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委托代理分析 一般来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股东)、债务持有者以及经营管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从广义上理解,公司治理结构是各利益相关者为谋求合作利益,实现经济目标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涉及公司内部现实的相关利益各方,如股东、债权人、经理、员工等;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涉及外部现实和潜在的相关利益各方,  相似文献   

2.
张文魁 《上海国资》2005,(11):62-63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公司治理转型,是指如何从改制前各利益方之间相对均衡的责权利结构转换为新的各利益方之间相对均衡的责权利结构。这涉及到出资人或股东、董事、管理层、员工、政府、供销商、债权人等利益方。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符合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司应当推行职工参与制度,有效吸收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应该有限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但供应商、消费者、社区与政府却不宜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股东、债权人、职工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公司治理结构设置不合理,则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等相关主体利益受漠视等问题。究其原因,我国公司存在股权过于集中、管理层牵制失衡、股东监督职能缺位和缺乏实质审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述 公司治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设计,来合理地安排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选择资本结构的决策过程有重大影响。股东和债权人不同程度地拥有公司的控制权,经理阶层则掌握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本文从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三个方面。就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彭亮 《特区经济》2005,(12):270-271
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唯一的目的,而应当增进股东以外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包括员工、消费者、债权人、公司所在社区等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6,(10):57-57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机制的任务在于通过促进利益各方(股东、管理层、债权人和金融市场上潜在的投资者)的协作,实现利益各方的激励相容,以达到保护股东的利益和实现其他的公司目标。概括地说,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目标有三个:1.保护股东的权利和利益,实现股东价值和长期投资回报最大化,增强投资者的信心。2.确立一种以坚实的商业战略和行动计划为支撑的公司运行风格和经营基础。3.建立一种针对风险管理问题而对公司的组织、资源、资产、  相似文献   

9.
委托代理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最先进的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是各种利益关系者(包括股东、董事、经理层、员工、客户、债权人等),特别是股东、董事、经理层之间的契约的结合。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其中最核心的关系是股东、董事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就是要建立一种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与制度,正确处理好上述关系,使所有者既能有效地监督经营者,而又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同时使公司的经营者(经理层)的个人利益同  相似文献   

10.
“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企业理论认为公司控制权属于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所有,公司治理奉行股东至上。新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只是公司相关利益者中的一员,公司治理不能只考虑所有者,而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本文揭示了共同治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以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为例,部分地从财务角度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马晓鹏 《魅力中国》2014,(21):286-287
我国新公司法修正案在给予股东出资自由之时却忽视了债权人的利益,严重削弱了原有的债权人保护体系,造成了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失衡。新公司资本制度下,股东与债权人在股东瑕疵出资、出资补缴责任和公司人格否认适用等问题上的利益平衡产生了变化,亟待重新梳理和重构。  相似文献   

12.
崔世君 《特区经济》2006,210(7):316-317
公司治理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法学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维护股东、经营者、职员、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地运营,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组织机构间责、权、利的分配与制衡制度体系。一人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和存在的特殊问题,决定了一人公司的治理结构具有不同于普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我国一人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重点,因不同类型的一人公司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狭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控制关系。广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则可理解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界定的不仅仅是企业与其出资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扩展到独立的企业法人与所有重大相关利益集团,特别是债权人、小股东、经理人员、职工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常忽略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导致商业银行局部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整个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文章从资本结构、委托—代理关系、资本市场并购机制、存款保险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政府管制和分支机构管理六个方面分析商业银行特殊性对其公司治理影响。认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仅要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也应该照顾到所有利益相关者,同时还须考虑到整个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公司股权分散化程度的不断加强,管理层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也随之上升,更出现了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等新问题,同时,协调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客户、供应商、销售商乃至政府等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和冲突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公司治理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governance)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其通过建立一整套具有明确分工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利分配体系,可以协调不同群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实践中产生了两类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一类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控制模式,其特点是市场来源的资金占其资金的大多数,对公司业绩和经理人员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市场的压力和作用。出资者“用脚投票”,必要时“用手投票”来  相似文献   

17.
贾红英 《特区经济》2006,213(10):338-339
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是与公司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类利益群体,公司法对股东的权利与法律地位有着充分的规定,而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则缺乏积极、有效的手段。本文论述了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保护的现行制度,并对这一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加快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应做到以下三点:改进股市流动性;防止大股东相互串谋,侵占小股东以及债权人利益;根据不同的行业选择不同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9.
早期的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Stulz理论、Harris&Raviv理论、Israel理论)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并购浪潮,利用负债进行控制权安排的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Stulz理论仅研究负债对控制权的影响,Harris&Raviv进一步研究了控制权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Israel研究了负债影响现金流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三理论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考虑不完全契约因素。Aghion&Bolton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引进了契约不完备,考虑了债权人利益和债务的公司治理功能,Hart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进一步构建了控制权相机转移的最优负债融资规模。国外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对中国的启示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经济文献认为公司治理的目的主要是指增加股东的利益,在公司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审计也是如此。由此本文提出了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问题。笔者认为公司治理不应该仅关注股东的利益,而应该同时关注全体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应该站在全体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上给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