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是全面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长春市朝阳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区情变化,综合经济实力削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顺利地实现了"九五"计划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199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6075万元,比1995年增加315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4571万元,比1995年增加650万元。从1996年朝阳区的经济工作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会:一、吃透区情,经济工作思路清晰自1995年长春市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后,使朝阳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削弱,在各城  相似文献   

2.
在竞相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长春市朝阳区以其超凡的胆识,敢为人先的气度,勇创大业的闯劲,真抓实干的精神,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列长春市和全省城区的榜首。1993年至1995年的3年中,朝阳区在原有基础上,工业、乡镇企业、科学技术、财政收入等项工作,都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到1995年底,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居长春市城区之首;乡镇企业实现产值27.8亿元,居全省首位;科技工作列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的第44位,是我省唯一的一个区;财政收入达到13921万元,比上年增长29.6%,居全省城区首位。精神文明建设被评为省级先进区。同时,省委、省政府还授予朝阳区为1992至1994年乡镇企业先进区、1992至1994年"菜篮子工程"建设先进区的称号。前几年,朝阳区还是经济弱区、财政穷区。全区工业总产值一度都不如兄弟区一个街道办事处多。那为什么变得这么快、增长幅度这么大呢?他们的基本经验是:思想大解放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朝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于2003年12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长春市朝阳区是长春市中心城区,区域面积大,人口密集,商贸繁荣,大专院校云集,是长春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该局现有执法人员171人,下设9个执法大队,4个机关科室。他们承担着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市政设施、建筑市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机动车辆清洗和保洁管理等8个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长春市朝阳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全体干部职工,一年四季如一日,实行规范管理,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  相似文献   

4.
张红 《经济师》2011,(7):68-69
城乡统筹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之举。发展县域经济,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行强县扩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县域产业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建设"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通过载体建设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载体建设应围绕"产业布局——城镇布局——教育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四位一体的整体框架来考虑。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好吉林省和长春市关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三大一强"的战略部署,作为农村经济计划部门,如何为实现"三大一强"目标做出贡献?我们认为首先是要制定出一个能体现"三大一强"要求的规划。我们针对"三大一强"建设的任务目标,结合长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了长春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这个"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是在"八五"期间,长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一)"八五"期间,长春市农村经济全面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不仅是中大型城市的发展成果巨大,而且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了制约"共同富裕"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有所认识,对其中出现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解决,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相似文献   

8.
姜辉 《经济视角》2000,(7):35-37
长春市朝阳区属企业已初步完成改制任务,企业改革成效开始显现,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发展。1999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3882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工业总产值完成62048万元,比上年增长29%;工业利润完成42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5567万元,比上年增长40.5%,利润完成1470万元,比上年增长34.2%。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中国制造"处于国际分工低端、资源环境紧约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应从树立"质量和效益优先"的科学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集群、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城乡联动改革、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完善区域发展政策等方面着手,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保障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工业化与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和城市偏向政策的根本原因 ,在生产要素投入的产业配置与地域空间配置两个方面割裂了城乡社会经济联系 ,导致城乡矛盾和“三农”问题产生。只有选择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才能打破城乡在产业和地域空间方面的市场分割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15年来,长春市朝阳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到1993年,集贸市场发展到21个,其中年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集贸市场10个,轻工市场1个,劳务市场1个,人才交流中心1个。市场建设对朝阳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活跃了城区经济。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缓解了地方资源短缺的矛盾,拓宽了商品经营渠道。引进了技术、信息,又带动了企业的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以典型案例长株潭区域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在开展理论辨析基础上,分析城乡公路交通建设现状问题、影响因素与需求,系统构建长株潭城乡公路交通发展模式并提出路径对策。研究表明:长株潭在城乡路网布局、农村路网建设、城乡结合部交通和公路养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与不足,同时公路交通建设面临城市走廊地带加速形成、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显现、城乡居民出行方式变化、郊区化发展等新因素影响。在此形势下,应着眼于加大对农村发展扶持力度、破除城乡分割分治、促进城乡产业经济统筹发展、促进城乡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等重要目标,重点加快城乡路网一体化建设,创新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机制,并强化城乡公路交通与现代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聚落是农户的居住场所,对其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实践意义。基于2002年的Landsat 7 ETM和2012年的SPOT 5遥感影像,采用实地访谈法,景观格局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七里河区乡村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过程、机理及空间格局优化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10年来,全区乡村聚落发展较快,斑块数目增多,平均斑块面积减小,但不同地域发展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集镇中心及三条沟谷地带分布逐渐密集,空间上总体呈现"融合—迁移"之演变趋势。2乡村聚落向地形平坦、交通和水系沿线布局的趋向明显,地形梯度在3级以下,距离道路和河流1 000m是乡村聚落发展的主要集聚区,同时乡村聚落的演变受农户耕作半径、中心城市的发展影响较大。3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农户生计的改变、政策制度的实施等因素是全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力。4结合全区社会经济、人口、自然环境、聚落布局等情况,提出城镇化整理型、集聚发展型和迁移型三种优化空间格局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向着生态产业系统演进,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生态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资源稀缺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生态挑战,要在立足区域实际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化、高级化、合理化、协调化的目标,从产业体系的构建、产业时空布局的调整、生态技术的创新、生态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探索积极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产业大国,未来一、二十年是实现产业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国产业存在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环境欠佳、包容性不足等问题,同时面临贸易摩擦与壁垒、激烈国际竞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等挑战。中国产业发展应以"造福于民、强大国家、繁荣世界"为使命,以"强、绿、智、联、特"为战略目标,实施"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灵活变化、植根世界"五位一体的战略。将满足需求作为产业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作为满足需求、由大变强的关键手段,通过协调来校正发展的不平衡,用灵活变化对创新和协调进行战略补充,从全球范围谋划产业战略布局。战略的顺利推进,需要更好的体制、政策、法律和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16.
"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年均递增20%左右."这是长春农委编撰的<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规划>(草稿)中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五年发展目标,这意味着,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长春市第二个千亿级产业,而长春也将随之成为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7.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长春市的经济贡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友  郝莹莹 《经济地理》2004,24(2):172-176
文章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活力和宏观经济效益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经济效益。从时间变化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从空间比较来看,其综合经济效益也大大高于长春市、吉林省和全国,说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形式,已呈现出良好的集聚经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研究了其对长春市经济发展的总量贡献和结构贡献,认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增加经济总量、优化所有制结构、提升工业化水平、促进新老城区一体化等方面对长春市均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推进金融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区域、规模、行业结构布局,以及城市发达地区与农村不发达地区网点分布着手,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结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结构不合理,城乡布局不均衡的结论。由此引申出商业银行的结构布局不合理对经济全面发展的危害,并针对以上问题给出相应的优化目标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30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泉州探索出一条在全国较具影响力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一个区域经济强县组团,探索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参与国际分工的优势产业集群,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构筑起区域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站在新的制高点,县域经济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海西应先行,采州走前列"的要求,全力推进"大产业、大港口、大城市"建设,引领"县域经济"迈向"市域经济",实现城乡一体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流通产业转型主要体现在实现以技术信息化为主要内涵的流通技术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和以"虚实结合、有效分工、多元模式"为主要内涵的流通产业业态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以流通产业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形式为标志的流通产业市场结构合理化转型;实现以深化对外开放、扩大流通网络外向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内容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国际化转型;实现流通产业城乡布局的均衡化转型等方面。为此,必须采取包括重视流通技术创新,推动新型专业化流通组织形成,大力推进流通产业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