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技术采纳通过拓展社会网络促进农户共同富裕,其中,社会网络规模和社会网络强度是其主要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采纳对低收入组农户的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强于高收入组,有助于缓解农村内部贫富差距,发挥着促进"增富"及"共享"的分配效应;采用数字技术进行浏览信息、休闲娱乐、商务工作和投资理财对农户共同富裕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商务工作,对农户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效应最大。可见,应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完善农村数字硬件设施和软件基础,提升农户数字技术采纳能力,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聚焦数字乡村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旨在厘清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具体而言,本文系统梳理国家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政策对数字乡村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进行阐释。从财富创造效应视角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培育智慧农民等角度促进农村财富积累,起到了“做大蛋糕”的作用。从普惠共享视角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技术扩散效应、资源普惠效应和网络共享效应助力农村的普惠共享,起到了“分好蛋糕”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数字化财富创造能力和数字化治理能力较弱、农民数字素养亟待提高、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鸿沟依然突出、数字技术的产业融合效应较弱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等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建兵 《发展》2022,(4):10-10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举措,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对于探索农民持续增收新机制,推动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加强园区总体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应以“整体规划、宽进严定、严控质量”为原则,科学论证园区设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防止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4.
《宁波通讯》2006,(6):34-35
近年来,镇海区委、区政府立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富裕农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协调推进,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顺利转移,至今年1月底,全区7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6万成功转移到了二三产业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0.9%。大批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是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030元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到了85%。二是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目前全区城镇化率已提高到了63%。  相似文献   

5.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文章选取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农村三产融合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门槛效应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中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较为显著,且2013—2015年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低于2016—2021年。基于此,研究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筑牢共同富裕基础;构建多链融合发展新生态,加快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打造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王立军 《浙江经济》2023,(10):30-31
<正>锚定缩小“三大差距”,坚持就业优先、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凝聚基层治理的广泛力量,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新成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强调,浙江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7.
陈思  罗尔呷 《南方经济》2022,41(12):82-98
大学生村官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基层治理力量,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增收与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否有助于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有待验证。文章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缩小了农村基尼系数,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构成了大学生村官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文章采取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替换控制变量与更换估计模型(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并采用IV模型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稳健。进一步机制验证发现,大学生村官可通过提升"社会保障力度"与"社会治理水平"的中介路径来调节收入再分配,缩小农村收入差距。大学生村官政策效果存在异质性,其对资本禀赋较强地区(东中部、非贫困村与村支书学历高中以上)的收入差距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可见,大学生村官政策能促进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政府应做好大学生村官政策与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水平建设政策的有机衔接,促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发挥自身人力资本优势。同时,政府需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制度安排,以确保政策效果的普惠性,助力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加快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反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近期,笔者对滨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剖析了劳动力转移新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并就加快劳动力转移问题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其他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很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和智能开发,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体制与制度条件,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
马远志 《发展》2007,(8):27-28
一、基本情况甘肃省临夏州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贫困面大,富余劳动力多,加快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相当紧迫。临夏总人口195万,农村人口达172万,占总人口的88%;  相似文献   

11.
谢江  吕学芳 《乡镇经济》2009,25(8):68-72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湘西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入新的农业产业化评判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农村支农金融服务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互动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徐群  徐鼎亚 《特区经济》2006,211(8):138-140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业大规模转移的过程。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难题的“金钥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的发展,必须依靠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规划中把城乡结构列为优先解决的结构问题之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金融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容忽视。本文认为,大力推进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加大金融强农惠农力度,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李季刚 《新疆财经》2009,(3):69-71,102
在研究农村金融问题时,如对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不加区别,将无法发现二者支农效率的区别。本文通过研究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对农民收入与农业产出影响的差异,揭示了地方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赵宇  李志翠 《科技和产业》2022,22(11):265-270
数字经济是继传统农耕经济、现代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挖掘农村现代化的数据资源、加快延伸产业链构建,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达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以耦合分析为基础,从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效益水平、数字化水平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新疆数字经济和其他西部4省以及全国水平2016—2020年数字经济相关数据做出对比,测算三者指标之间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效益水平与数字化水平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数字经济规模发展已经完成从萌芽到成长的阶段,即将进入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效益水平快速增长的阶段,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张雄 《特区经济》2008,228(1):141-142
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要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农村中介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扮演着协调剂、服务器与资源库的角色,这对培育农村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介组织在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能力缺陷,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其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马小龙  谷宇 《科技和产业》2023,23(14):147-15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措施,农业生产托管正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最有效途径。探究农业生产托管中组织关系的演化及动力机制可以对农业生产托管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为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托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类安全健康突出、农村与城市发展失衡等问题。文章认为,未来时期以追求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导向,应坚持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并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同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就业和民生改善;加强农村教育建设,推进农业产业水平提高和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讨论了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必然更加顺畅,将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随着现代农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劳动力转移,但也面临着农业、农村空壳化现象,威胁粮食安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黑龙江,农民转移就业也受到影响。但挑战与机遇同在。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排头兵,率先发起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第三次土地改革的浪潮中,研究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探索。通过实地考察,以农户为调研对象,发现了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少、农户受教育水平低、政策宣传不到位、土地规整度不完善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实行农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福利化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